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811文艺理论之现代汉语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连读变调
【答案】连续变调是指汉语里两个以上音节在连读的时候,由于受前后音节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会发生变化。普通话的连读变调主要有上声字的变调、轻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儿化的变调等。如两个上声连用时的变调情况,“领导”是两个上声连用的现象,前一个音素“领”由“214”变调为“35”。
2. 字音
【答案】字音是把一个字的音(音节)分成前后两段,即分析成声和韵两段,前段为声母,后段为韵母。贯通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称作声调。
3. 平分阴阳
【答案】平分阴阳是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学中的一个术语。指中古的平声调类字,根据声母的清浊分派入阴平、阳平两个调类。平分阴阳是中古汉语发展到近代汉语的过程中,在声调方面的三个主要变化之一。比如说现代汉语中的阴平“诗、超”和阳平“时、人”在古代都属于平声。
4. 音位的自由变体
【答案】音位的自由变体是音位变体的一种。它是指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例如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n]和[1],
东北有些地方的和
5. 复合词
【答案】复合词是指由不同的不定位语素相互融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这类合成词是现代汉语中最主要的、最能产的构词格式,汉语的合成词绝大部分是由这一形式构成的。词根和词根的组合方式不同,形成该种合成词内部结构方式的差异。主要有联合式、偏正式、补充式、动宾式和主谓式几种类型。
6. 十三辙
【答案】十三辙是明清以来北方戏曲、曲艺等押韵使用的十月个韵部。辙,又称辙口,合辙就是押韵。辙本是车轮轧出的痕迹,合辙就是用顺辙行车来比喻声音和谐顺口。十三辙的名目是:
和,在相同的环境中随便念哪一个都可以,那么[n]和[[1]
以及是相对应的自由变体。
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十三辙中每一辙的名目不过是符合这一辙的两个代表字,并没有其他的意义,所以同样也可以用这一辙的其他字来代表该辙,如“梭波辙”也可以称为“婆娑辙”、“言前辙”也可以称作“天仙辙”或“三千辙”。
7. 句群
【答案】句群是指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的语法结构,又称句组。按照层次可以分为一层句群和多重句群。例如“历史是过去的事实。但我更认为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无终止的对话。”
8. 语素文字
【答案】语素文字是记录语素的文字,又称表语文字。它用来表示词或语素(语言的最小语义单位),因而和语言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语素文字可以分解为字位,一个字位代表一个语素,当然也可能出现一个字位代表几个语素和几个字位代表一个语素的情况。例如汉字是用成千上万个符号表示语素或词的意义,同时附带地表示语素的声音,所以有人把汉字说成语素文字。汉字大都代表语素,表示语素之义带有语素之音。
9. 短语
【答案】短语是指由词逐层组成的语言单位。短语表示一定意义,是造句成分,可以单用,多数能单说。它可以分离,中间可插入别的成分。短语按照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可以按照功能分为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等; 而按照结构则可以分为联合式短语、动宾式短语、偏正式短语、主谓式短语和述补式短语基本类型。
10.古今字
【答案】古今字是文字学术语,是指表示同一个词由于时代的变迁而采用的不同的字。古今字是指古汉语中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列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或上古同音借用形成的同形词在汉语发展中分化出新词,从而在书面上为这些新词另造新字的现象,它也是汉字发展的一种孽乳现象。
二、简答题
11.借代也就是“换名”,为什么要“换名”? 换名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答案】(1)“换名”的原因
借代就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的种种关系,巧妙地形成一种语言上的艺术换名。这主要是为了引起人们的联想,使表达富于变化,取得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2)换名的方式
①特征代本体。如用“红领巾”代替少先队员。
②专名代泛称。如用“诸葛亮”代替有智谋的人。
③具体代抽象。如用“头脑”代替思想。
④部分代整体。如用“柴米油盐”代替所有日常生活资料。
12.分别按韵母开头、韵尾分类,韵母各可分成哪些类?
【答案】(1)按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进行分类
可分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
①开口呼。韵母开头不是i , u , ü的韵母属于开口呼;
②齐齿呼。韵母开头是i 的韵母属于齐齿呼;
③合口呼。韵母开头是u 的韵母属于合口呼;
④撮口呼。韵母开头是ü的韵母属于撮口呼。
(2)按韵尾的情况进行分类
①没有韵尾的称为无韵尾韵母,例如,a 、er , i , ia , uo , ua , ie 等15个;
②有元音i , u 作韵尾的称为元音韵尾韵母,例如,ai , iao , ou , iou 等8个;
③有鼻音n.ng 作韵尾的称为鼻音韵尾韵母,例如,an.ong 等16个。
13.有这么一段话:
哎哟,他妈的是你……来,叫爷爷看看! 你小子行,洋服穿的像那么一回事,由后边看哪,你比洋人还更像洋人! 老王掌柜,我夜观天象,紫微星发亮,不久必有真龙天子出现……
请你设想一下说话人生活在什么年代,他的性别、年龄、思想状态是怎样的。
【答案】推测这个人应该生活在清末民初,性别应该是男性,年龄中年。他应该是个算命先生之类的职业,混迹于街头巷尾茶楼,跟一些达官显贵有一些交情,封建迷信思想浓厚,内心有着羡慕与嘲讽、轻蔑的矛盾心理。(意思对即可,可自由发挥)
14.请分析汉语上声连读时的音变特征和语气词“啊”的音变特征,并进一步说明它们属于语流音变中的什么类型?
【答案】上声的变调和“啊”的变调规则及其各自所属语流音变的类型具体如下:
(1)上声的变调
上声音节单念时调值是214,在语流的末尾时调值不变,在下列情况下,调值变成35或210 ①两个上声紧相连,前一个调值从214变成35。这种语音变化属于逆行异化。
214-1-214-35+214水果了解领导
要注意,在原为上声现改读为轻声的字音前头,则有两种不同的变调。
a.214+轻声一35+轻声:捧起等等讲讲想起
b.214+轻声一21+轻声:姐姐嫂子毯子奶奶
②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上声的变调视词语内部的语义停顿而定。可分两种:
a. 前两个上声音节语义紧凑,语义停顿在第二个音节后,则前两个音节都变成35。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