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740音乐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硕士]之西方音乐史简编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16世纪意大利最主要的世俗声乐音乐体裁是( )。

A. 牧歌

B. 弥撒

C. 尚松

D. 利德

【答案】A

【解析】意大利16世纪的牧歌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是以较高水准的诗歌为词谱写的复调歌曲,故A 项正确。B 项,弥撒曲是是宗教音乐中一种重要的体裁。C 项,

D 项, 尚松是流行于16世纪法国的世俗独唱或重唱叙事曲。利德是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的复调歌曲。

2. 中世纪德国的游吟诗人被称为( )。

A. 吟游诗人

B. 流浪艺人

C. 云游艺人

D. 恋诗歌手

【答案】D

【解析】12~13世纪所作均可演唱并以主要以骑十爱情为主题诗歌的德国贵族阶级的诗人音乐家被称为恋诗歌手

3. 古希腊最著名的抒情诗女诗人为( )。

A. 泰尔潘德

B. 阿尔凯奥斯

C. 萨福

D. 阿尔克曼

【答案】C

【解析】萨福,公元前6~5世纪希腊贵族女诗人。以写爱情诗歌著名,一生共写诗九卷,反

A 项泰尔潘德是古希腊最早的抒情诗作者; B 映贵族趣味,艺术性很高,曾在列斯堡建立音乐学校。

项阿尔凯奥斯是古希腊著名男性诗人。D 项,阿尔克曼,为公元前7世纪中叶的希腊男性抒情诗人。

4. 印象主义管弦音乐里程碑式的代表作为( )。

A. 《大海》

B. 《牧神午后》

C. 《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

D. 《月色满庭台》

【答案】B

【解析】作于1892~1894年的交响诗《牧神午后前奏曲》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是受他的朋友斯蒂芬·马拉美的著名诗篇启发而写,以其异国情调的旋律和难以捉摸的和声令人困惑不解。但是它获得了普遍的赞赏,是印象主义管弦音乐里程碑式的代表作。

5. 舒曼创作的取材于英国诗人拜伦长诗的戏剧配乐( )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A. 《唐璜》

B.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C. 《浮士德》

D. 《曼弗雷德》

【答案】D

【解析】《曼弗雷德》是英国诗人拜伦的哲学诗剧,舒曼为拜伦的这部诗剧写了十六段配乐,包括一首序曲和十五段合唱、重唱、朗诵伴奏和器乐间奏。其中《曼弗雷德》序曲是舒曼最有才气的作品之一。曼弗雷德的基本形象在这部序曲中有着真正的交响式发展,体现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6. 古希腊的吹管乐器主要有( )。

A. 里尔

B. 阿夫洛斯

C. 基萨拉

D. 绪任克斯

【答案】B

【解析】阿夫洛斯管是古希腊最原始的乐器之一,是现代管乐的始祖,故B 项正确。A 项,里尔琴为古希腊拨弦乐器。C 项,基萨拉琴属于里尔族乐器。D 项,绪任克斯是排箫在希腊的别称。

7. 古希腊最著名的喜剧家是( )。

A. 莫里哀

B. 埃斯库罗斯

C. 阿那克里翁

D. 阿里斯托芬

【答案】D

【解析】阿里斯托芬为古希腊喜剧作家,相传写有四十四部喜剧,现存《阿哈奈人》《骑士》《和平》等十一部。在欧洲古代被看作是旧喜剧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有“喜剧之父”之称。故D 项正确。A 项,莫里哀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B 项,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悲剧诗人、悲剧作家。C 项,阿那克里翁为希腊亚洲部分最后一个伟大的抒情诗人。

8. 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音乐家是_____。

A. 巴赫

B. 巴托克

C. 斯特拉文斯基

D. 普洛克菲耶夫

【答案】A

二、名词解释

9. 《新音乐杂志》

【答案】1834年,作曲家舒曼与维克等人共同创办的音乐评论杂志。杂志对当时德国社会音乐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评论,热情赞扬舒伯特等作曲家的才华,推荐肖邦和勃拉姆斯等新人。舒曼在评论文章中常用“佛洛列斯坦”和“埃塞比乌斯”两个笔名,代表不同的性格,撰写各种不同观点的评论文童。

10.《“自新大陆”交响曲》

【答案】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创作的第九交响曲。音乐表达了作曲家对美国这个“新大陆”的印象感受,以及异乡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作品在植根于捷克民族传统的同时,也蹂合了他所了解的美国音乐精神,如第一乐章主题采用了黑人灵歌,第二乐章受诗人朗费罗的《海华沙之歌》影响而作,后被填上歌词“思故乡”而家喻户晓。

11.曼海姆乐派

【答案】曼海姆乐派是18世纪在德国南部曼海姆形成的一个音乐流派。当时曼海姆宫廷的公爵特别热爱音乐,组建起欧洲最优秀的管弦乐队,使曼海姆成为当时德国重要的音乐文化中心。一批来自奥地利和波希米亚,以约翰·斯塔米茨(Johan Stamitz , 1717~1757)为首的音乐家们一起创作、演出,对整个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被称为“曼海姆乐派”。他们在结构上,奠定了古典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布局,在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了快速的第四乐章,形成了快板一行板一小步舞曲一快板终曲的交响乐套曲形式; 在演奏风格上,仔细安排乐队演奏力度上“渐强”、“渐弱”的情感幅度变化,在当时具有前瞻性; 在创作上,以主调音乐风格为主,重视以小提琴为中心的旋律声部,加强了管乐器的色彩效果,废除了巴罗克时期乐队通奏低音的写法,开创性地采用总谱形式进行创作:在乐队编制E ,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交响乐队,1756年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