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854经济学原理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对外贸易乘数

【答案】对外贸易乘数是指一国在既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作用下,由于对外贸易收入而增加的该部门消费会通过国民经济的产业链增加相关部门的收入和消费,最终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产生倍加效果。对外贸易乘数表示出口增加1单位引起国民收入变动多少。由四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决定公式可得对外贸易乘数,即为:

式中,刀表示边际消费倾向,Y 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可见,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边际进口倾向越小,则对外贸易乘数越大。

根据对外贸易乘数计算公式可知,有了对外贸易之后,不仅出口的变动,而且投资、政府支出、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与封闭经济相比,也发生了变化。在封闭经济中,投资、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是,而现在成了,乘数小了。这主要是由于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现在要用到进口商品上去了。

2. 政府购买

【答案】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政府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建设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购买可直接计入GDP 。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些部分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 。

3. 节俭悖论

【答案】传统的观点认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但是凯恩斯却提出了与之相矛盾的观点。根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产出由包含消费支出的总需求决定,也就是说,消费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产出的增加,消费支出的减少会引起国民产出的减少,即消费变动与国民产出变动呈正向变动关系。同时由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知道消费与储蓄具有互补关系,因而可得出储蓄变动与国民产出变动呈反向变动关系。也就是说,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产出,使国家经济衰退,对十社会来讲是恶的; 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产出,使经济繁荣,对十社会来讲是好的。这种矛盾被

称为“节俭悖论”。

二、计算题

4. 设某经济某一时期有1.75亿成年人,其中1.2亿人有工作,0.1亿人在寻找工作,0.45亿人没工作但也没在找工作。试求:(1)劳动力人数; (2)劳动力参与率; (3)失业率。

【答案】(1)就业者和失业者的总和称为劳动力,因此有:

劳动力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2+0.1=1.3(亿)

(2)

(3)

5. 考虑一个具有如下行为方程的开放经济:

c=c0+c1y d 一c 2r+c3w

w=Ms +B

i=b0+b1-b 2r

M d =m0+m1y-m 2r+m3(x-I m )

M s =M

d

I m =v0+v1y

其中,Y 表示产出; c 表示消费; g 表示政府支出; Y d 表示可支配收入; r 表示利率; W 表示净财富; i 表示投资; B 表示债券; M 表示货币需求; M 表示货币供给; x 表示出口; I m 表示进口。假定税d s

收=ty+to。

(1)请解释上述方程中的参数的经济含义。

(2)在上述方程中,哪些是外生变量,哪些是内生变量。

(3)推导IS 和LM 曲线。

(4)求解均衡产出。

【答案】(1)c 0是自发性消费部分,c 1是边际消费倾向,c 2是利率对消费的影响系数,c 3是净财富对消费的影响系数。b 0是自发投资,b 1是投资对国民收入的敏感程度,b 2是投资量对利率的敏感程度。m 0是自发的货币需求,m 1、m 2、m 3分别表示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利率、净出口的敏感程度。V 0表示自发性进口,v 1表示进口对国民收入的敏感程度。t 表示税收对国民收入的系数,t 0表示自发性税收。

s (2)c 0, b 0, m 0, v 0, x , c 1, c 2, c 3、b 1、b 2、m 1、m 2, m 3、v 1, M 、B 和W 都是外生变量; c 、y d 、r 、

i 、M d 、I m 和y ,都是内生变量。

(3)均衡收入公式为。将相关参数代入均衡公式有:

得IS 曲线方程式:

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 =M,可以得到LM 曲线方程为:

s d

(4)令,

令,,则LM 曲线方程简化为:r=C0+D0y ,IS 曲线方程简化为:

联立求解IS-LM 方程,可以得到均衡产出为:

6. 己知IS 方程为y=550-1000r,边际储蓄倾向MPS=0.2,利率r=0.05。

(1)如果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5单位,新旧均衡收入分别为多少?

(2)IS 曲线如何移动?

【答案】(1)r=0.05时,均衡收入为:边际储蓄倾向

由MPS=0.2,可知边际消费倾向MPC=0.8,因此政府支出乘数k g =5,政府支出增加

则匀25,故新的均衡收入为:

(2)IS 曲线水平右移:

故新的IS 曲线为:

,三、论述题

7. 试运用短期和长期总供求模型分析经济波动。

【答案】(1)总需求曲线表示了经济总需求(Y )与价格指数的关系。总需求曲线在P-Y 空间中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在IS-LM 模型中,当经济总需求(Y )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则交易性货币需求增加,从而实际货币需求增加。在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则物价指数必然下降。因此. 经济总需求与物价指数负相关。

(2)总供给曲线反映的是在经济制度、资源数量和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各种价格指数和经济中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之间的组合关系。由十各学派的基本假设不同,因此其总供给曲线的形状也不同。一般而言,经济学家们认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充分就业收入的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