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财政学之财政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运用IS-LM 模型说明财政赤字的挤出效应。
【答案】IS-LM 模型中的IS 曲线和LM 曲线,在固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决定总产出和利率。财政赤字的挤出效应,是指由于赤字增加了政府支出而挤出了民间支出的现象。可以运用IS-LM 模型可以分析财政赤字的挤出效应,如图所示:
图 运用IS-LM 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1)当债务化融资而没有增加货币供给量时,均衡点由交点1升为交点2,将新的均衡点2
比照初始的均衡点1可以说明,由于财政赤字增加了政府支出的结果,是同时提高了产出和利率。
(2)均衡点4是原始的利率I 1和产出Y 4的均衡点,说明是在利率没有提高的条件下,由于财政赤字增加了总需求,从而扩大了货币供给量,促进了产出达到较高的Y 4水平。
(3)将均衡点1、2、4进行对比,分析由点1提高到点2和提高到点4的差别在哪里,即只提高到点2而没有提高到点4的原因是什么,当然差别和原因在于利率。均衡点2上,产出之所以只是上升到Y 2而没有达到Y 4的水平,是因为利率的提高排斥了私人或民间投资,减弱了政府支出增加的扩张效应,财政赤字产生了挤出效应。因此,Y 4与Y 2是表明财政赤字的挤出效应。至于挤出效应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即财政赤字对总产出的扩张效应在多大程度上被挤出效应抵消,在不同的情况下则有所不同。
2. 简述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的划分。
【答案】在各国的实践中,国防、外交、国际贸易、中央银行、全国性的立法和司法等均为中央政府的职责。而交通、教育、卫生、环保、警察、消防、公园、社会福利等的大部分(或至少一部分)为地方政府的职责。不同国家之间的区别只是在于中央政府在多大的程度上介入上述地方政府的功能,并通常与财政分权程度(以地方税收占全国税收的此例来衡量)有关。财政分权程度较高的国家,中央政府在这些项目上支出的比重较少。而在财政分权程度较低的国家,中
央政府在这些项目上的支出比重较大,其形式包括中央直接投资、各种拨款等。各国之问支出责任划分的区别还体现在某些具体的项目上。如教育,在澳大利亚、印度、阿根廷主要是省(州)级政府的责任,在美国是州和县市地方政府的共同责任,在巴西和墨西哥则是中央与省级政府的共同责任,在中国,中小学教育主要是由县市政府来承担,大学教育则由省政府和中央政府来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在澳大利亚、德国、瑞典等国是中央政府的责任,在巴西为各级政府的共同责任,而在印度则为州政府的责任。
除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有必要进行支出责任的分工外,由于地方政府本身也是由多级政府组成的,因此,政府间支出责任的分工还涉及到地方政府间的分工。一般说来,地方各级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的框架应该是:
(1)中央政府制定政策和规范,省或州政府监督和指导,省或州以下政府具体实施。
(2)在决定某项公共服务由哪一级地方政府具体实施时,应考虑规模效益和受益范围。如每个数百人的村都修建一所医院,人均成本很高,利用率却很低,缺乏规模效益,因此,不如在管辖数万人的乡镇修建来得合算。我国某些地区都纷纷取消村办小学,集中建好乡中心小学,既保证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办学的规模效益。
根据目前有关的研究成果,市(县)政府与基层政府(城镇街道和农村乡镇)之间的分工可参考如下办法:消防,警察,垃圾处理,居民区绿化和公园、道路维护,交通管制,基层图}5馆,部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责任应由基层政府承担; 公共交通、水供应、废物处理、污水处理、大气污染处理、公共卫生、医院、供电、特种警察、地区性图书馆、地区性公园和娱乐设施等应归总人口一百万或以上的市(县)政府来承担。
(3)某些服务如果由私人部门来生产和提供,可能会更有效率。私人部门的参与形式包括竞价承包(如城市垃圾处理、绿化)、由地方政府发证营业、政府拨款支持(如对某些文化、艺术和娱乐活动)、居民义务活动(如医疗服务)、居民自助(如社区防盗)、非营利机构等。
3. 简述保护关税的政策意义。
【答案】保护关税是指为避免国外的激烈竞争,保护本国产业发展所课征的关税。关税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有关贸易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有效的关税保护理论应着眼十生产的“增值过程”,考虑的是关税保护措施对被保护产业的影响。
根据关税保护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应在关税税种结构、关税税率结构以及关税减免等方面优化关税政策。
(1)建立多元化关税制度结构
无论从保护重点产业还是从增加税收收入角度来看,完善多元化关税制度结构,建立全方位的关税税种都是非常必要的。
(2)完善关税税率结构
从理论上来说,合理的关税税率应根据产品的加工程度,建立逐步升级的税率结构,即原材料进口兔税,中间投入品免税或轻税,最终产品重税,即税率最高,目的在于对最终产品的有效
保护程度大大高于名义关税税率水平。
(3)严格控制关税减免
随着我国关税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关税水平的逐步降低,关税减免政策的效应与作用逐渐弱化。过去许多不规范的且名目繁多的关税减免,造成我国实际关税税率大大低于名义税率,因而导致大量税收收入流失。
4. 怎样界定财政收入规模?
【答案】财政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在数量上的总水平,是衡量国家财力和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职能范围大小的重要指标。
(1)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
①收入的绝对量,即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的实际数量。
②财政收入的相对量,是指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与有关经济和社会指标的比率,如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人均财政收入等。
(2)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生产技术水平;
③价格及分配体制;
④政治及社会因素。
(3)财政收入规模的确定与调整
目前,确定财政收入规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①因索分析法,即综合分析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数量关系式来确定财政收入的规模。
如用F 代表财政收入,N 代表国民收入,M 代表剩余价值,则有公式:
其中,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表示剩余产品价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即剩余产品率,
表示剩余产品价值中由财政集中的比例,也称财政集中率。
②支出测定法,是指通过测定出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的合理的财政支出来确定财政收入规模的方法。
5. 政府采购制度在我国的实践和评价。
【答案】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货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的特征,而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近年来,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采购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