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615教育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结构

【答案】经济结构主要是指国民经济总系统中各子系统、各部分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具体说是指国民经济的各种成分、各个部门以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构成、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经济结构具有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宏观经济结构,生产关系要素结构,生产力要素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是指建立一个比较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各种自然资源,使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特别是农、轻、重、服务等各个产业部门能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活动良性循环的经济结构。

2. 教育产权

【答案】教育产权是教育范畴内的经济学概念,是指拥有举办教育机构财产的权利,即人们围绕着教育财产所结成的权利关系。从实际意义分析,教育产权主要是指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财产权,简称学校产权或教育组织和机构的财产权利;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则包括学校和教育机构财产的使用权、占有权、支配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教育产权的特征:①教育产权具有产业性和公益性特性。学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若进入教育市场,表现出来的是产业性;学校若组成一个非营利性法人组织结构,不加入市场进行交易活动,则表现为共有或公有产权特性。②教育产权具有强制性和排他性。教育产权具有一定的法权形式,可得到法律和契约的保护。教育产权主体若属于私人产权,则具有明显的排他性;教育产权主体若为国家或集体公有产权,则具有排斥其他人员侵占或分割的排他特性。

3. 教师劳动效率

【答案】教师劳动效率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在一定时间内所取得的教育成果。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教师劳动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水平。一名好的教师,应该通过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花费较少的劳动时间,同时也使学生花费较少的劳动时间,取得较大的教育成果。

4. 教育规模

【答案】教育规模是指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及其所拥有的人、财、物数量的总和。其标志着教育发达的程度。教育规模从其内部活动结构看,可分为教育投资规模、教育设备规模及教师和学

生规模;从纵向结构看,可分为学前教育规模、初等教育规模、中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规模;从横向结构看,可分为学校教育规模和社会教育规模。其受人口数量及其年龄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教育规模适当可产生较高的教育效益。

5. 教育投资经济效益

【答案】教育投资经济效益是指教育领域内的劳动耗费同教育所得到的经济报酬,做出数量上的对比。通俗地说,是把社会向教育的投资和依赖这种投资所得的国民收益,加以比较以后,以所得的国民收入去抵偿教育投资后还有余额,这个多余的数量就是教育投资经济效益。

6. 教育经济效益

【答案】教育经济效益也称教育经济价值、教育经济收益或教育经济效果,是指教育领域内的劳动耗费同教育所得到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教育的进行必须投入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即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条件下,表现为一定的货币资金。同物质生产领域不同,教育的产出包括:①直接产出,即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的各种不同熟练程度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 ②间接产出,即这劳动力和专门人才投入社会经济之后,由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引起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国民收人(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教育经济效益表现为两个层次:一是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率,亦称教育投资的内部经济效益或直接经济效益,为教育投入与教育直接产出的比较,以单位教育投入的产出或单位教育产出的投入衡量;二是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

7. 教育需求

【答案】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它是制约教育供给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教育供给”相对。按照教育需求主体划分,教育需求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教育社会需求和教育个人需求。就社会而言,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对各类专门人才和受过一定教育的劳动者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的要求。就个人和家庭而言,指个人和家庭为满足某种精神和物质需要,对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要求。前者由一定社会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决定。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是制定教育发展计划的依据。后者受个人精神充实的欲望、就业与收入的选择、家庭经济条件和对子女未来的期望等因素的影响,从宏观来看,亦受人口增长、人口结构变化和人口流动的影响。

8. 师资优化组合

【答案】师资优化组合是指教师劳动力要素达到最优化组合和使用,即在合理的定员、定额和教师劳动效率指标基础上确定教师劳动的需要量。实现教师优化组合,关键在于确立合理的教师劳动定额和实现教职工编制的合理定员。一个学校办得好坏,从某种意义上讲主要取决于学校管理工作,而教师劳动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许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差,教师劳动管理工作落后,缺乏定量分析的科学标准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确定合理的教师劳动定额,把教师劳动管理纳入科学轨道,对于搞好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简答题

9. 为什么说复杂劳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答案】复杂劳动是相对于简单劳动而言的,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一定的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劳动者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知识的劳动。复杂劳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原因如下:

(1)劳动复杂程度是由具体劳动性质决定的

劳动者的劳动复杂程度与他的教育训练程度是密切相关的,是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它具有较高的价值,进而也就能在同样长的时间内物化为较高的价值。这充分说明,劳动力的劳动复杂程度与它的教育费用,所花费的时间以及它自身价值和所创造的价值等,都是成正比例关系的。

(2)复杂劳动是由教育和训练形成的

复杂劳动必然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培养劳动力的费用,是随着劳动力的复杂程度不同而不同的。训练有学识劳动者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金钱,所以,有学识的劳动力必然有较高的价格。即复杂劳动的价值就大。

(3)复杂劳动的经济价值是由社会主义劳动分配方式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工资报酬,应按多劳多得的原则分配。劳动力报酬所以有差别,主要是因为复杂程度不同,即先前所花费的教育费用不同造成的。可以说劳动力受教育的时间愈长,投入的教育费用愈多,他的劳动复杂程度就愈高。对社会创造的价值就愈多,社会给他的报酬,即工资待遇就应该愈多。

10.概括论述教育规模经济形成所需要的条件。

【答案】教育规模经济的形成是在保证一定教育质量的前提下,使学校资源获得充分和适当的使用;同时,规模经济的产生必须在规模扩大后不致衍生不经济缺陷的条件下才能成立。教育规模经济的形成基于以下三个条件:

(1)资源利用的充分性

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应在不突破资源整体性和不可分性的限制下,使学校规模扩大;在不影响教育功能的情况下,使教育资源获得百分之百的使用率。

(2)教育资源使用的适当性

教育资源使用的适当性是指把资源功能的特性用在相当的需求场所。专用建筑设备、教师专才专用及教育功能的多样性都是适当使用教育资源的结果。

(3)教育规模扩大的有限性

规模扩大是有限度的,如果规模扩大产生人际关系冷漠和行政僵化等各种不经济缺陷,必将损害教育功能,所以教育规模扩大应以不损害教育功能为限制。

11.什么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1)人力资本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