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数量经济学802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恶性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运行效率将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恶性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运行效率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
(1)恶性通货膨胀使价格信号扭曲,使厂商无法根据价格提供的信号进行决策,造成经济活动的低效率。
(2)恶性通货膨胀使厂商必须经常性地改变其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产生因价格改变而发生的菜单成本。
(3)恶性通货膨胀使不确定性提高,引发资源配置向通货膨胀预期利好的领域倾斜,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4)恶性通货膨胀降低人们的货币需求,这会使往返银行的次数增多,以至于磨掉了鞋底,经济学上把这种成本称为“鞋底成本”。
2. 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 有哪些优点?
【答案】(1)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
公开市场业务又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其目的一是要影响货币存量和市场利率,二是要利用证券买卖来稳定商
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抵消市场自发波动因素的干扰,进而达到稳定货币供给或市场利率的日的。
(2)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
作为货币政策的最主要下具,公开市场业务有以下其他政策工具难以比拟的明显优点:
①能按中央银行主观意图进行,不像贴现政策那样,中央银行只能用贷款条件或变动借款成本的间接方式鼓励或限制其借款数量。
②中央银行可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把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有效控制在自己希望的规模。
③操作规模可大可小,交易方法的步骤也可随意安排,更便于保证准备金比率调整的精确性。
④不像法定准备金率及贴现率手段那样具有很大的行为惯性(准备金率及贴现率不是那么可
,在中央银行根据市场情况认为有必要改变调节方向时,公开市场业务容易逆转。 以轻易变动)
3. 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答案】(1)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从其含义可以看出,流量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测度的,其大小有时间维度; 存量则是在某一时点上测度的,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经济中,流量和存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任何经济存量都是过去经济流量的沉淀和积累,而任何经济存量的变化则又直接表现为某种经济流量。举例来说,一定的国民收入来
自一定的国民财富,而新增加的国民财富是靠新创造的国民收入来计算的。
(2)从流量和存量的含义可以看出,财富是一个存量,收入是流量。
4. 什么是自然失业率? 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圣比率的高低?
【答案】(1)对于什么是自然失业率,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通常可简单地认为,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这时只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就实现了充分就业,因此自然失业率又称充分就业的失业率。
(2)自然失业率取决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即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下作的能力和愿望、现有下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任何把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企图都将造成加速的通货膨胀。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自然失业率。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因素是决定自然失业率以及引起自然失业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
①劳动者结构的变化。一般来说,青年与妇女的自然失业率高,而这些人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例的上升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
②政府政策的影响。如失业救济制度使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愿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这就增加了自然失业中的“寻业的失业”; 最低工资法使企业尽量少雇用人,尤其是技术水平差的工人,同时也加强了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
③技术进步因素。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资本的技术构成不断提高,必然要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较多的失业。同时,技术进步使一些文化技术水平低的工人不能适应新的工作而被淘汰出来。
④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如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完整与迅速性,职业介绍与指导的完善与否,都会影响到自然失业率的变化。
⑤劳动市场或行业差别性的增大会提高自然失业率。厂商、行业和地区会兴起和衰落,而劳动者和厂商需要时间来与之适应与配合。这些无疑会引起劳动者的大量流动,增大结构性失业。
二、论述题
5. 结合克鲁格曼提出的“三难悖论”,分析中国资木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汇(不可能三角形)
率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与发展前景。
【答案】(1)三难悖论的含义
三难悖论也称三元悖论,它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学的政策选择问题,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日标。其中,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指一国执行宏观稳定政策进行反周期调节的能力,这里主要是指一国是否具有利用货币政策影响其产出和就业的能力; 汇率的稳定性是指保护本国汇率免受投机性冲击、货币危机等的冲击,从而保持汇率稳定; 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即不限制短期资本的自由流动。
(2)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
对于我国这种经济大国来说,货币政策必须保持独立性。因此,根据三难悖论,资本的自由流动与固定的汇率制度不能同时存在。这就决定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必须同时进行。
目前,我国实行实质上的固定汇率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管制资本的流出流入。因此,理论上还没有遇到不可能三角形的问题。但是,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增加,资本逐步或明或暗地实行了自由流动,这必然会倒逼我国汇率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表现出来的就是人民币升值压力或者贬值压力。
因此,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是紧密联系的,在两者不能同时改革的情况下,必然会形成倒逼机制,使得后改革者进行改革。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统一考虑两者的改革,不能顾此失彼。
(3)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发展前景
从我国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影响力来说,独立的货币政策、自由的资本流动和浮动汇率制度是我国必然要实现的目标。但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措施和过程则应该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的承受能力,逐步实行。总体上来说,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应该是渐进式的,而在适当的时候则需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首先,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与世界经济、贸易进一步融合所必须面临的问题,是全方位参与世界竞争的必然要求。但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需要一定的金融条件,要充分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给国内金融体系安全和稳定带来的风险。因此,需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地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其次,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达到一定程度时,要考虑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与资本市场的开放不同,资本市场的开放实际上是包括很多子项口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选择、有步骤地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则没有这种阶段性。一般来说,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第一,金融环境比较成熟; 第二,资本市场应该一定程度上已经开放; 第三,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已经初步形成。在满足这些基本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制度可以由目前的实质固定汇率制度改为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6. 利率与汇率的变动会对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下表是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情况。
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美元兑人民币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