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华大学F0703战略管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效率

【答案】效率是指在管理工作中正确地做事情。对于具有单一经营业务的企业,由于那些影响效能的重大环境一般很少发生变化,效率便是企业的战略重点,企业要更多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从企业不同层次的战略的作用来看,职能战略注重改进效率的问题。

2. 控制幅度

【答案】控制幅度是指组织中一个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地指导多少下属的问题。控制幅度决定组织所要设置的层次,配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因此,控制幅度决定组织的效率。控制幅度的宽窄取决于管理者的时间、精力、偏好及素质等,这些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管理素质。管理者的综合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强,管理幅度就可宽些。被管理者素质较高、受过系统培训等,管理幅度也可宽些。反之则相反。

(2)管理内容。包括管理层次、业务性质、计划状况及非管理事务的多少。

(3)管理条件。大致可分为助手的配备情况、信息处理设备的先进程度等。

(4)管理环境。主要在十管理环境的变化速度、频度及程度。

3. 范围经济

【答案】范围经济是指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多样化,所生产的产品多样化,从而使企业的成本减少。从经济学的概念讲,一般用相对总成本来定义范围经济,即企业作为整体生产多种产品的总成本,要比分别成为两个或更多的企业时生产这些产品的总成本低。

4. 增长型实施

【答案】增长型实施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实施企业的战略中选用的模式之一。在这种模式里,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增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鼓励中下层管理人员制定与实施自己的战略。这种模式自下而上地提出战略。这种战略集中了来自实践第一线的管理人员的经验与智慧,而高层管理人员只是在这些战略中做出自己判断,并不将自己的意见强加在下级的身上。在大型的多种经营企业里,这种模式比较适用。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给中层管理人员一定的自主权,鼓励他们制定有效的战略并使他们有机会按照自己的计划实施战略。同时,由于中下层管理人员和职工更直接面对战略的机会,可以及时地把握时机,自行调解并顺利执行战略。因此,这种模式适合于变化较大的行业中的大型联合企业。

5. 资产置换并购

【答案】资产置换并购是指企业用一定价值的资产,并购等值的优质资产的产权交易行为。

资产置换并购的特点是:

(1)资产置换是为了置换出企业不盈利或盈利少的资产,注入优质资产、提高资产质量。

(2)资产出售的企业资产并不一定是绩效差的资产,而是一种资本经营的理念。

6. 竞争战略

【答案】(基本)竞争战略是指无论在什么行业或什么企业都可以采用的竞争性战略。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竟争战略》一书中,把竞争战略描述为:采取进攻性或防守性行动,在产业中建立起进退有据的地位,成功对付五种基本竞争力量,从而为公司赢得超常的投资收益。波特在书中提出了只种基本竞争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重点集中战略。

7. 主体活动

【答案】主体活动是指生产经营的实质性活动,一般可以再细分成内部后勤(原料供应)、制造(生产加工)、外部后勤(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五种活动。内部后勤(原料供应)是指与产品投入品的进货、仓储和分配有关的活动; 制造(生产加工)是指将投入转换成最终产品的活动; 外部后勤(成品储运)是指与产品的库存、分销给购买者有关的活动; 市场营销是指与促进和引导购买者购买企业产品的活动; 售后服务是指与为保持或提高产品价值有关的活动。由于行业不同,各行业中企业的甸项主体活动所体现的竞争优势小同。

8. 国际战略

【答案】国际战略是指公司将具有价值的产品与技能转移到国外市场,以创造价值的举措。大部分公司采用国际战略,是将其在母国所开发出的具有差别化产品转移到海外市场,从而创造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多把产品开发的职能留在本国,而在东道国建立制造和营销职能。在大多数的国际化公司中,公司总部一般严格地控制产品与市场战略的决策权。该战略适用于公司的核心能力在国外市场上拥有竞争优势,而且在该市场上降低成本的压力较小的情况,但不适于当地市场要求能够根据当地的情况提供产品与服务的情况。该战略的缺点是:由于公司在国外各个生产基地都有厂房设备,形成重复建设,加大了经营成本。

二、思考题

9. 企业如何获得先动优势? 如何避免先动劣势?

【答案】当企业选择适当的时机,率先成功地进入某个市场时,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先动优势,但也可能因为孤军奋战,缺乏后续的资源,而导致先动劣势。企业获得先动优势,避兔先动劣势的措施具体如下:

(1)获得先动优势的措施

①利用较长时间积累相当的销售量,比竞争对手更早地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积累丰富的经验,还可以采用价格策略来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进一步增加产量,更加强成本优势。

②利用网络外部性增加现有用户以及预期用户,形成较大的客户基础,使客户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使自己获得相应的竞争优势。

③在销售经验型产品的过程中,企业应抢先树立起自身的质量信誉,吸引新顾客,充分利用品牌的“保护伞”效应,不断扩大品牌的声誉和影响力。将购买者的不确定性和品牌声誉效应两者结合起来,就会获得一种有效的“隔离机制”,促使其竞争优势不断地发展与巩固。

④企业抢先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售后服务,使顾客具有使用产品的技能,并且使竞争对手不能迅速模仿这种技能。

(2)避免先动劣势的措施

①注意满足必要的产品商品化所需要的互补性资产。

②避免赌注式投资。

③关注技术变革,紧跟变革步伐,避免冲动的技术变革投资。

④企业在最先进入市场,顾客在不断地观望与选择时,要设法形成真正的客户忠实度。

10.防御战略的目的是什么? 如何运用?

【答案】企业选择防御战略的目的是要降低被竞争对手攻击的风险,减弱任何己有的竞争行动所产生的影响。

(1)采取防御战略的原则

①采用积极防御战略主要是为了保护具有领先优势的资源。无论是领先企业要保持领先地位,还是一般企业要提升竞争地位,其优势都是要谋求资源优势。

②最好的防御战略一是要依靠低成本优势,提高自己的进攻能力; 二是提高差异化优势,阻止挑战者的攻击机会。

(2)采取防御战略的形式

企业可以采用的防御战略有多种形式,最常用的防御战略方式有:

①堵塞进攻者的道路

企业可以堵塞进攻者道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a. 企业掌握先进技术,防止竞争对手以更好的技术发动进攻。

b. 企业可以从企业外部的招聘新的员下,扩大或者加强企业在关键领域内的核心能力,战胜那些试图模仿其技巧和资源的竞争对手。

c. 企业可以通过推出新的经营模式,延长产品线,降低成本等方式,堵住竞争对手可能进入的市场点或市场缺口。

②向进攻者发出警告信号

企业可以向竞争对手发出警告信号,讲明如果他们敢于发起进攻,将会受到激烈的报复。这样做的目的是劝说竞争对手不要进攻,或者只采取威胁性小一些的行动。企业对竞争对手发出的警告会包括:

a. 公开宣告企业的管理层将维持企业现有的市场份额;

b. 公开宣告企业将尽其最大地努力来满足而且可能会超过行业容量的预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