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岛大学美术学院611中外美术史之中国美术史教程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舞蹈彩陶盆
【答案】彩陶舞蹈纹盆是1973年,青海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犬通县上孙家寨遗址甲区发掘第20号汉墓时发现的。舞蹈画面简洁,线条明快,笔法酣畅。透过静止的画面,仍能让今人感受到远古的舞蹈艺术家击节踏歌、肢体扭动时强烈的节奏感的特点。彩陶盆的外壁用三道线装饰,它模拟着三道绳圈将陶盆紧紧地捆扎着。这是一件杰出的优秀彩陶工艺品,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彩陶盆的设计制作,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彩陶工艺家表现的意境,富有诗情画意。
2. 天津“泥人张”
【答案】天津“泥人张”是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创始于清代末年,创始人为张明山,他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作品取材广泛,塑造人物生动,塑与绘的结合使作品更具生命力。其艺术地位获得国际认可。泥人张经过几代人的传承,成为中国泥塑艺术的又一个高峰。
3. 居氏兄弟
【答案】居氏兄弟指清末画家居巢、居廉,他们是堂兄弟。居氏兄弟绘画均善用粉和水,以“撞粉”和“撞水”法发展了没骨花鸟画,即趁色彩未干之际,注入适量的粉和水,使之互相渗化交融,在画面干后即出现特殊效果。在中国美术史中,自觉地在熟宣纸和熟绢上发展成特殊技法的成就应归功于居氏兄弟。居氏兄弟的绘画成就直接影响了岭南画派。
4. 《惜春作画》
【答案】《惜春作画》是清末“泥人张”第一代艺人张长林所作的彩色泥塑组像,取材于古典小说《红楼梦》故事。作品高三十一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以贾惜春在大观园暖香坞作画为内容,描绘惜春正在聚精会神地运笔作画,两旁少女二人一坐一立,正在会心地欣赏惜春的传神妙笔。人物刻画真切生动,是“泥人张”的传神佳作。
5. 文人画
【答案】文人画是指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创作的,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绘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的绘画。特点是重视文化修养,强调笔墨趣味,追求诗、书、画、印结合,标榜“士气”和“逸品”。作为一种绘画思潮,初步形成于北宋中后期,成熟于元代“四大家”,后成为明、清绘画的主流。
6. 敦煌莫高窟
【答案】敦煌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敦煌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等11个朝代的修造,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三百多个,壁画与彩塑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反映出唐代社会现实的面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二、简答题
7. 简述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答案】董其昌是明代后期著名书画家、艺术理论家,在系统总结文人画历史经验的过程中,推出了以纯化文人画为宗旨的“南北宗论”。
(1)含义
“南北宗论”是董其昌按绘画创作方法和画家出身把山水画作南、北分野,将水墨渲染画法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视青绿勾填画法的职业画家为北宗。
(2)内容
①山水画自唐代以来就分为南宗和北宗。
②南宗高于北宗。
③绘画艺术发展史上最根本的问题是形式的因素(皴法、线纹、水墨渲染、着色等)的继承与演变。
(3)优缺点
①北宗画
a. 优点
北宗画刚猛有魄力,使人振奋。
b. 缺点
第一,不含蓄,外露而缺乏内蕴。
第二,刚硬的线条缺乏弹性,不易变化,难以写出其韵致。
第三,缺乏远的感觉,乏苍莽之气。
②南宗画
a. 优点
南宗画的优点是重天趣,柔润而有韵致,笔墨多变化而含蓄,内蕴丰富。
b. 缺点
魄力不足,柔弱,缺乏庄严气象,尤其是其后学者,全无骨力,一片瘫软。
(4)意义
作为董其昌美学核心的“南北分宗说”,事实上是启发和帮助了后人在绘画美学上分清两种不
同笔墨效果和不同的审美情趣,从理论上分清了文人画和非文人画的不同内涵意蕴。
8. 简述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艺术价值。
【答案】号称“白阳、青藤”的陈淳与徐渭是两位在中国写意花鸟画史上的继往开来的开派大师,他们的水墨写意花卉对以后的花鸟画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是中国绘画史上富有开拓性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关键性人物。
(1)陈淳
陈淳,号白阳山人,尤擅水墨写意花鸟,开明代写意花鸟画新格局。代表作有《秋葵图》《山茶水仙图》。
①早期笔墨简洁精练,风格疏爽,意趣闲静。中年以后,在继承沈周、文徵明水墨写生的基础上,上追宋元,广师博取,综合各法,创造出挥洒自如、高逸超迈的大写意画风;
②写意花鸟造型写实精当,严于剪裁。意境安适宁静,笔墨自由如意,也时作草书题诗,配合画意。画法已呈放逸,表达感情显得逸宕;
③山水画不同流俗,惜为其花鸟画声名所掩,以写意花鸟之法施之山水,其墨气的浓淡似一笔为之,笔致轻松随意,奔放洒脱,满幅粗枝大块,有越出纸外之感。
(2)徐渭
徐渭,号青藤,一生坎坷,形成狂傲不羁的个性,是完成了水墨写意花鸟画变革的大家。代表作有《杂花卷》《墨葡萄图》。
①徐渭擅长画花鸟,兼能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特长于水墨大写意花卉,喜作水墨葡萄、牡丹,工画残菊败荷,炉瓶彝鼎,以隐喻自己怀才不遇,借物抒惰,以物喻人,虽狂涂乱抹却皆古朴淡雅,横生意趣而别有风致;
②徐渭常题诗题句于作品中,借题发挥,抒写对世事的愤撞,所表现的思想政治倾向多比较激烈
③徐渭开写意花鸟画一代新风,是水墨大写意体派的真正确立者,从根本上完成了写意花鸟画的变革,其画风有力地推进了后世写意花鸟画的发展,画史上称为青藤派。他的花鸟画吸取了宋元及沈周、林良、陈淳等花鸟画的长处,又有重大的革新,形成独具匠心的风格。
9. 魏晋南北朝的山水画处于何种状态? 宗炳《画山水序》对山水画提出了哪些重要意见?
【答案】魏晋南北朝的山水画朝尚处于萌始的初级阶段,虽然有宗炳、王微等专门的山水画家,山水仍多为人物衬景出现,带有稚拙的痕迹。
《画山水序》东晋宗炳所撰的山水画论著,虽篇幅不长,但在我国绘画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我国山水圆论的开端,《画山水序》对后来的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具有普遍的美学意义。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对山水画的意见有:
(1)从绘画的角度而言,此文道出了画家应该注重观察,“应目会心”,使山水画创作形成丘壑内营的规律,并科学地阐明了透视学原理。
(2)从佛学眼光提出“山水质有而趣灵”、“山水以形媚道”的观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