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802经济学二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一、辨析题

1. 购买劳动力的资木价值也是一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答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属于流动资本,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购买劳动对象的资本的周转,是采取原有价值一次转移的力一式; 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的价值周转则是以新价值的再创造来补偿劳动力价值的耗费,但形式上也是价值的一次性回收和补偿。

流动资本价值是在一个生产过程中一次全部转移,并通过产品出售而全部回收。其价值转移方式是一次全部加入到新产品中去的。物质更新方法为多种要素,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劳动力都要不断地在实物形式上更新。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价值也是一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2. 在生产资本中,劳动力的价值与原材料的价值具有相同的周转方式,所以二者之间没有区别。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劳动力的价值和其他商品的价值(如原材料价值)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其特殊性。

(1)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劳动力的价值可以还原为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这包括:

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这用于再生产劳动力;

②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价值,这用于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③劳动力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这用于提供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在这一点上与原材料价值类似。

(2)劳动力的价值决定具有特殊性,即它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即劳动者所在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历史传统习惯以及自然条件等。

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的差异,各国劳动者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质量和范围是不同的。但是,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在一个国家的一定时期内,劳动者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范围还是相对稳定的。

(3)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是形成价值的源泉。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更具有特殊性。一般商品(如原材料)被消费或使用,随着它的使用价值的消失,它的价值也随之丧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发生价值增殖。而劳动力这种商品则不同,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工人的劳动过程。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小仅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还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其超出原有价值的那部分就是剩余价值。

二、简答题

3. 简析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答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仅是重要的政治组织,同时又是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组织。作为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组织,政府的主要职能是:

(1)经济调节。经济调节主要指国家要对整个国民经济统筹规划,制定方针政策,发布信息,协调利益关系,提供服务和进行监督检查。政府首先实行科学决策、制定并实行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引导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调节收入分配,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为了有效的发展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必须通过宏观经济调控,弥补市场调控之不足,以保障国民经济能以较快速度稳步协调发展。

(2)市场监管。政府通过健全法律体系,规范各类经济主体行为,限制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3)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基本制度与规则,以奠定市场经济顺畅运行的基本前提; 提供道路、交通、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投资; 保护各类产权主体合法的财产权利; 提供社会治安与社会秩序,进行国防建设,维护领土完整与主权独立。政府承担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能,对那些不以盈利为主的行业和公共事业,包括社会所必需的公共经济活动承担投资的责任,从而营造一个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和平环境。

(4)管理国有资产。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代表,行使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权责利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除上述职能外,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核心,因而政府有必要也有可能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稳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

4. 论述虚拟经济的正、负效应。

【答案】虚拟经济是指一种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依靠现代通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全球金融与

证券资本市场中实现资本及各种组合金融工具的高速交易、清算与流动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与资本证券化的产物,是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活动。

(1)虚拟经济的正效应

虚拟经济的正效应是它的发展在总体上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如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促进资本流向效益高的领域和企业,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以及通过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等。具体表现在:

①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融资工具。在现代企业中,资本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优势企业的扩张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筹集社会资本。如果股票、债券不能流动,不能投机,也就没有人来购买股票和债券。社会也就失去了这种可以在瞬间依靠市场筹集巨额资本的有效工具。

②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存量的重组和结构调整。资本的证券化可以为实体经济企业提供重组和结构调整的“平台”。实体经济中的企业经常存在着进行并购之类的重组以及通过资本流动进行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但仅仅借助于实体资本形式是很难实现这种重组和结构调整的。资本证券化以后,通过股票或债券的交易就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迅速实现实体经济存量的重组和结构调整。

③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降低实体经济中的投资风险。有价证券可以进入市场流通,实际上是向实体经济的投资者提供了一种风险规避机制,股东通过“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来及时规避投资风险。股票、债券的衍生品的交易则把金融交易中的风险直接作为交易对象,将人类趋利避害的需求从市场运作的后台拉到了前台。人们可以通过转嫁、分解、控制等风险管理策略,来从整体上降低金融、经济体系中的风险。

④虚拟经济的市场状况会产生明显的财富效应。虚拟经济市场活跃,预期收益率高,预示着财富的增加,会带动实体经济的活跃,扩大市场需求和投资需求; 如果虚拟经济过冷,会影响市场需求和投资需求,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

(2)虚拟经济的负效应

虚拟经济发展过度也会对实体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一是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会动摇社会信用基础。二是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挤占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三是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引发泡沫经济。泡沫经济是指由于一种或若干种资产的价格大幅上涨,带动社会货币需求迅速上升和整个资本市场价格迅速攀升,使社会的虚拟货币资产大大超过实物资产的现象。泡沫经济会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5. 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和地租的本质是什么? 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1)商业利润的本质及形成过程

①商业利润的本质:商业利润本质上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在量上等于平均利润,体现了商业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共同分配雇佣工人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