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810汉语综合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补语
【答案】补语是句法成分之一,一般由谓词性词语充当。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根据语义类别可以将补语分为结果补语、程度补语、情态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时地补语、可能补语等。
2. 语义指向
【答案】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它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语义指向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句法结构研究的是句子成分的组合关系。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组关系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我们在对状语的语义指向作静态分析时,状语的语义指向是确定的,而这种确定性是有深厚语义基础的。这决定于状语在深层结构中与其他成分的同现关系。
例如,“他唱响了家乡的民谣了”中的“响”的语义指向是“家乡的民谣”。
3. 存现句
【答案】存现句是指表示事物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句子,又称存现宾语句。存现句可以细分为存在句、出现句和消失句三种。它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是用来描写环境或景物的一种特定句式,其句首不能出现施事或受事名词,而时地名词有时可以隐去。存现句的宾语中心是施事,宾语中心前常有数量词组作定语。句首若有处所词语,处所词语即为句子的主语,构成主谓句,如:“台上坐着主席团。”若有时间词语,时间词语则为句子的状语,构成非主谓句,如:“今天要走十个人。”
4. 十三辙
【答案】十三辙是明清以来北方戏曲、曲艺等押韵使用的十月个韵部。辙,又称辙口,合辙就是押韵。辙本是车轮轧出的痕迹,合辙就是用顺辙行车来比喻声音和谐顺口。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十三辙中每一辙的名目不过是符合这一辙的两个代表字,并没有其他的意义,所以同样也可以用这一辙的其他字来代表该辙,如“梭波辙”也可以称为“婆娑辙”、“言前辙”也可以称作“天仙辙”或“三千辙”。
5. 指事
【答案】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是中国古代“六
书”之一。用这种造字法造的字就是指事字。指事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象征性符号的指事字,如用三条线表示“三”; 一种是象形字加提示符号的指事字,如“本”原义是树根,在“木”下部加一个点,表示树根的所在。
6. 声母
【答案】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称作“零声母”。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
声母,只作韵尾,如“gudng" (光)中的ngo 车甫音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是韵尾。
7. 谓词性词组
【答案】谓词性词组是指语法功能和谓词相同的词组。词组的功能是由它相当于哪类词的功能决定的,功能相当于谓词的称为谓词性词组,通常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谓词性词组可以细
,偏正词组“不来”,连谓词组“来帮助分为动词性词组和形容词性词组。比如动宾词组“请他”
他”。
8. 音位的自由变体
【答案】音位的自由变体是音位变体的一种。它是指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例如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n]和[1],
东北有些地方的和
9. 调值
【答案】调值是指音节高低升、降由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调值有两个语音特点:一是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决定于频率的高低; 二是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描写调值一般采用赵元任创制的“五度标记法”来标记声调。
10.韵母
【答案】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韵母和元音不相等。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
和,在相同的环境中随便念哪一个都可以,那么[n]和[[1]
以及是相对应的自由变体。
二、简答题
11.下面两组里结构相似的句子意思是否相同
?
【答案】甲:①我在北京住了三年。
②我在北京住了三年了。
①表示现在已经不在北京住。
②表示现在还在北京住。
乙:③我只同他说过这个问题。
④我同他只说过这个问题。
③表示“只同他说过”,没有同别人说过。
④表示“只说过这个问题”,没有说过别的问题。
12.下列短语都是多义短语,试分析它们内部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的不同。
①他的哥哥和妹妹的三位朋友
②热爱人民的军队
③三个报社的记者和编辑
④看打乒乓球的小学生
⑤对售货员的意见
⑥照顾孩子的妈妈
⑦反对用人唯亲的程XX
⑧讨厌酗酒和赌博的女人
【答案】①既可以理解为并列结构,意思是“他的哥哥还有妹妹的三个朋友”,也可以理解为定中结构,意思是“他的哥哥和妹妹共同的三位朋友”。
②既可以理解为动宾结构,即“热爱/人民的军队”,也可以理解为定中结构,即“热爱人民的/军队”。
③既可以将停顿划在“三个”后面,意思是“记者和编辑共有三个”,也可以划在“报社”后面,意思是“记者和编辑来自不同的三个报社”。
④既可以理解为动宾结构,意思是“看小学生”,也可以理解为定中结构,意思是“小学生正在看打乒乓球”。
⑤“对”的支配范围既可以到“售货员”,意思是“对售货员有什么意见”,也可以到“意见”,意思是“对售货员提出的意见有什么看法”。
⑥既可以理解为动宾结构,意思是“照顾妈妈”,也可以理解为定中结构,意思是“妈妈正在照顾孩子”。
⑦既可以理解为动宾结构,意思是“反对程XX" ,也可以理解为定中结构,意思是“程XX 反对任人唯亲”。
⑧既可以理解为动宾结构,意思是“讨厌喜欢酗酒和赌博的女人”,也可以理解为定中结构,意思是“女人讨厌酗酒和赌博”。
13.能否把语言中所有的词的词义都通过义素分析进行统一的说明? 这样做有何利弊?
【答案】从理论上说把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都通过义素分析进行统一的说明是有可能的。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