2016年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概论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视觉艺术
【答案】视觉艺术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为人观看的直观艺术形象的造型艺术,包括影视、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实用装饰艺术和工艺品等。造型手法多种多样,所表现的艺术形象既包括二维的平面绘画作品和三维的雕塑等艺术形式,也包括动态的影视视觉艺术等形式。
2. 形象性
【答案】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各个具体艺术门类,因为它们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的不同而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雕塑、绘画、电影、戏剧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而音乐、文学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则必须通过音响、语言文字等媒介才能间接地感受到。但无论怎样,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形象。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3. 形象思维
【答案】形象思维是相对于抽象思维而言的,它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以表象作材料,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形象思维是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也就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具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独创性和审美性等特点。
4. 阿尔都塞
【答案】阿尔都塞是法国结构主义学者。他将结构主义符号学与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用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用于意识形态批评研究; 认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并进一步提出了多兀决定辩证法,或者结构的辩证法。
5. 劳动说
【答案】劳动说是19世纪末叶以来,在欧洲大陆许多民族学家与艺术史家中广为流传的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理论。俄国普列汉诺夫通过对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引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原始艺术是适应着劳动的需要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例如集体劳动中产生“节奏”和节奏感,节奏又促成音乐、舞蹈等艺术类型的发生。
6. 圆雕
【答案】圆雕是艺术形象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小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圆雕又称浑雕。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圆雕具有生动、逼真、传神的特点。
7. 艺术语言
【答案】艺术语言指艺术作品中起到表情达意作用的物质表现手段或符号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呈现方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由一定物质材料或符号体系构成,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有的美学特征和艺术特征。艺术语言还具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内容; 二是审美的功能。高质量、高水平的艺术语言具有准确、鲜明、生动、丰富、新颖等特点。
8. 《原始文化》
【答案】《原始文化》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代表作。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指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认为原始人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万物有灵,在原始人看来山川、草木、鸟兽鱼虫都是有灵的,并且都可以与人交感。艺术的产生最初确定是与巫术有密切关系的,但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又并不准确,原始的艺术活动虽然具有明显的巫术动机或巫术目的,但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艺术家?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使得艺术家具有怎样的自身特点?
【答案】(1)艺术家
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艺术家应当具备艺术的天赋和艺术的才能,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的修养,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满足人们特殊的精神需要即审美需要。
(2)艺术家的特点
①艺术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
由于艺术生产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使得在艺术家这一总称下,又有许多各自不同的艺术分工。例如,在艺术生产中存在着个体性艺术生产和集体性艺术生产的区分,因而,艺术家既包括以个体劳动方式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家、雕塑家、画家等,也包括以集体劳动方式进行创作的戏剧艺术和影视艺术的编剧、导演、演员、美工等。在戏剧、电影、电视、舞剧、交响乐等这样一些集体创作的艺术形式中,整个作品的艺术形象是由许多艺术家们组成的创作集体来共同完成的。
②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
由于艺术生产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精种生产,真正的艺术家绝不把艺术作为谋生或获取名利的手段,而是看作自己毕生的事业和追求,并为之奉献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生命。社会责任感和对艺
术执着的爱,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往往转化成为强烈真挚的感情,成为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内在动力,从这种意义上讲,一切伟大的作品都是艺术家的呕心沥血之作。
③艺术家具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
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其突出特点是把艺术家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到艺术创作之中,并且“物化”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因此,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占有核心地位,艺术家的内在精神世界显得尤其重要和突出。艺术家应当具有特别敏锐的观察、体验与感觉生活的能力,并且将自己强烈的情感和逼真的想象力融汇入艺术作品中,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④艺术家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样,都离不开创新,离开了创新,科学技术就不能发展; 离开了创新,文学艺术就失去了生命。相比之下,精神生产比物质生产需要更多的创造性。尤其是艺术生产比起其它精神生产来,更需要艺术家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物化”在自己的艺术作品或艺术形象之中。
⑤艺术家必须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与物质生产也有某些相似之处,即通过劳动创造出“产品”来。对于艺术生产来讲,就是要创造出艺术作品或艺术形象,这就要求艺术家应当具有艺术表现的技巧和艺术传达的能力。
10.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
【答案】(1)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①宗教从根本上说是对艺术的否定
宗教主要利用艺术为自己服务,它的教义必然对艺术严加约束,把艺术当成吹捧和巩固自己的手段,从而限制了艺术发展的自由和独立性。如中世纪欧洲教堂里的一些神像不过是些泥胎偶像,是宗教观念的外化,并无艺术性可言。我国某些佛教或道教寺观中的神像也是造型粗陋,流于程式化,缺乏艺术活力。
②艺术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为宗教服务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艺术为宗教服务,但艺术家还可表现自己审美意识的一些相对的自由,艺术在宗教的影响下得以发展。例如:
我国敦煌、云冈、龙门等地的石窟佛教艺术就有很高的成就,一些窟中的佛像或菩萨像虽有严格的程式,但情态逼真,栩栩如生,凝注了画家和雕刻家们的审美意识与情感。
③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重新获得了自己的独立性,反过来利用宗教实现自己的本质
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大师,以宗教题材为契机,把圣母、上帝、基督重新变成了人,赋子其人性,通过他们的画像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文主义理想。
④艺术和宗教同为经济基础决定
宗教和艺术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它们都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