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617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大历诗风的特点。

【答案】大历诗风是指唐代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代表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他们都擅长五言律诗,风格大致相同,个性表现不强烈不分明,遣词造句都偏重于工整精练。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升平、吟咏山水和称道隐逸,擅长写送别诗和隐居的诗歌。诗歌艺术讲究格律辞藻,工于白描写景,追求清雅闲淡的艺术风格。大历诗风的主要特点有:

(1)情感萧瑟落寞,语言色彩暗淡清冷

由于大历诗人多生不逢时之感,意气消沉,受其特定心境和意绪支配的诗歌词语的选择,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大量作品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情,追求清雅高逸的的情调。

(2)题材相对狭窄

大历十才子的诗主要表现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山水与人情是描写的重点,很少提及国家以及社会。

(3)意象类型的二元化:象征性和描述性意象

在大历诗中,诗人寂寞冷落的情思,多通过象征性意象或描述性意象表达出来,形成了两种意象类型:象征性意象和描述性意象。大历十才子的诗,虽善于运用细微清幽的自然意象,以一、二两联诗句就勾勒出“诗中有画”的优美境界,但往往构不成通篇浑融一气的意境。而且不少诗作过于讲究描写技巧而显雕琢,以至常常有佳句而无佳篇。

(4)刻画精细,语言省净,善于炼试,含蓄多味

大历诗风以谢朓为宗,讲究格律辞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技巧趋于细腻雕琢,大都写得精致工整,带有大历诗特有的情思韵味。

(5)骨气明显减弱

由于诗作内容狭窄,过于追求诗艺技巧的洗练,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造,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遂露出中唐面目。

2. 简述宋玉《九辩》的文学史地位。

【答案】《九辩》是宋玉的代表作,它继承了《离骚》的抒情传统,把个人的身世之悲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怀联系在一起,形成悲愤深沉的风格特征。

(1)从思想内容上看

《九辩》的内容主要是抒发他因不同流俗而被谗见疏、流离失所的悲哀,批判了楚国黑暗的现实政治。其中动人的秋景描写开启了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如开头一段描写秋天:“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寥寥数语,而情景俱现,成为后世文人触景伤怀,寄慨身世的滥觞。

(2)从文体的发展角度来看

《九辩》是由楚辞至汉大赋这一过渡阶段的代表性产物。

宋玉的辞赋,如《九辩》等,是在屈原的直接影响下创作而成的,并在文辞等形式方面有所发展。在艺术上,《九辩》虽多模仿《离骚》之处,却也有自己的特色,它善于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并且句法多变,能够巧妙地运用双声叠韵和叠字等修辞手法,读起来抑扬顿挫,饶有音乐美,从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3)从《九辩》的主旨上看

王逸认为其主旨是宋玉“悯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哀其志”; 对此,现今的研究者大抵取怀疑态度。从诗的内容来看,其基本思想是表达“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这种感慨,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带有普遍性。诗中对现实的黑暗也有一定的反映,并表达了诗人“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 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处穷而守高”的志尚。这种精神影响了无数的中华儿女,“非一代也”。

3. 比较《长生殿》和《桃花扇》艺术结构上的特点。

【答案】《长生殿》与《桃花扇》是清代传奇的代表之作,皆是以涵咏古情事来表达作者的历史观。《长生殿》是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来表达“乐极哀来,垂戒来世”的主旨; 《桃花扇》则是通过写晚明士子侯方域和“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的“离合之情”来写国破家亡的“兴亡之感”。

(1)两剧对历史材料剪裁之比较

①由于创作主旨不同,《长生殿》借“安史之乱”“国倾而复平”来写李、杨生死不渝的“钗盒情缘”,因而“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对生、旦都进行了“美化”。而且,下本多属虚构,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采用美丽的神话传说,“借月宫足成之”。

②而《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故侯、李的活动多与政治斗争紧密相关。同时,对生、旦都进行了“拔高”。上、下本人多属实,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稍加提炼,让生、旦相会栖霞山,双双断除花月缘而遁入空门。

③两剧相同处在于写政多属实,写情多点染。

(2)两剧结构线索之比较

《长生殿》和《桃花扇》两剧结构线索的特点都是双线结构,两线交错,形成对比,互为因果,有主有从。但不同之处在于:

①《长生殿》描写爱情戏一线重于反映政治戏一线; 《桃花扇》反映政治戏一线重于描写爱情戏一线。因此,两剧结构线索,谁主谁从,恰好相反。

②《长生殿》和《桃花扇》两剧都应用了“钗盒”“扇子”这种具有象征性的事物分别作为关合两条线索的枢纽。但两者仍有区别,《长生殿》中的“钗盒”主要是李、杨爱情的象征和见证,而《桃花扇》中的那柄血染的“扇子”,不仅是侯、李坚贞爱情的象征,更是南明王朝兴亡的见证。

③人物的设计安排上也各有差异。《长生殿》生、旦两人贯穿全剧,忠奸仅是穿插其中,因而人物关系较为单纯。而《桃花扇》贯穿全剧的人物除生、旦外,还有老赞礼、张瑶星等重要人物,因此,其人物关系较为复杂。

(3)两剧结构布局之比较

《长生殿》和《桃花扇》两剧都分上下两部,但结构布局艺术却有区别:

①从整体结构布局看,《长生殿》的上本布局严谨有致,下本布局松缓失度。而《桃花扇》的上下本均布局严谨周密。

②都采取了悲喜剧交织,文武场错落的对比安排方法。但它们在矛盾冲突的设置卜却不同。在《长生殿》中,男女主人公的矛盾冲突较多,而男女主人公与其他人物,特别是反面人物的正面冲突很少。《桃花扇》恰好相反,剧中男女主人公的矛盾冲突较少,而他们与其他人物,特别是反面人物的正面冲突却很多。

③结局安排不同。《长生殿》是浪漫主义的月宫仙会,《桃花扇》是现实主义的遁入空门。

4. 阐释东方朔《答客难》的艺术特征。

【答案】《答客难》是篇赋体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突出的艺术成就,其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

(1)对问答体的巧妙创新

《答客难》在继承宋玉《对楚王问》的基础上,又有重要发展创新。就汉代赋体文学而言,它既不同于以司马相如《子虚赋》为代表的对统治者表示规谏的散体赋,也不同于正面抒发遭世不遇的骚体赋,而是以散文笔法通过反话正说、对比映照,在似是而非之中进行耐人寻味的发泄与嘲讽,名为客难己,实则为独出心裁地为难皇帝。

(2)辛辣尖刻的语言风格

《答客难》和贾谊《吊屈原赋》以来的骚体诗不遇赋相比,前者沉郁悲慨,后者则辛辣尖刻,从而更加丰富了汉赋的艺术表现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于扬雄、班固、张衡、蔡邕,迭相祖述; 《解嘲》《答宾戏》《应间》《释诲》,应运而出,蔚为大观。

(3)时异事异的思想主题

《答客难》全文贯穿着“时异事异”的基本思想,即认为各个时代因历史条件不同,士所起的作用及被重视的程度亦不同。战国时代,由于“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因而士在诸侯争霸中起到极其重大作用。士也因此而受到诸侯王的重用。而天下一统的汉代,情况大不相同。为士者尽管修身洁行,尽管有才智,是否能受帝王重用是身不由己的。鉴于“时异事异”,作者强调指出不能以古衡今。这种从事物的发展变化来分析社会问题的观点,是进步的,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