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二阶系统中加入比例微分控制后,使系统的自然振荡频率生了什么变化,对系统性能有哪些改善?
【答案】
设二阶系统校正前的开环传递函数为为为
开环増益变为
校正后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加入的比例微分控制,校正后的闭环传递函数
阻尼比变为
阻尼系数和开环增益K 发
可见校正后系统的自然振荡频率变为
系统的超调量变小。
2. 在根轨迹校正法中,当系统的静态性能不足时,通常选择什么形式的串联校正网络?网络参数取值与校正效果之间有什么关系?工程应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1)校正装置的形式为实轴上,零极点
非常靠近虚轴,且与受控对象的其他零极点相比可以构成一对偶极子。由于增加一对偶极子基本不改变系统的动态性能,但可以增大系统的开环增益,从而达到减小系统静态误差的目的。
(2)零极点之比校正前开环増 益的
的取值越大,系统开环增益增加幅度越大,因为校正后的开环增益是倍。
,即滞后校正装置。零极点均在负
(3)在工程实施时,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极点不能太靠近原点。
3. 什么是反馈控制原理? 反馈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反馈控制原理即按偏差控制的原理。系统的输出量通过反馈通道引入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产生偏差信号,利用所得的偏差信号产生控制作用调节被控对象,达到减小偏差或消除偏差的目的。反馈控制系统具有抑制任何内、外扰动对被控量产生影响的能力,有较高的控制精度,但结构复杂。
二、分析计算题
4. 带有库仑摩擦的二阶系统如图1所示。试求点并判断其类型。
平面上的相轨迹方程、等倾线方程,确定奇
图1
【答案】由系统框图可知
又
则分段线性微分方程为
将相平面分成上下两个区域。
区域:相轨迹方程和等倾线方程分别为
令
的分段线性微分方程中
得为稳定的焦点。
求得其奇点为
等倾线为过点
的一簇直线。
由特征方程可见奇点
区域:相轨迹方程和等倾线方程分别为
由以上两个方程,令由特征方程
得
绘制相轨迹,如图2所示。
得奇点
等倾线为过点可见奇点
的一簇直线。
为稳定的焦点。
图
2
的区域,
相轨迹的奇点
螺旋线。同理,在
的区域的相轨迹是以的平衡段上。
5. 非线性系统如图1所示,其中非线性环节的描述函数
(1)当(2)当(3)当
时,系统受扰动后的稳定运动状态呈现什么形式? 时,要使系统产生幅值时,要使系统产生频率
的自振,K 应取何值?自振频率为何值? 幅值
的自振,与K 应取何值?
为稳定的焦点,相轨迹是以
为平衡点的内
为平衡点的内螺旋线。相轨迹最终将落在
图1
【答案】(1)
时,系统的稳定运动形式系统频率特性为
绘大时,
与
曲线,如图8-114所示。由图知
与
有交点,且振幅增
从不稳定区域进入稳定区域,因此系统受扰后稳定运动状态呈现稳定自振。
图 2
(2)
时系统的K 与自振频率
因自振振幅
故与交点处的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