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太原理工大学864宏微观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利润最大化原则可以表示为MC=P?
【答案】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MC=MR。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每个厂商能卖出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所以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因此,边际收益MR (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销售量所带来的总收益增加量)恒等于固定小变的出售价格P ,即MR=P,从而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可以表示为MC=MR=P。这一点也可以用数学公式说明:
设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所以,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利润最大化原则可表示为MC=P。
2. 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
【答案】(1)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用于判断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一般标准。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在既定资源配置状态下,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即不存在帕累托改进,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一个经济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满足三个必要条件:①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使用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 ②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任何使用这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 ③任何两种商品对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这两种商品对于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
(2)完全竞争市场之所以总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可以从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必要条件分别加以说明。
①从交换的最优条件来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消费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每个消费者都会调整对商品的需求以满足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既然各消费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解得MC=P。 那么各消费者购买任意两种商品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替代率等于全体消费者所面对的共同的价格比率。因此,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
②从生产的最优条件来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
整要素的需求以满足
从而实现
利润最大化。单个生产者都是要素价格的接受者,每个生产者都会调既然各生产者都是要素价格的接受者,那么各生产者购买并使用的任意两种要素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全体生产者所面对的共同的要素价格比。因此,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生产者都相等。 ③从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来看,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即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成本之比,每一消费者对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产品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因此,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边际转换率。
(3)综上所述,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帕累托最优的三个必要条件都可以得到满足。换而言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作用下,整个经济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样的经济必定是最优效率的经济。
3. 什么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答案】(l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所有市场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的。也就是说,如果所有的个人和企业都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格接受者,则竞争性均衡具有帕累托最优效率。 (2)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隐含了以下三层意思:
①竞争均衡的结果是帕累托有效的,但它与分配无关,利润最大化只保证效率,不保证公平; ②竞争均衡是帕累托有效均衡,只有在竞争均衡实际存在时才有效,因此排除了较大的规模收益递增的区域;
③假定任何一家厂商的选择并不影响它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也就是不存在生产的外部效应和消费的外部效应。
4. 如果一个垄断厂商试图采用价格歧视的方法来销售其产品,那么需要具备什么前提条件? 航空公司往往对同一条航线的不同时段的机票采用差别定价,你怎样解释这种价格歧视现象?
【答案】(1)采用价格歧视需具备的前提
价格歧视是指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前提条件: ①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这样,厂商才有可能对不同的消费者或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②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这样就排除了中间商由低价处买进商品,转手又在高价处出售商品而从中获利的情况。
(2)航空公司在不同时段采取差别定价的原因
航空公司对同一条航线的不同时段的机票采用差别定价,这是因为同一条航线消费者在不同时段的需求弹性不同,这种情况为三级价格歧视,即根据消费者在不同时间段不同的需求弹性收取不同的价格。比如商务旅行对机票价格不敏感,航空公司将工作日航班票价定得高于周末,晚间和凌晨票价定得低于白天; 在飞机登机前最后1分钟,旅客需求的价格弹性很大,此时航空公司靠出售惊人的折扣机票来提高满仓率。
二、论述题
5. 论述收入弹性和交义弹性的决定及其经济意义。
【答案】(1)收入弹性的决定及其经济意义
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不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如果用e M 表不需求收入弹性系数,用M 和ΔM 分别表示收入和收入的变动量,Q 和ΔQ 分别表示需求量和需求量的变动量,则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公式为:
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需求收入弹性来判断该商品是必需品、奢侈品还是劣等品。其中,需求收入弹性e M >1的商品为奢侈品,0<eM <1的商品为必需品,e M <0的商品为劣等品。
(2)需求交叉弹性的决定及其经济意义
需求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如果用X 、Y 表示两种商品,用e XY 表示X 商品需求量对Y 商品价格反应程度,则需求交叉弹性公式为:
需求交叉弹性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它取决于商品间关系的性质。如果交叉弹性是正
,X 商品需求量增加(减少),则X , Y 商品之间值,即e XY >0表示随着Y 商品的价格提高(降低)
存在替代关系,为替代品。其弹性系数越大,替代性越强。如果交叉弹性是负值,即e XY <0,表
,X 商品需求量减少(增加),则X 、Y 商品之问存在互补关系,示随着Y 商品的价格提高(降低)
为互补品。其弹性系数越大,互补性越强。如果商品X 、Y 的需求交叉弹性为零,即e XY =0,则说明X 与Y 之间没有相关性,是相互独立的两种商品。
6. 论述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均衡战略。
【答案】(l )博弈论是描述和研究行为者之间策略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一种决策理论。博弈论被应用于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研究领域。近20年来,博弈论在经济学中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博弈论的应用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发展。
在每一个博弈中,至少都有两个参与者,每一个参与者都有一组可选择的策略。作为博弈的结局,每个参与者都得到各自的报酬。每一个参与者的报酬都是所有参与者各自所选择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博弈均衡是指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策略的状态。任何参与者单方面改变均衡策略都会降低自己的报酬。
(2)博弈论的主要静态均衡策略包括:
①占优策略均衡。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唯一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也就是说,如果某一个参与者具有占优策略,那么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该参与者确信自己所选择的策略都是最优的。一般来说,由博弈中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