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6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一) . 2 2016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二) 10 2016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三) 16 2016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四) 23 2016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五) 30
一、简答题
1. 食品质量安全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污染的途径主要来自哪几个力一面?
【答案】(1)食品质量安全的定义
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防范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危害,食品内在品质和外观满足储运、加工、出口、消费等方面的能力。
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是指食品符合规定的标准或要求的程度。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2)食品质量安全的基本特点
①危害的直接性。受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污染的食品均可能直接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危害。
②危害的隐蔽性
食品质量安全的水平或程度,需要通过仪器设备进行检验检测,甚至还需要进行人体或动物实验。受科技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制约,质量安全状况难以及时准确判断,危害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③危害的累积性。不安全食品对人体危害的表现,往往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
④危害产生的多环节性
食品生产的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都有可能对食品产生污染,引发质量安全问题。
⑤管理复杂性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环节、多部门,控制技术相对复杂,加之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经营者素质低,消费者收入水平低等原因,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难度很大。
(3)污染食品质量安全的途径
①物理性污染。物理性污染指由物理性因素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
②化学性污染。化学性污染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化学合成物质而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
③生物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指自然界中各类生物性污染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此外,农业转基因技术可能导致质量安全问题,生物性污染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控制难度大。
2. 如何理解农业合作社的基本特征?
【答案】农业合作社的基本特征包括:
(1)经营目标的双重性
经营目标的双重性即服务性与盈利性的相统一。
当合作社与其社员发生经济往来时,不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它可以为社员提供有偿、低偿或无偿的服务,力求经营成本最小化; 当合作社与外部发生经济往来时,必须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2)经营结构的双层次性
经营结构的双层次性即约定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
以合作占有为核心,在个体制基础上形成合作制,主要是指在以家庭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前提下,整个生产过程的一定环节由这些农民共同组成的合作社来完成,即在某个一定环节上,家庭经营为合作经营所替代,而在其他的环节上还基本保持着家庭经营的特性。
(3)管理的民主性
管理的民主性即自主与自愿的有效结合。
农业合作社必须按照自愿的原则,通过民主协商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章程和制度,将有关问题以文字形式确定下来,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农业合作社是完全建立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条件下,农民所做出的自主选择,联合各方彼此信任,需求基本一致。
3. 农村土地承包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如何保护承包经营权?
【答案】(1)承包的原则
①承包权利的平等性
在按照国家法律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土地承包政策的规定统一组织承包时,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不得因性别、宗族、宗教信仰的不同受到歧视或不平等待遇。
②民主协商、公平合理
家庭承包必须尊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意愿,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协商,做到公平合理,保护每一个成员的利益。
③承包方案应当经大部分成员同意
分别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④承包程序合法
公正、合法的承包程序是承包工作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保证,承包过程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不得随意简化、改变法定程序。
(2)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
①关于承包地收回的规定
a. 承包地收回的总体原则
法律规定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b. 承包方迁入城镇或者城市的处理方式
对于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对于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需交回十地。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
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c. 承包方的投入补偿权
在承包方依法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对承包方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十地生产能力的,发包方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偿。
②关于承包地调整的规定
a. 承包地调整的原则原则上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当遇到自然灾害严重损毁承包地等特殊情形时,有可能导致承包方的承包地无法再进行生产。
b. 不同承包地的调整
机动地是指发包方在发包土地时,预先留出的不作为承包地的土地。根据法律进行。
由于户口迁移原因承包方可自愿交回或者是发包方依法收回土地。
集体经济组织依法预留的机动地、通过依法开垦等方式增加的土地、承包方依法或自愿交回的土地,应当用于调整承包土地或者承包给新增人口。
c. 承包地交回的处理方式
承包方交回承包地须提前半年以书面形式通知发包方。承包方在承包期内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如果发包方认为必要,发包方还是可以将土地发包给放弃土地经营权的农户的。
d. 妇女在承包地收回过程中权利的规定
丈夫家所在的村也应尽量解决嫁入妇女的土地承包问题。如果村集体没有机动地或者其他剩余耕地分配给嫁入妇女,则根据“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妇女原居住地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e. 承包权和承包收益的继承
对于耕地和草地,承包家庭中的成员某个或部分死亡的,土地继续由其家庭其他成员承包经营。家庭成员全部死亡的,土地承包经营合同中止,土地由发包方收回。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按照承包法的规定由继承人继承。
对于林地,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
4. 什么是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有哪些?
【答案】(1)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农业劳动生产率指农业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一间内生产的农产品数量,或者生产单位农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2)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奠定了基础,资源的限制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人们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途径
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可以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农业劳动力的条件下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