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前心理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6年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前心理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6年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前心理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二) . 8 2016年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前心理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三) 14 2016年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前心理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四) 19 2016年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前心理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五) 25

一、名词解释

1. 家庭教育

【答案】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通常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儿童入学前,使他们在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奠定初步基础,为接受学校教育做好准备; 在儿童入学后,紧密配合学校,督促他们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继续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发展正当的兴趣爱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针对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家庭成员间进行相互开导和帮助。家庭教育是社会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其主要特点是:①奠基性。在0~6岁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主要在家庭中度过,父母是子女第一位自然的、时间最长的“教师”。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思想、品行、性格、习惯的潜移默化影响,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②感染性。父母子女的天然亲情,息息相通,有独特的相互感染教育作用。③针对性。家长与子女朝夕相处,可以准确地针对子女存在的问题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子女也可对父母的脾气秉性进行帮助。④长期性。与学校、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更具有持久性、连续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⑤灵活性。家庭教育面向个别成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活动随机进行,内容具体,方法灵活,富有实效。⑥社会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深受社会影响,同时也影响社会。

2. 幼儿的完整学习

【答案】幼儿的完整学习是根据加德纳的多层智力观提出的一个概念。加德纳指出,每个人至少有七种不同类型的智力,即:语言智力、逻辑或数学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或视觉智力、运动智力或身体智力、人际智力、内在智力或内省能力。加纳德认为前两种智力在传统教育中是受到高度重视的,而其他五种则长期被忽略或忽视。早期教育在儿童这七种不同层面智力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其中有些种类的智力甚至是需要早期教育来诱导的,如果在一定时期内(我们称之为关键期)没有受到相应的诱导,它们以后就很难再出现甚至会永久丧失。因此,应当提倡幼儿的完整学习,目的是为幼儿提供完整的、多方面的学习环境,及早激发幼儿在七大方面智力的充分发展,达到人类潜能的启发和健康身心的培养之境界。完整学习与传统的“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教育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只不过是建立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的基础上,有其当代心理科学研究依据,也有其现实针对性。

3. 活教育

【答案】活的教育就是指不同于书本主义的教育。尽量利用儿童的手、脑、口、耳、眼睛,打破只用耳朵听,眼睛看,而小用口说话,用脑子想事的教育。活教育是陈鹤琴于1940年办江西

幼师时提出的,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三大部分。其中,活教育的目的论是指“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活教育的课程论是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而活教育的方法论是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4. 最近发展区

【答案】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并引导之”,由此引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定义是指儿童己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操作定义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活动任务时表现的水平和在成人指导或在有能力的伙伴帮助下完成任务时所表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二、简答题

5. 简述幼儿德育的目标及其内容。

【答案】幼儿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其目标和内容分别是:

(1)幼儿德育的目标

幼儿德育的目标正如《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规定的那样:萌发幼儿爱家多、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情感入手,符合幼儿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2)幼儿德育的内容

幼儿品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与发展幼几个性两个方面。

①发展幼儿社会性。社会化过程是个体了解社会对他有哪些需要与期望,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并使自己逐步实现这些期待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社会的漫长的发展过程。幼儿社会性发展是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过程实现的。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过程是指上也就是帮助幼儿社会化的过程。

②发展幼几个性。幼儿德育要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品质。如良好的性格,有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诚实、勇敢、意志坚强等等。这些个性品质对幼儿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有重大意义。

6. 简述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应注意的事项。

【答案】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是社会发展和幼儿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幼儿园教育有着深刻的意义。为更好地发挥两者合作的优势,在合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幼儿园与社区结合并不是要求幼儿园一定要在本职工作之外去搞子}么大型活动,参与社区的活动也并不一定是增加教师与幼儿负担的额外工作,幼儿园完全能将与社区结合的活动纳入到自己的教育内容中去,二者应当、也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2)与社区结合的活动一旦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之中,将大大扩展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3)与社区结合的活动不仅仅对幼儿德育、社会性发展等方面有重大意义,在幼儿智力、科

学素质、分析和解诀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上也有独特的作用。

(4)是否能开展与社区结合的活动,社区环境条件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教师能否敏锐地抓住问题,发现有教育价值的事情或现象,并有效地加以利用。同时,与社区结合可以贯穿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

幼儿园与社区的结合是一个新的课题,如何结合还缺乏经验。所以在结合过程中,幼儿园要注意以上几点,使两者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合作的效度。

7. 简述活动性原则的实施要点。

【答案】活动性原则是指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导,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以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活动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其实施要点如下:

(1)提供活动机会和环境

为了贯彻活动性原则,教师要为幼儿提供物质材料和充分的活动时间,以及与同伴、教师交往的机会。教师要相信儿童、放手让儿童进行操作活动、交往活动,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则儿童身心一定会获得自由的发展。

(2)鼓励儿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要鼓励儿童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活动真正成为儿童发展的手段。教师要做到就是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周围所发生的事,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去参加到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鼓励儿童积极参加活动。经过长期的培养,他们才会主动地去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

(3)活动是多样的

儿童的发展需要是多样的,儿童的兴趣是广阔和多变化的,因而需要多样的活动满足其发展。

(4)活动不是装饰品

在幼儿园里,许多教师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往往出现以活动做点缀的现象。这样一方面说明教师对活动性原则的不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的工作态度不够认真。活动不应该是做样子,不应该是做表面文章。

8. 社区学前教育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社区学前教育是发展我国学前教育的有效形式,它既可为学前儿童提供更多的受教育场所。更可为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地区的众多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的机会。社区学前教育有着它天然的优势和特点:

(1)整体性

社区学前教育就是要将教育与社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整体格局,提倡社区成员“在社区中学,与社区共学,为社区而学代

(2)区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