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甘肃政法学院企业战略管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标杆学习

【答案】标杆学习是指企业以行业的领先企业或主要竞争对手的某项具有优势的活动作为基准,寻找差距,定出赶超策略,提高自己竞争力的活动。标杆学习主要是从公开发表的行业报告、公司报告以及咨诌公司等方面收集信息,来确定企业的特定职能和活动开展得是召有效,公司的成本是否与竞争对手的成本接近,需要改善哪些活动和流程等。在标杆学习中,企业要将自己的价值链结构与竞争对手的价值链结构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彼此间的竞争优势与劣势,进而找出导致这种状况的因素。这种信息对于企业制定创造优势、消除劣势的战略是至关重要的。

2. 企业远景

【答案】企业远景是指为企业描述未来的发展方向,回答企业要成为一个干什么类型的公司,要占领什么样的市场位置,具有什么样的发展能力等问题。企业在很长的时间跨度内,提出和制定具有创业精神并且清晰的企业远景,要求企业凭借企业家式的直觉和创造力,洞悉出企业现有业务中将要发生的变化以及将要出现的市场机会,客观地对待所要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环境、技术环境、管理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客观地对待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理性地分析所需要采取的措施,提出一个可行并且具有吸引力的概念,进而规划企业的行动,激活企业的战略。企业的远景中要详细阐述一下问题:界定企业的当前业务; 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 界定实现发展规划的具体步骤; 确定衡量效益的标准:界定企业远景的特殊性。

3. 部门化

【答案】部门化是指对工作专门化细分之后,按照类别进行分组,以便员工可以相互协调、共同的工作的方法。部门划分的目的是:确定组织中各项任务的分配、以及责任的归属,以求分工合理、职责分明,有达到组织的目标。具体的分类可以根据活动的职能分类,产品的类型分类、地域分类、顾客群分类等。部门划分应遵循的总的原则是分工与协作原则。部门化的具体原则有:力求维持最少部门; 确保目标的实现; 各部门任务的分配应平衡,避免忙闲不均; 检查职务和业务部门分设,即检查人不应隶属于受检查的业务部门。

4. 先动劣势

【答案】先动劣势是指企业最先在市场上采取战略行动,却因为孤军奋战,缺乏后续的资源而导致的劣势。先动者的劣势主要表现为:缺乏必要的互补性资产、赌注式投资、技术变革迅速、企业很难及早地形成顾客的忠实度。

5. 进入战略

【答案】进入战略,是指企业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所采取的战略。主要的进入战略类型有: ①内部创业,指企业通过内部的研究开发,创造出小同于企业所在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一个新的市场或行业。

②合资,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的投资者共同投资组成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企业通过合资经营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利益共享。

③整合,指企业在同一行业生产链上不同阶段上的不同方向的一体化活动,或者不同行业同一阶段上一体化活动。

6. 盈利战略

【答案】盈利战略是指企业处于产品一市场发展的成熟阶段时所需采取的战略。盈利战略要求在企业处于产品一市场发展的成熟阶段,随着竞争趋于稳定,企业内大部分职能领域里追加投资的收益一般都很差的情况下,企业将经营的注意力从增长率转向获利能力,即从市场开发和资产联合转向市场细分化与利用资产上,最大限度地依靠现有的资源和技能获得收益。

7. 投资控股并购

【答案】投资控股并购是指企业向目标公司投资,将目标公司改组为自己的控股子公司的并购行为。投资控股并购的特点:

①目标公司的所有者以目标公司的净资产作为并购后公司的产权持股;

②企业向目标公司追加投资,以此作为持股的基础;

③并购后,日标公司成为上市公司的绝对或相对控股子公司。投资控股并购的关键在于,企业在并购时必须向目标公司投资,达到控股目标公司的目的。

8. 企业文化定格设计

【答案】企业文化定格设计是指在分析、总结企业现有文化状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范围、成员素质、主要矛盾、所处地区、人文环境、优良传统以及现有文化适应性等因素的影响,用确切的语言文字将企业的价值观表述出来,成为企业固定的理念。企业文化定格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从实际出发与积极创新相结合;

(2)创造个性与体现共性相结合:

(3)领导组织与群众参加相结合。

二、思考题

9. 什么是企业的战略? 其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案】(1)企业的战略的定义

企业的战略,是指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使命的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

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经营范围、成长力一向和竞争对策,合理地调动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从而使企业获得某种竞争优势。概括的讲,企业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采取的竞争行动与管理业务的方法。它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经营范围的科学规定。

(2)企业的战略构成要素一般来讲,企业战略由以下四个要素组成:

①经营范围经营范围,又称企业的定域,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领域。它反映出企业目前与其外部环境发生作用的要求。企业确定经营范围的方式具体如下:从产品角度来看,企业可以按照自己产品系列的特点会和根据产品系列内含的技术来确定经营范围。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市场来描述经营范围。

②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又称企业的特殊能力,是指企业过去和目前资源和技能配置的水平和模式。资源配置的好坏会极大地影响企业实现自己目标的程度。企业资源是企业现实生产经营活动的支持点。企业只有以其他企业不能模仿的方式,取得并运用适当的资源,形成自己的特殊技能,才能很好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企业的资源贫乏或处于不利的境况时,企业的经营范围便会受到限制。当企业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考虑采取相应的战略行动时,一般都要对已有的资源配置模式加以或大或小地调整,以支持企业总体的战略行为。

③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是指企业通过其资源配置的模式与经营范围的决策,在市场上所形成的与其竞争对手不同的竞争地位。竞争优势来自企业在产品和市场上的地位或企业对特殊资源的正确运用。一般来说,产品和市场的定位对于公司战略来讲相当重要,而资源配置则为企业战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④协同作用

协同作用,是指企业从资源配置和经营范围的决策中所能寻求到的各种共同努力的效果。即分力之和大于各分力简单相加的结果。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总体资源的收益要大于各部分资源收益的和。一般来讲,企业的协同作用可以分为四类:

a. 投资协同作用。这种作用产生于企业内各经营单位联合利用企业的设备、共同的原材料储备、共同研究开发的新产品,以及分享企业专用的工具和专有的技术。

b. 作业协同作用。这种作用产生于充分地利用已有的人员和设备,共享山经验曲线造成的优势等。

c. 销售协同作用。这种作用产生于企业的产品使用共同的销售渠道、销售机构和推销手段。这样,企业便可以少花些促销费用,获得较大的收益。

这三种协同作用实际上是发生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三个阶段上,说明企业在每个阶段上都可以形成自己的协同作用。

d. 管理协同作用。当企业的经营领域扩大到新的行业时,如果在管理上遇到过去曾处理过的类似问题时,企业管理人员就可以利用在原行业中积累起来的管理经验,有效地指导和解决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