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640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学习动机的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近景动机比较具体,其效果也显而易见,但其作用小大稳定,容易变化

B. 远景动机同学习的社会意义与个人意义相联系,比近景动机稳定而持久

C. 在同一时间,主导性学习动机不只一个

D. 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的地位与作用不是一成不变的

【答案】C

2.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这种观点属于心理发展的( )。

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调和论

D. 辩证唯物论

【答案】B

3. 奥苏伯尔提出的迁移理论认为( )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

A. 学习中的共同要素

B. 对学习情境中一切关系的顿悟

C. 对学习活动中共同原理的概括

D. 学生的认知结构

【答案】D

4. 在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中,个体不仅在行为上遵守社会规范,而且在一定程度卜意识到规范的必要性和规范对个人的价值。此时其社会规范学习处于( )。

A 服从水平

B. 依从水平

C. 认同水平

D. 内化水平

【答案】选C 。

【解析】依从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是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的认识和情绪时,既不违背,也不反抗,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依从现象有从众和服从两种表现。服从是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

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时,由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要求的现象。认同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是指行为主体在认识、情感上与行为上对规范趋于一致,从而产生自愿对规范的遵从现象。社会规范内化表现为主体的规范行为的动机是以规范本身的价值信念为基础,其规范行为是由社会规范的价值信念所驱动的。因此,答案选C 。

5. 形象联想、谐音法这些学习策略又常常被称为( )。

A. 记忆术

B. 元认知

C. 产生武

D. 认知技能

【答案】A

6. 柯尔伯格认为,品德发展的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属于( )水平。

A. 前世俗

B. 后世俗

C. 世俗

D. 半世俗

【答案】B

7. 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保持( )秒钟

A.5

B.20~30

C.60

D.120

【答案】A

8. 品德不良的青少年的转化过程大体上要经历三个阶段,依次是( )。

A. 醒悟、自新、转变

B. 醒悟、转变、自新

C. 转变、自新、醒悟

D. 转变、醒悟、自新

【答案】B

9.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

A. 学习积极性

B. 学习自觉性

C. 要花多少时间

D. 智力水平

【答案】C

10.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 斯金纳

B. 巴甫洛夫

C 桑代克

D. 班杜拉

【答案】A

11.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 。

A. 集体观念

B. 从众

C. 服从大局

D. 集体凝聚

【答案】B

12.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

A. 勤奋感

B. 亲密感

C. 自我完善感

D. 自我同一感。

【考点】埃里克森的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答案】D

【解析】艾里克森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①婴儿期(0~2岁):主要发展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②儿童早期(2~4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③学前期(4~7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④学龄期(7~12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⑤青年期(12~18岁):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感,体验忠诚的实现。⑥成年早期(18~25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⑦成年中期(25~50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⑧成年晚期(50岁至死亡):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因此,答案选D 。

13.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 )。

A. 打开收音机

B. 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