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重视语法和语言知识点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应该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制约了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这种背景下,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中应用的研究对高中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展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出发,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多元智能和团体合作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合作学习的模式和基本要素,并对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数据主要通过四种方法获得:问卷调查,口语测试,笔试和访谈。问卷调查借鉴多位英语研究者的设计,符合本研究的要求。通过口语测试,笔试收集的数据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访谈较于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更真实可靠。在本研究中,这四者互为补充,使分析结果更为有效。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一、合作学习能够使高中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态度产生积极影响。在采用合作学习策略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使得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成就感增强;而内心满足感反过来使得学生的学习态度更为积极。二、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和提高高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多的实验班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需求,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满足父母的期望和追求更好的工作,相反,是来自内在需求而非受到外在因素影响。三、合作学习能够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与控制班相比,实验班的学生在口语测试和笔试上的成绩进步更为明显。由此可见,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与高考并不矛盾。通过研究,文章还讨论了合作学习的优点,指出了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