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962音乐学科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大协奏曲
【答案】巴洛克时期最主要的协奏曲形式,由小组乐器和大组乐器对比竞奏,小组由两件独
,奏乐器和两件通奏乐器构成,称为“主奏部”大组包含当时所有的弦乐器和部分管乐器,称为“合
奏部”。意大利作曲家科雷利是大协奏曲的创导者之一,作有12首大协奏曲。
2. 古典奏鸣曲
【答案】古典奏鸣曲定型于18世纪中叶,是由一件或两件独奏乐器演奏的多乐章器乐套曲作品,常见的独奏乐器为键盘乐器和小提琴,钢琴独奏奏鸣曲是古典时期的典型形式。古典奏鸣曲的形式结构为:奏鸣曲式快板一慢速乐章一快板终曲。C.P.E. 巴赫和D. 斯卡拉第是古典钢琴奏鸣曲的重要奠基者,海顿、莫扎特和克莱门蒂的奏鸣曲进一步发展了古典风格,贝多芬革新了古典奏鸣曲。
3. 无词歌
【答案】按照歌曲体裁风格写作的小型器乐曲,常由歌唱性旋律和音型化伴奏织体组成,由
门德尔松创立。他写有49首无词歌,有些带有标题,如“威尼斯船歌”“春之歌”“纺织歌”等。
4. 理查·斯特劳斯
【答案】浪漫主义晚期德国作曲家和指挥家。19世纪末重要的交响诗作曲家,作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的生涯》等,还写有歌剧《莎乐美》和《玫瑰骑士》等,音乐风格衔接了19世纪与20世纪。
5. 音乐会序曲
【答案】始于19世纪的一种管弦音乐形式,类似歌剧或戏剧的序曲,但专供音乐会演出。贝多芬的一系列戏剧配乐的序曲体现了戏剧性和交响性,对于音乐会序曲的创立有重要影响。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的音乐会序曲,19世纪典型的音乐会序曲还有门德尔松的《赫布里底斯群岛》、勃拉姆斯的《悲剧序曲》、柴可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6. 组曲
【答案】1750年前后指一组用同一调性写作的舞曲乐章,其前身是16世纪琉特琴或键盘乐器中成对或成组的舞曲。德国作曲家弗洛贝格尔确立了阿勒曼德一库朗特一萨拉班德和基格四乐章舞曲组曲的体裁形式,对巴赫和亨德尔的键盘组曲有极大影响。法国作曲家库泊兰的羽管键琴组曲包含8~15首小曲,多带有描绘性标题,如“恋爱中的夜莺”、“蒙妮卡姐妹”等。
二、简答题
7. 简述吕利与抒情悲剧。
【答案】(1)人物简介:
吕利(J.B.Lully ,1632~1687)于1661年加入法国籍,因一个偶然的机会青云直上,从宫廷芭蕾舞团的演员成长为皇家音乐舞蹈学校的首任校长。他与大剧作家莫里哀(
尔西斯特》《爱神与酒神的节日》等。
(2)艺术成就:
①创造出一种被称为“抒情悲剧”(Tragedie lyrique)的法国歌剧形式。
②在歌剧中采用了与意大利歌剧序曲相反的“慢—快—慢”法国式序曲。
③在歌剧中大量运用芭蕾,服装华丽。
④歌剧采用法语,以有伴奏的宣叙调代替意大利式的干念宣叙调,使宣叙调具有歌唱性; 歌剧中大部分用宣叙调,很少用咏叹调。
8. 简述库普兰与华丽风格。
【答案】(1)人物简介:
库普兰(F.Couperin , 1668~1733)是巴罗克时期古钢琴音乐最重要的代表作曲家。与德国的巴赫家族相似,法国的库普兰也是一个音乐家族,17~18世纪相继出现了好几位杰出的音乐家,其中最优秀的是弗朗索瓦·库普兰,被誉为“大库普兰”; 他的作品涉及弥撒曲、经文歌、康塔塔、室内乐等,写过许多带标题、非组曲结构的小品,立意鲜明,风格清新流畅,具有法国宫廷艺术典雅、细腻、精美、灵巧的趣味。
(2)代表作品:
,《羽管键琴曲集》(四卷)《莫尼克小姐》《收割者》《蝴蝶》等,还有著名的《羽管键琴演奏
法》。
(3)艺术成就:
①华丽风格的倡导者。音乐精致、单薄、小巧玲珑、富有女性美,同时也具有宫廷装饰性的风格; 他的作品对理查·施特劳斯、勃拉姆斯等浪漫派音乐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在羽管键琴的指法、触键方式、装饰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尤其对巴赫产生了影响。 (4)华丽风格(plant style)
18世纪20年代以后,法国的王公贵族们从追求权力转而追求豪华奢侈、空虚无聊的精神享乐,洛可可(rococo )艺术就是该现象在这个时期的典型反映,它表现为旋祸形的线条和华丽、精致的装饰风格。洛可可风格的绘画作品中,题材多为贵族阶层的享乐生活和男欢女爱的内容。让·安东尼·华多是洛可可绘画的奠基人,代表作为《发舟西苔岛》。受当时宫廷美学观念的支配,与绘画中的洛可可艺术相对应,古钢琴音乐中也出现了这种典雅、细腻、精美、灵巧、富有趣味的华丽风格。华丽风格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的先声,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兴起,很快被古典主
)相识,又受到卢梭思想的影响,创作了许多用法语演唱的歌剧,成为法国歌剧的创始者。代表作有《阿
义风格取代。
9. 何谓威尼斯乐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案】(1)含义:
威尼斯乐派(Venetian School)在15世纪后半叶,由佛兰德斯乐派音乐家维拉尔特(A.Willaerte ,约1485~1562创立,16世纪下半叶,该乐派的代表作曲家加布里埃利(G.Gabrieli ,约1557~1612对其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个乐派以圣马可大教堂为中心,创作双重合唱的复调音乐。圣马可大教堂空间庞大,有对应的两架管风琴,两侧各有一支合唱队,常以八至十二或更多声部的形式随两架管风琴齐鸣,形成了气势宏伟、呼应交替的双重合唱的复调圣歌。它有别于其他形式的复调音乐,其辉煌的效果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复调发展的又一范例,这种风格最终传入德国,成为巴罗克时期大协奏曲的先声。
(2)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①维拉尔特的贡献:首创复合唱形式,创立了威尼斯乐派。
②G. 加布里埃利的贡献:大量运用器乐组合作为合唱伴奏,并对各种乐器组合进行实验,加强器乐与合唱队之间的音色对比,开巴罗克协奏风格之先声:他推动了器乐曲体栽的独立发展,被称为“近代配器法之父”。
③A. 加布里埃利(A.Gabrieli ,约1515~1586)的贡献:按声区对合唱队进行分组,求得音色变化; 推动管风琴技巧的发展,形成托卡塔、坎佐纳、前奏曲等纯器乐体裁。
10.简述沃尔顿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沃尔顿(W.Walton 1902~1983),是20世纪20年代后活跃在英国乐坛上的重要作曲家。
(2)代表作品:
主要有两部歌剧《特罗伊洛斯和克瑞西达》《熊》,两部芭蕾《聪明的贞女》《疑问》,清唱剧《伯沙撒王的宴会》,管弦乐《欣德米特主题变奏曲》,三部协奏曲《中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及两部交响曲。
(3)艺术成就:
①对英国器乐作品及交响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六人团”和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广泛吸收现代作曲技法,继承了埃尔加音乐风格的传统,是英国后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②他的作品以传统音乐为基础,以浪漫主义抒情为特征,强烈的节奏和刺耳的和声等因素显现了独特的音乐个性,确定了他在20世纪英国音乐中重要的历史地位。
11.简述柏辽兹的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他是19世纪柏辽兹(Louis Hector Berlioz, 1803~1869)
致力于标题音乐的作曲家,在乐队的配器理论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一生在贫困饥寒中度过,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