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综合复试之语言学纲要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音位的自由变体
【答案】音位的自由变体是音位变体的一种。它是指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例如,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n]和[l],东北有些地方的和
2. 语音的自然属性
【答案】语音的自然属性是指语音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空气粒子的振动。包括:
①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具有生理属性;
②语音也是一种声音,发出后在介质中传播,具有物理属性;
③语音能为人感知、理解,具有心理属性。
和,在相同的环境中随便念哪一个都可以,那么[n]和[1]
以及是相对应的自由变体。
二、简答题
3. 在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哪个部分的发展最有规律,为什么?
【答案】语言的发展变化不是均衡的、匀速的,而是不平衡的。在语言各子系统中,不同部分的发展是不一样的,相比较而言,语法的发展演变是最有规律的。
(1)语法发展最为规律的原因
语法是语言各个部分发展中速度最缓慢的,也是最稳定的,它的发展是一步步向前发展的,是自身的发展,不易受到外部语言环境的影响。
相比较而言,词汇是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和影响的,语音也是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受到外界影响后,变化自然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不能完全呈现出自身的发展规律。
(2)语法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语法的发展是最为规律和系统的,其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演变结果上来看,可以将语法演变的规律分为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的演变。
②从演变方式上来看,将语法演变的规律分为类推、结构的重新分析和语法化三种。
总之,语言的各要素中,语法是最不易受到外界语言环境影响的部分,是最稳定的,也是依据自身规律渐渐发展的,是语言各要素中发展最有规律的。
4. 有人说,汉语难学是因为汉语的语法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态变化; 英语则相反,有着完美的语法形态。汉语差英语好,所以汉语是一种落后的语言。请举出汉语和英语的例子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主要理由如下:
(1)语言类型不同决定语法结构不同
①汉语属于孤立语,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所有的词几乎都由词根语素构成。孤立语中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变动。
②英语属于屈折语,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主要是靠词形变化来表示,因而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一个屈折词缀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范畴义。此外,屈折语的词根和屈折词缀结合得很紧,脱离屈折词缀,词根一般就不能独立存在。
(2)语法结构不能分优劣
①不同类型的语法本身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每种语言都源于遥远的古代,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它们的语法规则都满足语言的基本功能需要。所以不能以语法结构说汉语差英语好。
②二者因为语法类型不同,所以语言结构和特点不同,某种语言的产生都是与社会相适应的,都具有其使用价值,而不能说哪一个的语法结构不合理。
(3)母语的干扰
人们熟悉本族语言的结构类型,在学习其他的语言时会感到不习惯。例如,西方人学习汉语,
,意味着已经看完,再加上一个“了”,感到汉语的语法规则太活,不好捉摸。“这本书看了三天”
,反而是没有看完的意思。 变成“这本书看了三天了”
汉人学习英语,也不习惯它的变格、变位,感到其结构牵丝攀藤,重复而又麻烦,不如自己的语言干净利索。这些都是习惯问题。任何语言都必须有足够的语法表达方式才能适应交际的需要,无非有的采取这种方式多点,那种方式少点,有的恰好相反罢了。
总之,从原则上说,语法不能分高低优劣,每种语言都具有普遍性的特殊表现。
5. 分析语文学和语言学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语文学是语言学研究的早期形式,二者有着一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语文学和语言学,都是对语言进行的描述和记录,语文学是语言学系统研究的开始。
(2)不同点
①研究对象不同
a. 语文学给古代经典作注解,研究古代书面语,是经学的附庸。它所关注的,首先是反映在古代书面文献中的古代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其直接目的是解读古典文献,而不是自觉地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对同时代活生生的口语更是完全不感兴趣。这必然使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受到限制。如中国传统语言研究主要是抓住汉字,分析它的形体,探求它的占代读音和意义。
b. 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运用、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传统的语言学称为语文学,以研究古代文献和书面语为主。现代语言学则以研究当代语言和口语为主,而且研究的范围大大拓宽。语文学是
为其他学科服务的。
②地位不同
语文学的局限使得它必须附庸在其他学科上,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语言学是在语文学基础上产生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还与越来越多的学科相连。
三、论述题
6. 汉语拼音方案中有三个声母可以不要,请解释原理,选择一种具体的归并方案,并说明归并后汉语拼音拼写规则要做哪些调整。
【答案】(1)声母主要由辅音构成。辅音的主要特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要分别受到各种阻碍。因此可以说,声母发音的过程也就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声母的分类就是依据气流受阻的位置(发音部位)和阻碍气流的方式(发音方法)这两大因素。y , w 并非辅音,而是隔音字母,是对由
不用单立一个符号表示。
(3)隔音字母y 、w 的拼写规则
①韵母表中i 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i 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i 改为Y ; 如果i 后面没有别的元音,就在i 前面加上y 。
②韵母表中u 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u 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u 改成W ; 如果u 后面没有别的元音,就在u 前面加上w 。 ③韵母表中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不论后面有没有别的元音,一律要在前面加y 。加y 后,上两点要省写。
7. 从语言变体与社会特征、社会群体相联系的角度,论述语言是如何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的?
【答案】语言只要在社会中使用,就会不断地缓慢地变化。同一社会总有程度不同的分化,每个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交际密度总是不均匀的,于是语言的创新总是在交际密度高的人群中或区域内优先传播,这就造成了语言的分化。根据社会分化的不同程度,语言分化为以下三种语言变体:
(1)社会内部的分化产生社会方言
社会中的人群由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和社会分工的不同而分化为不同的社团。在每个社团的内部,人们之间相互的联系比较密切,交际频繁,而不同社团之间的交际则相对稀疏。交际密度的不同,影响到语言创新的传播:社团内部的交际密度高,语言创新就能及时地在社团内部推开; 社团之间交际密度低,语言创新就不能及时地传播到另一个社团,从而各个社团就会形成自己的语言特点。根据社会因素而区分的社团与语言特点相关,因此这些社会社团又被称为不同的“言语社团”。这种各个言语社团的语言是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即社会方言。
(2)社会未完全分化的地域产生地域方言
开头的“零声母”音节的一种改写形式,不应划为声母一类。 (2)此外,还有一个声母我们称其为零声母,而零声母的音节在组合中都由隔音符号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