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特殊青少年服务

【答案】青少年群体中有一部分需要予以特别的服务,如残疾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应为他们的就学、就业、康复、婚恋提供特别的服务; 再如对一部分违法犯罪青少年,需要提供法律保护、矫正、回归等多方面的服务。对这些特殊青少年,需要通过社会工作使其发扬长处,克服短处,使之贡献社会、回归社会、健康成长。

2. 社会变迁理论

【答案】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及人们的行为模式所发生的变化。社区是具体的社会,推动社会变迁、解决社区问题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目标。社区工作本质上就是关于人和社会变迁的事情,它关注如何协助人们和服务提供者,使两者都能配合不断变迁的环境。

3. 本土性社会工作

【答案】本土性社会工作指的是对某种助人模式(包括理念、过程和方法)的判断和认定,即指那些土生土长的、发挥着有效的助人功能的制度化的行动过程。那些生长于本土的,与其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及文化传统相适应的有效的、制度化的助人模式可称为本土性社会工作。

4. 支持者

【答案】社会工作者面对求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受助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即“助人自助”。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人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并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受助人自立或自我发展。

5. 非抽样误差

【答案】非抽样误差是指除抽样误差外,由于其他各种原因而引起的误差。非抽样误差存在于各种抽样和调查中,而且不能通过增大样本量而得到控制。

非抽样误差的类型可分为:

(1)从抽样调查的环节来看,可分为:调查设计过程中引起的误差; 调查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数据汇总和处理过程中引起的误差。

(2)按非抽样误差的来源、性质和处理方法不同,可分为:抽样框误差、无回答误差和计量误差。

二、简答题

6. 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评估。

【答案】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评估主要包括:

(1)对课程设置检验的途径

课程设置是否是有效的和成功的,有两个途径进行检验:

①实践的途径,即对其所培养的学生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估;

②就课程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估。

(2)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评估一般有以下几种评估方法:

①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过程所应达到的要求的具体规定。在完成了一个具体的教学周期后,对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进行评估就可以确定课程的教学效果,发现课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②成本与效益的实现

办教育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每一份投入都应有相应的收益。具体来说,每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投入越低,也就意味着成本越低,相对效益就越高。

③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程度

从理论上讲,一定社会条件下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确定的。相对于这种确定的社会需求,专业教育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求也是评估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

7. 简述小组工作的实践原则。

【答案】香港理工大学何洁云的《社会工作实践:小组工作》归纳了科诺卡(Konop.ka , 1972)建议的用于指导社会小组工作的实践原则:

(1)认可每个人的独特个性及行为的多样性。社会工作者必须清楚认识每个成员的独特差异以及他们的不同需要和不同问题。对每个成员的不同需要采用适合的介入方法,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和目标。

(2)认可小组是多种多样的及行动是多样化的。这是对小组的个别化原则。每个人的差异使得由人组成的小组也有差异,小组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互动模式。社会工作者对不同的小组同样要采用不同的治疗目标和计划。

(3)真诚地接纳每一个人。社会工作者可以有自己看待他人的价值观念,但他不需对他们的行为和品行表示赞同与否,应该完整地接纳每一个人,包括他的长处与不足。

(4)建立有日的的助人关系。在社会工作者和小组成员之间应该有目的地去建立专业关系,这有利于促进小组成员发生转变。

(5)鼓励及促使小组成员之间实现有益的合作关系。社会工作者应鼓励和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发展起有积极意义的关系,以促进小组成员发生转变。

(6)适当地修正小组过程。社会工作者必须对小组过程了如指掌,为实现小组目标对其适当、及时地予以修正,创建具有促进转变的支持性环境。

(7)鼓励成员根据自身能力参与小组活动。社会工作者必须认可并接受每个小组成员的能力

差异,帮助和鼓励每个小组成员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参与小组活动,不应该使他感到力所不及。

(8)促使小组成员投入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要高高在上,而是要把自己摆放在增强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位置上。

(9)鼓励小组成员通过冲突去体验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社会工作人员应该帮助小组成员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他们遭遇的冲突,使他们学习用不同的技巧或策略去解决冲突。

(10)为小组成员提供各种新机会。为小组成员提供各种新机会,使他们通过新的和不同的经历来考察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人际关系技巧和体验在小组中的收获,以满足社会需求,并从中获取成就,维持良好的自信心。

(11)明智地运用制约。帮助小组成员认识他们的问题,识别制约因素和检验受制约的程度,并利用机构受到的各种制约来帮助小组成员学习如何面对社会上的制约因素。

(12)有区别地运作工作方案。根据小组成员的不同需要运作不同的方案。

(13)对个人和小组的进步小断进行评估。社会工作者应该在小组成员的参与下定期地对小组的进步进行评价,以保持小组的目的和有效性。

(14)热诚、人道和严于律己。社会工作者要做一个真诚、热情和人道的人,而不是一个冷酷、不人道的人; 要严于律己,不能利用小组来满足私欲。

8. 简述观察准备和观察内容。

【答案】观察准备和观察内容主要有:

(1)观察准备

观察准备包括思想、身体、知识和心理等几方面:

①思想准备指如何在观察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因为观察需要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觉的应用。

②观察者需要足够的知识;

③观察者的心理也必须成熟,否则可能会面临不必要的障碍。

(2)观察内容

观察内容取决于研究设计和研究问题。研究者必须领悟情境脉络、目标、介入、接案、实施、历程、成果、成品、影响性等概念,使研究主题操作化,用敏感性概念来引导观察,根据研究主题的架构,动或行为的重要性。

案主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方案过程和正式活动、非正式互动及计划外活动、方案或案主本土语言、行为语言、非干扰性的指标、计划文件等都是值得搜集的资料。

9. 如何理解个人与问题的分离?

【答案】(1)在社会工作视角中,个人与问题的分离有助于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的服务案主。

(2)个人与问题的分离,使得社会工作者在对案主进行服务时,能避免因案主遇到的问题而对案主个人的能力产生怀疑。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坚信个人是有潜力的,案主对世界的认知和解释与世界对案主所展示出的荒唐行为或不良行为的反应之间的互动,是由社会过程所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