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要: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 CL)分析是根据化学反应产生的光辐射来确定物质含量的一种痕量分析方法。化学发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析快速和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成为分析化学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热点。在化学、生物、食品、医药、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化学发光分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除了传统的分析方法与技术继续快速发展之外,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光分析法,如发光成像、发光活体分析等,大大促进了发光分析的发展及应用。近年来,将性能优良的纳米粒子引入分析化学的研究领域,为建立灵敏、快速的分析方法提供了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
本论文研究工作旨在研究液态纳米粒子对化学发光信号的增强作用,建立简便、快速、灵敏的液态纳米粒子化学发光分析方法。
本论文是由综述和研究报告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对纳米粒子的在发光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并对纳米粒子在化学发光分析中的研究应用进行了展望。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研究了鲁米诺液态纳米粒子和过氧化氢液态纳米粒子在有机溶剂介质中的化学发光行为,建立了高灵敏检测氯氮平和吡罗昔康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将流动注射和化学发光分析法相结合,建立了灵敏、快速的褪黑素和己烯雌酚的测定方法。
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我们发现,与相同条件下水相的luminol-H2O2体系相比,在鲁米诺液态纳米粒子和过氧化氢液态纳米粒子中测定氯氮平有更大的化学发光信号,基于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氯氮平的液态钠米粒子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用近场显微镜对液态钠米粒子进行了观察,考察了介质、表面活性剂、luminol、H2O2、NaOH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优化条件下,实现了对氯氮平的高灵敏分析。氯氮平在5×10-10~1×10-7g/mL浓度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9。根据IUPAC建议,计算出氯氮平的检出限(3σ)为1×10-10g/mL。对5×10-10g/mL氯氮平进行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1%,结果满意。此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干扰小等优点。已用于尿样中痕量氯氮平的测定。
2. 基于吡罗昔康与鲁米诺和过氧化氢液态纳米粒子可产生强的化学发光,建立了一种测定吡罗昔康的液态纳米粒子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用近场显微镜对液态钠米粒子进行了观察,考察了介质、表面活性剂、luminol、H2O2、NaOH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实现了对吡罗昔康的高灵敏分析。吡罗昔康在2×10-8~2×10-5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0,检出限(3σ)为5×10-9g/mL,对2×10-8g/mL吡罗昔康进行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6%,并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比较,结果令人满意。我们还与相同条件下水相中的化学发光强度进行了比较,发现液态纳米粒子测定吡罗昔康的化学发光信号明显强于水相。此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干扰小等优点。已用于尿样中吡罗昔康的测定。
3. 基于己烯雌酚在碱性条件下与鲁米诺和高碘酸钾反应产生强的化学发光,建立了一种测定己烯雌酚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己烯雌酚浓度在13.4~1340μg/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4μg/L,对26.8μg/L己烯雌酚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该法已用于药物制剂及尿液中己烯雌酚含量的测定。
4. 在强碱性介质中,铁氰化钾可直接氧化褪黑素产生化学发光。基于此,结合流动注射建立了一种测定褪黑素的简单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在最优化条件下,线性范围为1.9×10-6~2.3×10-4g/mL,检出限为5×10-7g/mL(3σ),对浓度为1.2×10-5g/mL的褪黑素进行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4%。该法用于脑白金片剂中褪黑素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