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805中西音乐史、和声作品分析[专业硕士]之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霓裳羽衣曲》

【答案】《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又名《霓裳羽衣歌》或《霓裳羽衣舞》,相传由唐玄宗创作,另有说法是唐玄宗根据印度《婆罗门曲》改编。从唐诗的记载中可知,这首大曲的音乐具有浓厚的西域佛教音乐成分,舞者的服饰则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调色彩。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霓裳羽衣歌》及其注文为了解这首作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据其推断,这部大曲音乐共有36段(散序6段、中序18段、曲破12段)。其中最精彩的音乐是抒情气息极其浓郁的散序部分,结尾则一反大曲在急剧的节拍中结束之常态,而是缓慢地终止。该曲早已失传,学术界一般认为,宋代姜夔于1186年发现并保存下来的《霓裳中序第一》,可能就是乐曲中间的一段。《霓裳羽衣曲》有着极为感人的艺术魅力,代表着唐代歌舞音乐的最高成就。

2. 李延年

【答案】李延年(?~约前90年之后),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西汉音乐家,汉武帝时代乐府领导人,父母兄弟都以音乐为职业。李延年早年因犯法受腐刑,当了太监,后因“性知音、善歌舞”而得到汉武帝的宠受,被封为协律都尉,主管乐府。李延年把乐府所搜集的大量民间乐歌进行加工整理,并编配新曲,广为流传,对当时民间乐舞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对我国后来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李延年善于歌唱,史称“每为新声变曲,闻着莫不感动”,还擅长作曲,作有《郊祀歌》十九章,即为武帝祭祀天地而制作的歌曲乐章,并将西域乐曲《摩诃兜勒》改编成“新声二十八解”,成为最早明确记载运用外来音乐进行加工创作的音乐家。西汉乐府形成重视民间音乐的传统并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与李延年的才华和卓越领导是密不可分的。后来李延年命运多外,最终全家被处死,成为封建时代音乐家不幸命运的缩影。

3. 姜夔

【答案】姜夔(1155一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词人、音乐家,饶州都阳(今江西波阳)人。他出身官宦家庭,少年时期即在文坛崭露头角,却一直怀才不遇,后结识了萧德藻、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诗人和贵胃,过着浪迹江湖、寄人篱下的生活,在四处漂泊中写下了大量诗词和音乐作品。其对音乐史的主要贡献就是留给后人一部有“旁谱”的《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包括他自己的自度曲、古曲及词乐曲调,代表曲有《扬州慢》、《杏花天影》、《疏影》、《暗香》等,成为南宋唯一词调曲谱传世的杰出音乐家。《白石道人歌曲》中收有姜夔谱写的祀神曲《越九歌》10首、琴歌《古怨》1首和词调歌曲17首,词调歌曲包括2首古曲、1首填词作

品和14首白度曲。姜夔作品的内容主要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个人身世的悲吟,他的词调歌曲声韵优美、格调高雅,是保存至今仍可演唱的宝贵音乐遗产。

4. 雩舞

【答案】雩舞是商民族盛行的祈雨乐舞。《说文解字》云:“雩,夏祭乐于赤灞帝,以求甘雨也。”郑玄认为,“雩,吁嗟求雨之祭也”,其字形即雨的形符下加乎,象征人们在雨中呼号歌唱的激动神态。这种舞是要执着牛尾跳的,而且牛尾要在若干舞者之间轮流传递,所以又叫“代舞”或得“隶舞”。“代”即轮流传递,“隶”则像两手捧一牛尾。跳这种舞的时候,舞者要跳出周围盘旋的舞步或舞姿,所以这种舞在卜辞中又叫作“槃隶”。由此可见,商代跳舞降神祈雨是十分普遍而且盛行的形式,也是祭祀仪典的重要内容。

5. 京房六十律

【答案】京房六十律是由汉代律学家京房(公元前77一公元前37)所创的律制。京房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发现“仲吕极不生”问题的律学家。据《后汉书·律历志》载,他在传统三分损益法生十二律基础上,继续往下推算直至第60律。当生到第54律“色育”(仲吕以后各律京房皆自刨律名)时,与黄钟的音差只有3.6音分,人耳已很难辨别。因此,京房认为仲吕还生黄钟的要求已基本达到,在六十律中基本可以实现周而复始旋宫转调。六十律的提出,揭开了中国古代律学史第二个发展阶段——探求新律时期的序幕,对后世律学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6. 三百六十律

【答案】三百六十律是由南朝钱乐之在元嘉年间(424~453所创的一种律制。据《隋书·律历志》载,钱乐之在京房六十律基础上继续引申,共牛出三百六十律。该律制将黄钟回归的音筹值进一步缩小到1.845音分,今天称之为“钱乐之音差”,并“以律附历”,发展到全年中每天用一律的程度。钱乐之将三分损益律的古代最大音差缩小到了最小程度,从而在中国律学史上达到把一个八度细分的最高程度。但是,这种律制无法运用于音乐实践中,因此没有应用价值。

7. 为调式

【答案】为调式是乐学术语。日本学者林谦三在《隋唐燕乐调研究》中创用。为调式相当于我国古代旋宫术语“左旋”。在“为调”中,如黄钟商应理解为黄钟律为商声,即无射均之商声或商调式。

8. 右旋

【答案】右旋是整理宫调体系的方法。北宋政和七年(1117)由北宋政府提出。《宋史》卷129载,中书省将某均之某调的称谓叫做右旋。所谓“右”,指旋宫图上宫音音位以黄钟为起点时,向右的旋转方位。这种方式以均为主排列各调次序,从黄钟均开始,不动盘心即得黄钟之宫、黄钟之商等七调; 将宫位按律吕顺序依次右旋,依次得十二均之七调,总计八十四调。

二、选择题

9. 隋代被誉为“识音人”的音乐家是( )。

A. 万宝常

B. 李延年

C. 关仔译

D. 苏祗婆

【答案】A

【解析】万宝常幼时从祖诞学得祖氏家学,即洛阳旧曲,并能演奏多种乐器,曾为宫廷制造玉馨。他听觉异常灵敏,曾于席间论乐,时无乐器,遂以竹筷敲击大小碗盏什物,奏出和谐的曲调,博得“知音”之名。

10.现存琴曲《广陵散》的曲谱最早见于下列哪本书中( )。

A. 《琴操》

B. 《琴赋》

C. 《神奇秘谱》

D. 《琴书大全》

【答案】C

【解析】《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它是中国古代汉族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今所见《广陵散》谱重要者有三,以《神奇秘谱》的《广陵散》为最早,也较为完整,是今日经常演奏的版本。全曲共45段。全曲贯注一种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纷披灿烂,戈矛纵横”。

11.“优孟衣冠”中“优孟”为下列哪国人( )。

A. 齐国

B. 魏国

C. 晋国

D. 楚国

【答案】D

【解析】《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有一个叫孟的杂戏的艺人常以谈笑旁敲侧击地劝说楚王。楚相孙叔敖死后,儿子很穷,孟就穿戴了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神态和孙叔敖一模一样。庄王以为孙叔敖复生,让他做宰相。孟以孙叔敖的儿子很穷为辞,并趁机对楚王进行规劝,庄王终于封了孙叔敖的儿子。后来就用”优孟衣冠“比喻假装古人或模仿他人。

1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类书是( )。

A. 《太平御览》

B. 《北堂书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