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科技大学现代汉语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定语
【答案】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成分。能够充当定语的词主要是形容词,此外还有名词、代词、数词、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分词、定语从句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短语或句子都可以作定语。汉语中常用“……的”表示。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修饰
,定语“我们”修饰中心语“国家”和被修饰、限制和被限制的关系。例如“我们的国家”。
2. 动态助词
【答案】动态助词是指附着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行为的进程状态的助词,又称时态动词。动态指的是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是处在哪一点或哪一段上。它可以表示事件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动态。动态又称为“体”或“情貌”。常用的动态助词有着、了、过等。“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即有时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中,有时表示动作结束之后的状态在持续。“了”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过”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性状。
3. 元音
【答案】元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如a , o , e , i , u 等。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声带颤动。元音的发音特点是:
①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
②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③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每个元音的音质取决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
4. 仿词
【答案】仿词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它是指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
,还包括仿句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称为仿词。仿词是仿拟形式之一,仿拟也称“仿化”
和仿调。它是在现有词语基础上进行仿造,要通过更换现成词语的部分语素来完成仿拟,因此仿词和被仿的词往往同时出现。形式上既保持着与原有词语近似的特点,内容上又获得新意。这种辞格给人以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又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仿词可分为音仿和义仿两类。
5. 句群
【答案】句群是指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的语法结构,又称句组。按照层次可以分为一层句群和多重句群。例如“历史是过去的事实。但我更认为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无终止的对话。”
6. 通感
【答案】通感是汉语修辞格的一种。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互相补充、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也就是说,通感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也会出现相互沟通与补充交错,以此来更好的欣赏文学艺术作品。
7. 会意字
【答案】会意字是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的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称为会意。用会意字造出的字是会意字。会意字有异体会意
,从戈从止; 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脚,表不人拿着武器走,有字、同体会意字两类。比如说“武”
征伐或显不武力的意思。
二、简答题
8. 怎样理解词义的概括性? 专有名词的词义也有概括性吗?
【答案】(1)词义为了准确地反映词所表示的对象的范围,便须舍弃各种义项的具体的个别的特征,概括出对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
(2)任何一个词的意义都具有概括性,即使专有名词也不例外。如“鲁迅”概括了各个时期的鲁迅,青年鲁迅、中年鲁迅、老年鲁迅他们都有共同的特征,性别、籍贯、民族等,所以即使是专有名词也是有概括性的。
9. 语素可以怎样分类? 举例分析语素与汉字之间在形、音、义三方面错综复杂的情况。
【答案】(1)语素分类
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语素分为各种类型。
①按音节多少,可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②从词汇材料角度考虑,以语素的构词能力为标准的分类,最有实用价值。根据这个标准,可以把语素分为两种:
a. 成词语素
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称为成词语素,又称自由语素。例如:
地 牛 走 跑 分 远 重 行 我
你 谁 不 又 葡 萄 橄 榄
成词语素能够单独成词,也能够跟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b. 不成词语素
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称为不成词语素,必须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不成词语素又可分为两类,一类可以承担所组成的词的全部或部分基本意义,位置自由,例如:
民 语 伟 习 境 丰 型
奋 卫 荣 羽 固 阐 瞰
另一类不成词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是固定的,只表示一些附加的意义,又称词缀。
阿子性者家(姑娘家、孩子家)
儿(花儿、鱼儿) 化(绿化、现代化)
(2)语素与汉字之间在形、音、义方面的关系
语素与汉字之间在形、音、义三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一个音节写成一个汉字,表示一个意义,或者表示几个意义,而这几个意义是联系得起来的,这是一个语素同一个汉字的关系。比如:j īng ——睛(眼珠)。
②一个音节写成不同的汉字,但只表示同样的意义,这是一个语素同几个异体字的关系。比如:c ūn ——村,郊(村庄)。
③一个音节写成一个汉字,表示几个意义,而这些意义是联系不起来的,这是几个语素同一
,也可以表示“对男子的尊称”个汉字的关系。如:g ōng ——公,既可以表示“共同的”。
④不同的音节写成同一个汉字,表示的是同一个语素,这是一个语素和多音字的关系如:“削”
,读“xu ē”时表示“削减”有“xi āo 和“xu ē两个读音,读“xi āo ”时表示“削皮”。
⑤不同的音节写成同一个汉字,表示不同的意义,这是儿个语素和一个多音多义字的关系。
,读“h áng ”时表示“行列”如:“行”有“x íng 和“h áng ”两个读音,读“x íng ”时表示“行走”
10.指出下面句子中定语内的短语结构类和功能类。
恒心,是攀登高峰的通天梯。
虚心,是金色秋天的丰收者。
诚心,是友谊园里的艳丽花。
信心,是理想王国的信天使。
耐心,是获得甜果的自豪家。
真心,是秉公办事的执法官。
宽心,是健康长寿的灵芝草。
妒心,是身体内部的毒性瘤。
灰心,是时代洪流的淘汰者。
躁心,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