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情感教育是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学生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语言习得;反之,消极的情绪会阻碍语言习得。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只要具备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并实施情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中,笔者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情感因素中影响较大的两个因素:自我效能感和焦虑。自我效能感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能够完成某一行为或实现某一目标所进行的推测或判断。焦虑通常被定义为一个复杂的状态,包括认知,情感,行为和身体反应。在英语学习中,焦虑是一种非母语的人在学习或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中经历的局促、不安、忧虑和紧张的感觉。
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不同性别、不同成绩水平学生的情感因素:焦虑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同时通过本研究中的访问对如何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感、降低焦虑,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水平进行了深一步的探究。本文问卷调查的对象为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97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并挑选了6个学生分别进行访问,开放式访谈共计六个题目。调查问卷的结果经SPSS19.0软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成绩越高的学生自我效能感越高,男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
2.成绩越低的学生焦虑水平越高,女生的焦虑水平高于男生;
3.英语成绩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英语成绩与与焦虑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其中,焦虑的三个因素中,考试焦虑和负评价焦虑与英语成绩呈显著负相关。
4.自我效能感和焦虑水平呈现显著负相关;
5.通过访问还进一步分析讨论了以下策略可应用于加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和降低焦虑水平,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从老师的角度,可采取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给予积极反馈、提供更多成功机会的措施;从学生的角度,可通过辨别成功并回忆成功经验、欣赏自己、提升英语熟练水平的措施。
结束语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所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以便进一步研究改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