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0205行政管理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行政道德与行政立法

【答案】(1)行政道德是职业道德或行业道德的一种类型,是人们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般道德在行政活动中的体现,是统治阶级的道德对行政管理活动的特殊要求。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行政者自身完善和进步所具有的功效和意义,表现在对行政者的规范、约束、教育、调节和激励等方面。

(2)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狭义的行政立法行为是行政权作用的一种表现方式,是就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与相对人所形成的关系结构来说的。与其对应的有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它有别于立法机关(即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行为和其他行政行为。

(3)行政立法要受行政道德的制约。

2. 行政管理内部监督

【答案】行政内部监督,这是由行政机关内部形成的监督系统进行的监督制度,即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统一的相对独立的行政系统实行的监督。可分为一般监督(指上级行政机关根据行政层级隶属关系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业务监督(分两种,一是上级对下级的业务监督,又称主管监督; 二是部门之间的业务监督,又称职能监督)、专门监督(是山政府设立的专门机关独立行使监督权,对所有部门的行政工作实行专业性分工的监督,如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等)。

3. 政府公共关系

【答案】政府公共关系特指政府在施政过程中运用传播沟通方法,促进政府与公众间相互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的管理活动。政府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学的一般理论在政务活动中的具体运用。①从静态看,政府公关主要指发生在政府与公众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的行为与状态; ②从动态看,政府公关即政府机构与社会公众间的双向传播沟通活动; ③从管理角度看,政府公关是一种管理职能。即对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行为和状态进行管理。

4. 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

【答案】(1)日标管理是指以日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该管理方法的基本思想是:①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日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日标对下级进行领导,从而保证企业总日标的实现; ②日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统一起来制定共同的日标,确定彼此的责任,并将此项责任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贡献的准则; ③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的分日

标就是企业总日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这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对企业总日标的贡献; ④管理人员和工人是依据设定的目标进行自我管理,以他们以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而不是由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 ⑤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

(2)绩效管理是指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绩效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公共管理者的主要职责。绩效管理可分为工商部门绩效管理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①在工商管理中,绩效管理是指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过程,形成组织日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组织和个人做出有利于日标达成的行为; ②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是指组织系统整合组织资源达成其目标的行为,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区别于其他方面纯粹管理之处在于其强调系统的整合。

(3)两者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区别。目标管理着重于目标的设定和事前的筹划,是一种宏观的统领战略; 而绩效管理更注重于工作绩效的考核和评定,是为进一步的工作提供改进的策略。②相同点。目标管理的运用能够调动每一个雇员的积极性,提高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 而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也是提高组织和员工的效率,所以二者的最终目标趋于一致。

5. 车辆管理

【答案】机关车辆包括机关单位用于工作或生活服务的非私人所有的机动车辆,机关车辆管理的内容可分为业务管理与用车制度管理。业务管理主要以车辆本身以及驾驶、维修与管理人员为对象,技术性强。用车制度管理是以车辆服务的接受者或享受者为对象的管理,与业务管理相比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它不仅关系到机关用车需要的保证,以及车辆使用的计划、经济与合理,而且与廉政建设的要求直接相关。各机关单位在制定用车制度时既要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又要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机关用车的规定。

6. 行政领导者职权

【答案】行政领导者的职权是指由法律规定与职位相当的行政权力。职权是行政领导者发挥支配性影响力的实质条件。同时,职权还意味着行政领导者必须承担的行为责任,否则就构成失职。因此,职权对行政领导者,既是他们的权利,又是他们的义务,职权是权利与义务的共同表现。

7. 电子化政府、电子政务

【答案】电子政务是基于Internet 的电子化状态中,政府利用电子通信技术对行政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屯子政府或电子化政务。电子政务是新技术革命时代,社会信息化和政府改革的产物。

8. 接待工作管理

【答案】接待工作管理是指行政机关后勤管理部门对来机关办事的人员提供生活方面的接待服务,包括对内、外宾的接待服务,机关招待所的接待服务和会议接待服务等内容。

机关接待工作虽然以生活服务为主,但由于接待的主客双方所从事的活动之性质,以及机关本身的制度要求,使其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因此,机关接待工作的管理,必须以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以及上级领导机关有关接待工作的政策、规定、制度和纪律为要求,坚持热情有礼、周到方便、勤俭节约、内外有别、保守机密和保证安全等原则。

由于机关接待工作与机关工作作风、机关廉政建设直接相关,因此,在接待管理上,要坚决克服待人冷漠、盛气凌人的官僚作风,杜绝讲排场、摆阔气、挥霍浪费、奢侈铺张的不良风气,并按照礼仪改革的要求,简化礼仪,减少礼节性的迎来送往。

二、简答题

9. 简述行政领导事务类型上的领导艺术。

【答案】行政领导艺术是领导方法的个性化、艺术化体现,是领导者在工作中结合普遍经验和个人体会形成的,它属于领导方法中创造性、随机性、权变性较强的部分。包括行政范围影响意义上的领导艺术和行政领导事务类型上的领导艺术。其中,行政领导事务类型上的领导艺术有:

(1)授权艺术

授权是上级授予下级一定的权力和责任,使其在一定范围内有处理问题的自主权。授权艺术,可以帮助领导者“分身有术”、“事半功倍”。因为通过授权留责、适度放权、量能授权、逐级授权、授权追踪(即授权后的监督)等授权方式,可以激发下属的责任心、上进心,促使他们以责任人的身份去全权全责地处理问题,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2)用人艺术

主要讲究人尽其才,这是高效率利用人力资源的必然要求。“知人善任”是用人艺术的基本要领。领导要了解下属、知其短长、以诚相待、用长避短、用养结合、合理激励、奖励有度,以达到提高下作效率和绩效的目的。

(3)处事艺术

领导者每天都有大量函待处理的事务。干好领导工作,忠于职守、专心本业、统筹安排、学会“弹钢琴,,等等,是领导者处事的要则。

(4)运时艺术

既包括领导者处理本职工作事务的时间安排,也包括他对本组织内各类事务处理的时限运筹。原则是:自觉形成时间意识,合理安排时间消耗比例,善于把握高效率的黄金时一段,能够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延长内在时一间,从而提高时间使用效率。

10.简述行政监督的意义及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制度。

【答案】(1)行政监督的意义

行政监督,是对行政的监督,即行政法制监督。它在国家政治生活和行政管理中有重要地位,其意义有以下几点:

①行政监督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确保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行政监督的主要任务是审查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行为和职务行为的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