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13综合考试(含微观、宏观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停业原则

【答案】停业原则是成本理论中用于描述短期内厂商是否退出市场的一条原则。在成本理论中,市场价格恰好可以弥补平均可变成本的点就是停业点。

在临界点,企业每期的损失恰好等于它的固定成本,与停业关门的后果一样。停业原则要求: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厂商的可变成本,则厂商应该退出市场、停止生产,这样可以产生较少的损失,即只亏损固定成本。

2. 规模报酬

【答案】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可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其中,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 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减。

一般说来,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企业的规模报酬的变化呈现出如下的规律:当企业从最初的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企业面临的是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以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这个阶段有可能比较长。在这以后,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进入一个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

3. 混合策略

【答案】混合策略是指在博弈中,博弈力一的决策内容不是确定性的具体的策略,而是在一些策略中随机选择的概率分别的策略。混合策略情况下的决策原则有以下两个:

(1)博弈参与者互相不让对方知道或猜到自己的选择,因而必须在决策时利用随机性来选择策略,避免任何有规律性的选择。

(2)博弈参与者选择每种策略的概率一定要恰好使对方无机可乘,即让对方无法通过有针对性倾向的某一种策略而在博弈中占上风。

二、简答题

4. 请说明为什么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一定在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右边?

【答案】平均成本是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和。当平均可变成本达到最低点并开始上升的时候,平均固定成本仍在下降。只要平均固定成本下降的幅度大于平均可变成本上升的幅度,平均成本就会继续下降; 只有当平均可变成本上升的幅度和平均固定成本下降的幅度相等时,平均成本才达到最低点。因此,平均成本达到最低点总是比平均可变成本晚。也就是说,平均成本的最低点总是在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的右边。

5. 外部影响的存在是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

【答案】外部影响是指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产生的影响。一项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而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又会小于社会成本,在这两种情况下,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都会偏离帕累托最优。

令V P 、V S 和C P 、C S 分别代表某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能获得的私人利益、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

(1)当存在外部经济时,即有

说明,社会上由此得到的好处,但又有,则此人显然不会进行该活动。这表明资,这一新的不等式。可见,尽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从上述两个不等式可以得到:大于私人从事这项活动所受到的损失

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有利的,但个人从理性角度不会采取该项行动。这说明,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水平。

(2)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时,有

两个不等式中可得到

最优水平。

因此,上述两种情况均导致了资源配置失当。前者生产不足,后者生产过多。

6. 什么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画图并说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的关系式是如何得到的?

【答案】(1)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含义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福利经济学中讨论实现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的理论。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即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只有同时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以及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才能说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2)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为:,该条件可以通过埃奇握斯盒状图推导出来。如图所示,

,再假定,则此人一定会进行此项活动,从上述,此不等式说明,进行了这项活动,社会上其他人受到的损失大于此人得到的好处,从整个社会看,是得不偿失的,因此私人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要求的

埃奇握斯盒状图画出了消费者A 、B 消费两种商品X 、Y 的无差异曲线。两条横轴表示消费者A 、B 消费X 的数量,两条纵轴表示消费者A 、B 消费Y 的数量。凸向原点O A 的实曲线I A 、II A 、III A

III B 等为消费者B 的无差异曲线。A 、等为消费者A 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O B 的虚曲线I B 、II B 、

B 两人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于P 1、P 2、P 3把所有这些切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就可得到契约曲线CC' 。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会使消费者A 和B 同时达到一定收入水平的效用最大化,无差异曲线切点处消费者A 、B 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为

帕累托最优点的轨迹,曲线上的点都实现最大满足的交换。

。契约曲线CC' 就是

交换的帕累托状态

7. 在一个社区内有一个集团。他们对公共电视节目小时数T 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假定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它能以侮小时100美元的不变边际成本生产出来。 (1)公共电视有效率的小时数是多少?

(2)如果电视为私人物品,一个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供多少电视小时数?

【答案】(1)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因此,要决定供给公共物品的有效水平,必须使这些加总的边际收益与生产的边际成本相等,即有:

,即公共电视有效率的小时数为87.5小时。 解得:T=87.5(小时)

(2)作为私人物品来说,在完全竟争市场上,个人最优数量要求满足个人边际支付意愿等于物品的边际成即有:

解得:

总量

。 ,这就是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供的电视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