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科技大学现代汉语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素文字
【答案】语素文字是记录语素的文字,又称表语文字。它用来表示词或语素(语言的最小语
,因而和语言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语素文字可以分解为字位,一个字位代表一义单位)
个语素,当然也可能出现一个字位代表几个语素和几个字位代表一个语素的情况。例如汉字是用成千上万个符号表示语素或词的意义,同时附带地表示语素的声音,所以有人把汉字说成语素文字。汉字大都代表语素,表示语素之义带有语素之音。
2. 撮口呼
【答案】撮口呼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例如,üan , üe 等音。它是四呼中的一种,四呼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型分的类。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
3. 指事
【答案】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是中国古代“六书”之一。用这种造字法造的字就是指事字。指事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象征性符号的指事字,如用三条线表示“三”; 一种是象形字加提示符号的指事字,如“本”原义是树根,在“木”下部加一个点,表示树根的所在。
4. 句群
【答案】句群是指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的语法结构,又称句组。按照层次可以分为一层句群和多重句群。例如“历史是过去的事实。但我更认为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无终止的对话。”
5. 同音字
【答案】(1)同音字是指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所谓语音相同,一般是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汉字中同音字很多。
(2)同音字的类型:
①同音同形词。语音相同,书写形式相同。
②同音异形词。语音相同,书写形式不同。
6. 通感
【答案】通感是汉语修辞格的一种。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
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互相补充、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也就是说,通感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也会出现相互沟通与补充交错,以此来更好的欣赏文学艺术作品。
7. 兼类词
【答案】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A 和B 两类词的语法功能,意义上又有密切的联系,这是兼类词。汉语里兼类词比较常见的有三种,一种是名词与动词的兼类词,比如“经历”; 一种是名词与形容词的兼类词,比如“错误”; 还有一种是形容词与动词的兼类词,比如“讨厌”。词语的兼类是一种词语活用现象,兼类只是就词的静态形式而言,一旦词汇进入具体的语境,它的词类也就确定了下来。
二、简答题
8. 下边两句,一个用对偶手法,一个不用。比较一下,用和不用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①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应当向科学进军,不怕征途上的千难万险。
②向科学进军不畏征途坎坷,
朝四化迈步何惧道路崎岖。
【答案】第①句是一般陈述句,是散句形式,有口语风格,语言简单好懂,常用于一般语境。第②句是对偶句,形式整齐,音韵和谐,有节奏感,有书面语风格,语言凝练,便于记诵,常用于特殊语境。
9. 举例说明普通话音位/a/的主要音位变体及其出现的条件。
【答案】/a/主要有四个音位变体:
[a]出现在韵尾[-i]或[-n]之前; 如爱和含(1) 中的a 就是这一音位变体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2)[A]出现在无韵尾的音节; 如音节他ta 中的a 就是出现在无韵尾的音节中,为音位变体[A]。
(3)[a]出现在韵尾[-u]或[-ŋ]之前; 音节唐tang 和套tao 中的a 就是这一音位变体[a]。
(4)出现在韵头[i-]或[-n]之间。如音节天tian 中的a 。
10.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型(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及其小类):
①窗下一幅繁华的街景。
②他给我们以武器。
③有一头张牙舞爪的大熊隐藏在野树林子里。
④这种野兔子,我一次能捕获两三只。
⑤你们应该把情况汇报上去。
⑥大家故意不给他水喝。
⑦勤劳让你有钱花。
⑧部长同志,请你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的客人。
⑨你把那杯茶端给我喝。
⑩从南口经居庸关到八达岭,尽是崇山峻岭。
11○他们在渺无人烟的野草从林间披荆斩棘种下果木。
12○大厅里弥漫着一种森严气氛。
13○施工之前,我就主张把图纸改一条线,加两条线。
14○多少年来,那捆他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和指导员没说完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15○别忘了带雨伞。
16○我,你还信不过吗?
17○当心油漆!
18○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
19○我在学校门口看小学生匆匆忙忙回家吃饭。
20○天哪!
【答案】①窗下一幅繁华的街景。(主谓句,名词谓语句,存在句)
②他给我们以武器。(主谓句,动词谓语句,不是双宾句)
③有一头张牙舞爪的大熊隐藏在野树林子里。(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兼语句) ④这种野鸭子,我一次能捕获二三十只。(主谓句,主谓谓语句)
⑤你们应该把情况汇报上去。(主谓句,动词谓语句,把字句)
⑥大家故意不给他水喝。(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兼语句)
⑦勤劳让你有钱花。(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兼语句)
⑧部长同志,请你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的客人。(省略主语的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兼语句,双宾句)
⑨你把那杯茶端给我喝。(主谓句,动词谓语句,把字句,兼语句)
⑩从南口经居庸关到八达岭,尽是崇山峻岭。(非主谓句,动词性非谓语句,存在句) 11○他们在渺无人烟的野草从林间披荆斩棘种下果木。(主谓句,动词谓语句,连谓句) 12○大厅里弥漫着一种森严气氛。(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存现句)
13○施工之前,我就主张把图纸改一条线,加两条线。(主谓句,动词谓语句)
14○多少年来,那捆他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和指导员没说完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兼语句)
15○别忘了带雨伞。(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
16○我,你还信不过吗? (主谓句,主谓谓语句)
17○当心油漆! (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
18○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主谓句,动词谓语句,连谓句)
19○我在学校门口看小学生匆匆忙忙回家吃饭。(主谓句,动词谓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