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809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利益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决定,公司与员工、股东、供应商、消费者,甚至社区居民等利益相
关,从长远来讲“我们要么全体上升,要么一起沉沦”你赞成这句话的主旨思想吗? 请给出理由。
【答案】我赞成这句话的主旨思想,理由如下:
(1)此说法符合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相比较,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
(2)利益相关者是指组织外部环境中受组织决策和行动影响的任何相关者,可能与组织打交道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本地社区、媒体、环保主义等的压力集团,甚至包括自然环境、人类后代等受到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客体。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或是组织行为会对他们产生重大影响,反之,这些群体也可能影响组织,他们有的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有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约,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或接受他们的约束。
(3)这句话说明重视组织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重要性,企业应当采取以下方式对其进行管理: ①跨界管理
跨界管理又称跨域管理(boundary spanning ),即采用更具体的方式与各种外部利益相关者开展互动合作,以收集和传播重要的信息。在跨界管理中,组织成员在组织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自由移动。
②利益相关者管理
如果利益相关者是关键的,且环境的不确定性很低,管理者可以采用更直接的利益相关者管理,如开展顾客营销调研、设立政府关系部门或展开游说活动、与公众压力集团建立公共关系的业务往来等。。
③利益相关者伙伴关系
其是指为追求共同目标而在组织和利益相关者之间达成的非正式协议。这种类型的伙伴关系允许组织与其利益相关者搭建桥梁一一组织一供应商、组织一顾客、组织一地方社区、组织一竞争者等等。
(4)除了对利益相关者给予重视外,企业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企业的生存和繁荣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但利益相关者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细分,不
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影响以及被企业活动影响的程度是不同。
②传统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唯一目标就是“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利益相关者理论的
出现,分散了企业的经营目标,除了经济上的目标以外,企业也必须承担社会的、政治上的责任。
③虽然从理论上证明利益相关性理论可行。但是,由于利益相关性理论本身的不完善,实在是很难实践。比如,理论中所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太多太杂,仅顾客这一项,要想对他们进行集中起来采取行动是不可能的。很多学者多提出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的治理这一提法,目前为止也不具备可操作性。
2. 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 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答案】有效沟通是指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高,实际上还表示组织对内外噪音的抵抗能力。
(1)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
①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有选择地接受,二是沟通技巧的差异。有选择地接受是指人们拒绝或片面地接受与他们的期望不一致的信息。不同的人运用沟通的技巧也不相同。所有这些问题都妨碍进行有效的沟通。
②人际因素
人际因素主要包括沟通双方的相互信任、信息来源的可靠度和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相似程度。沟通是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给”与“受”的过程。信息传递不是单方面,而是双方面的事情,因此,沟通双方的诚意和相互信任至关重要。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由下列四个因素所决定:诚实、能力、热情和客观。
③结构因素
结构因素包括地位差别、信息传递链、团体规模和空间约束四个方面:
A. 地位的高低对沟通的方向和频率有很大的影响。地位悬殊越大,信息趋向于从地位高的流向地位低的;
B. 信息通过的等级越多,它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也越长,信息失真程度则越大。这种信息连续地从一个等级到另一个等级时所发生的变化,称为信息链传递现象;
C. 当工作团队规模较大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相应变得较为困难。这可能部分地由于沟通渠道的增长大大超过人数的增长;
D. 企业中的工作常常要求员工只能在某一特定的地点进行操作。这种空间约束的影响往往在员工单独于某位置工作或在数台机器之间往返运动时尤为突出。空间约束不仅不利于员工之间的交流,而且也限制了他们的沟通。一般来说,两人之间的距离越短,他们交往的频率也越高。
④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主要包括语言、非语言暗示、媒介的有效性和信息过量。大多数沟通的准确性依赖于沟通者赋予字和词的含义。语言的不准确性不仅表现为符号多样,它还能激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这些感情可能又会更进一步歪曲信息的含义。同样的字词对不同的团体来说,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感情和不同的含义。管理人员十分关心各种不同沟通工具的效率。选择何种沟通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种类和目的,还与外界环境和沟通双方有关。
(2)对于各种形式的沟通障碍,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克服:
①明了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管理人员在重视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同时,应加强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②要学会“听”。对管理人员来说,“听”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听的艺术如表所示。
表 “听”的艺术
③创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小环境。经理人员不仅要获得下属的信任,而且要得到上级和同僚们的信任。
④缩短信息传递链,拓宽沟通渠道,保证信息的畅通无阻和完整性。减少组织机构重叠、层次过多,以避免信息失真。此外,在利用正式沟通渠道的同时,可开辟高级管理人员至低级管理人员的非正式的直通渠道,以便于信息的传递。
⑤职工代表大会。每年一度的职工代表大会为厂长汇报工作提供了良机。厂长就企业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等重大问题通报全体员工,而职工也可以就自己所关心的问题与厂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
⑥工作组。当企业发生重大问题,引起上下关注时,管理人员可以授命组成临时的专题工作组。该工作组由一部分管理人员和一部分职工自愿参加,利用一定的工作时间,调查企业的问题,并向最高主管部门汇报。最高管理阶层也要定期公布他们的报告,就某些重大问题或“热点”问题在全企业范围内进行沟通。
⑦加强平行沟通,促进横向交流。一般说来,企业内部的沟通以与命令链相符的垂直沟通居多,部门间、车间间、工作小组问的横向交流较少,而平行沟通却能加强横向的合作。具体说来,可以定期举行由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会议,其主题是允许他们相互汇报本部门的工作、对其他部门的要求等等,以便强化横向合作。
⑧利用互联网进行沟通。管理者可以通过公众网站或专门网站与有关个人或全体有关人员进行信息沟通。如政府建立网上政务平台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