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旅游管理学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在推动发展旅游业和招商引资方面,政府有可能采取的投资鼓励政策通常包括哪些?
【答案】为了鼓励发展旅游业、协调旅游业发展的地区布局、以及为了消除旅游供给中的某些“瓶颈”问题,很多目的地政府都对有关开发项目的投资者实行投资鼓励政策。这些鼓励政策大致可分为三类:
(1)与减小项目投资额有关的优惠政策。这方面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提供投资补贴、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还贷期、提供基础设施、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提供建设用地、对开发项目所需进口的建材实行减免关税,等等。
(2)与减小项目经营成本有关的优惠政策。这方面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一定时期内实行减免纳税(例如开业5年内实行免税,第6-10年实行减税)、提供员工培训补贴、对营业所需的进口物资实行减免关税、提供特别折旧免税,等等。
(3)投资者的资本、利润、利息可自由汇出境外,帮助提供贷款担保,保证提供投资咨询服务,等等。
2. 闲暇时间
【答案】闲暇时间是指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方面所必须占用的时间之外,可由个人任意支配、用于开展消遣娱乐以及自己所乐于从事的任何其他活动的自由时间。对于闲暇时间的类型,可作如下划分:
(1)每日闲暇
通常表现为平口的工余时间扣除口常限制性活动所需时间之后的剩余部分。这类闲暇时间过于零散,虽可用于当地娱乐和休息,却不足以开展外出旅游。
(2)周末闲暇
集中表现为周末工体时间。这种类型的闲暇时间比较集中,对于个人来说,在其他旅游需求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可用十开展近距离的周末度假或旧游活动。
(3)公共假日
通常指法定的公共节假日。节日期间往往是家人或亲友团聚活动的好时机,特别是连续2~4天的公共假日期间,更是人们外出探亲访友或短期度假的高峰时间。
(4)带薪假期
西方工业化国家中大都己经通过立法,规定对就业员工实行带薪休假制度。
3. 旅游动机
【答案】旅游动机是指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意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或者
是促使一个人有意于外出旅游的心理动因。旅游动机是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主观条件,包括旅游者身体、文化、社会交往、地位和声望等方面的动机。促发旅游动机产生的心理需要有两种:即探新求异的积极心理和逃避紧张现实的消极心理。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除有个人需要的动机和学习、态度、知觉以及人格等心理因素外,还有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年林、性别、社会阶级和微社会群体等外部因素。
4. 简述我国旅游行政组织的设置状况。
【答案】我国的旅游行政组织根据我国国情和行政区划设置,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1)国家旅游局
在全国层次上,国家旅游局是我国的最高旅游行政主管机构。它对外代表中国国家旅游组织,对内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旅游业,主要职责包括:
①研究和拟定关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划,拟定旅游业管理的行政法规,并监督实施。
②研究和制定国际旅游市场开发战略,组织国家整体旅游形象的对外宣传和重大促销活动,指导重大旅游项目的开发,指导驻外旅游办事处的市场开发工作。
③培育国内旅游市场,研究、拟定和指导实施发展国内旅游的战略措施,并指导实施; 指导地方的旅游发展工作。
④组织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指导重点旅游区域的规划与开发建设;
⑤拟定各类旅游景区景点、度假区及旅游住宿、旅行社、旅游车船和特种旅游项目的设施标准和服务标准,井组织实施等等。
为了履行上述职责,国家旅游局目前下设的职能司(室)主要包括:
①办公室;
②综合协调司;
③政策法规司;
④旅游促进与国际联络司;
⑤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⑥质量规范与管理司;
⑦人事劳动教育司。
(2)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
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均设有旅游局或旅游管理委员会。它们分别主管其所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旅游行政工作。这些旅游行政机构在组织上属地方政府部门编制,在业务工作上接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和国家旅游局的指导。
(3)省级以下的地方旅游行政机构
在省级以下的地方层次上,很多地、市、县也设立了旅游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其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旅游业管理工作。
此外,在未设立专职旅游行政机构的县、市,有关旅游业开发与管理方面的事务则在其上级
政府旅游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当地政府配合承担。
5. 旅游景点的生命周期
【答案】旅游景点的生命周期是指以游客接待量的变化为变现特征的发展或演进进程。围绕某一或某些吸引因素而形成的一个旅游景点的生命周期演进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基本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一演进过程具体表现为:随着时间的发展,该旅游景点能够吸引来访的游客人数将会出现由少渐多,继而又会逐渐减少,甚至会发展到鲜有游客问津的境地。
6. 社会旅游
【答案】社会旅游又称社会补贴旅游,是指对于收入过低的社会阶层,有些国家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工作单位工会或家庭户主所隶属的其他组织提供补贴或资助的办法,以帮助他们能够参加到旅游或度假活动中来。社会旅游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现代旅游能够为人们适时放松、舒展精神和恢复体力提供机会;
(2)外出旅游作为一种观察、体验和认识异乡事物的最直接的手段,为满足人们的求知兴趣和好奇心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二、简述题
7. 简述全球国际旅游客流和国际旅游客源的地区分布格局。
【答案】(1)国际旅游客流的地理分布格局:
①根据世界旅游组织1986年一1991年的统计数字,国际旅游接待量前10的国家的国际旅游接待人次合计,超过当时全球国际旅游人次总量的60%。在当年的这10大国际旅游接待国中,有7个是欧洲国家,3个是美洲国家。
②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10大国际旅游接待国的构成及其排位情况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这10个国家的国际旅游接待人次合计,约占全球总量的54%。在这10大国际旅游接待国中,欧洲国家占了6个,美洲国家有3个,亚洲国家则是中国。
③进入21世纪之后,除了加拿大的退出,以及中国香港和土耳其分别在2004年和2005年的入围之外,世界10大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构成情况基本维持稳定,没有出现比较显著的变化。但是接待人次合计在全球国际旅游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己经明显减小。此外,国际旅游收入合计在全球国际旅游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更是己经明显缩水。
④如果我们按照世界旅游组织对全球五大旅游区的划分,对其中各个地区的国际旅游接待量作一番观察,便可更为清楚地发现全世界国际旅游客流的基本流向,以及全球国际旅游接待量的地区分布格局。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
a. 在国际旅游接待量方面,欧洲在全球市场中一直都占有最大的份额。欧洲是当今世界上国际旅游活动的中心接待地区,因而也是世界卜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
b. 进入21世纪后,亚太地区的国际旅游接待量开始超过美洲。
c. 美洲地区的国际旅游接待量己退居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