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扬州大学艺术学院642音乐史论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
【答案】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是一个学术团体。该团体主要工作成绩有:深入民间采集第一手资料,整理介绍并出版,如《秧歌曲选》、《眉户道情集》等; 对民间音乐资料进行初步研究,如写作论文《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秦腔音乐概述》等。该会还曾出会刊《民间音乐研究》一期。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对于搜集、保存、整理、研究我国西部地区的民间音乐和促使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大量运用民间音调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新诗歌集》
【答案】《新诗歌集》是近代歌曲集。共收录了赵元任于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14首歌曲,如《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也是微云》、《海韵》等。歌词均选自当时著名的白话体新诗,在音乐旋律、和声上有意识地进行“中国化”的探索,并在“序”中提出具体理论观点。这些歌曲鲜明地反映了“五四”新文化精神,代表着20世纪20年代我国音乐创作的高水平。
3. 冼星海
【答案】冼星海是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冼星海一生创作有数百首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代表作有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交响曲《民族解放》等。其作品多具有鲜明的爱国思想,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当时的抗日斗争生活。
4. 《台湾舞曲》
【答案】《台湾舞曲》是江文也在日本创作的一首舞曲。是一首标题性的幻想音诗,作曲技术及配器手法受到20世纪新音乐潮流的影响,使得作品具有德彪西印象派音乐的风韵,并且借鉴了巴托克和斯特拉文斯基处理民族音乐素材的新观念。旋律风格以表现台湾民间音乐韵味为主,也部分地具有日本音乐的调式特征。作品充满幻想性,富有浪漫主义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和对祖国古代文化的缅怀。乐曲采用了自由体的回旋奏鸣式,音乐构思有两部曲式的特色,乐曲主体是三部曲式的快板段落。
二、简答题
5. 简述《白毛女》的意义。
【答案】(1)它开始解决如何通过音乐来具体而细致地刻画居中人物形象的问题。
(2)不仅吸取了民歌的音调作为各主要人物的主导主题的音调基础,有意识地广泛吸取了说唱、吸取等民间音乐的音调。作曲家对这些民间音调的吸取己不是简单的引用,而是根据剧中人物性格发展的需要和歌剧情节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加以选择、改造和发展。
(3)作曲家在音乐创作的形式和手法上也适当创造性地借鉴了近代外国歌剧的某些传统形式和经验,大大丰富了歌剧音乐的表现力。
6. 小调常在什么场合演唱? 这与号子、山歌有什么不同?
【答案】小调常常在劳动的余暇和风俗性的节日、娱乐、集会时歌唱。歌唱者不仅有一般的群众歌手,还有大量的职业和半职业的艺人. 半职业艺人平时从事农业或手工业劳动,遇到风俗性集会或娱乐活动时,则从事商业性表演。当小调的歌唱成为一些人谋生的手段时,小调的发展就具有了双重的性质:一方面,谋生的需要使艺人花力气为小调进行艺术加工,因此小调比号子和山歌更加优美细腻; 另一方面,为了迎合听众的趣味,换取钱财,部分小调又带有商业性、市民的庸俗性其至低级趣味。
7. 简述张曙的音乐创作。
【答案】歌曲创作一百多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战斗性和群众性,风格独特。他的音乐创作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主要体现在民族风格的表现、说唱型叙事曲。代表作有《日落西山》《赶豺狼》《救灾歌》等。
三、论述题
8. 简述学堂乐歌的产生和发展,它的主要内容和形式特点,及其社会历史意义。
【答案】(1)学堂乐歌的产生
①张之洞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聘请了日本教习为之开设音乐课。
②上海经元善创办的“经正女塾”设置了“琴科”。
③蔡元培所办的“爱国女学”正式设置了唱歌课。
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文人,积极提倡在学校开设唱歌课和向广大群众传播具有新内容的乐歌。
(2)学堂乐歌的发展
清末,沈心工、曾志态、路黎元、高寿田、冯亚雄等一批到日本学习音乐的人士,在20世纪初开始着手有关推进学校歌唱的活动。
①沈心工在1903年回国后,开始在上海等地的普通中小学创设唱歌课和编写学校歌曲。 ②李剑虹、叶中冷、辛汉等归国留日学生,在无锡、上海、丹徒等地开始了类似的活动。 ③国内外的一些报刊陆续刊登有关新编的学校歌曲,以及有关提倡发展新的学校音乐教育等方面的理沦文章。
(3)学堂乐歌的主要内容
①通过不同的角度宣扬“富国强兵”、抵御外强欺凌的爱国精神。
②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鼓吹学习新文化,倡导摈旧习、树新风。
③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等教育。
④存在少数继续鼓吹“忠君”“尊孔”等封建伦理道德的歌曲,它们或出自洋务派官僚、或出自维新派文人之手。
(4)学堂乐歌的形式特点
①基本上是以西方和日本通用的简谱或五线谱记谱、供学生集体咏唱的齐唱曲(“单音歌曲”)。 ②辛亥革命前后,开始有少量合唱曲,极少数的作品配写了简单的钢琴伴奏谱。
③歌曲绝大多数是根据现成的歌调填以新词编成,由编写者自作曲调的数量极少。
(5)学堂乐歌的社会历史意义
①蕴含着崇高爱国精神和热切要求社会改革愿望的思想内容,以及有意识引进的、来自西方的音乐形式。
②歌词的新思想决定了它在艺术形式上采取引进西方的新路子,这推动了它的迅速发展,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备受当时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的欢迎,获得了历史的承认。
9. 简述国统区音乐生活的主要特点。
【答案】(1)“孤岛”时期上海只有少数音乐家坚持进行“孤岛”音乐活动,少数音乐家在“租界”内坚持办学,少数音乐队坚持演出活动,娱乐场所比较繁荣。
(2)“大后方”抗日文艺运动的发展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阻碍,但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支持下公开出版了音乐刊物,建立了音乐团队,并进行抗日文艺宣传和演出。
(3)在大、中城市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反饥饿、反内战”的进步音乐活动,在蓬勃高涨的各地学生运动中,进步歌咏活动团结当地的进步群众起了不小的宣传鼓动作用。演唱民歌逐渐形成为一种新的风尚。
(4)全国各地的许多音乐工作者随着政府机关、学校团体撤退到西南“大后方”,这些地区的专业音乐教育事业得到发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