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苏州大学社会学院658公共管理学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行政复议的优缺点。

【答案】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不法行为侵害了其合法权益时,请求该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其上级行政机关审查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适当性,以排除不法行政行为或补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受损的合法权益的活动。

(1)行政复议的优点:

行政复议制度在维护行政责任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它既可以纠正违法,又可以给公民权益以救济。与其他救济手段相比,行政复议作为行政责任的重要途径,其优点是十分明显的:

①范围广泛,既包括违法行为,又包括不当的行政行为;

②补救措施更为有效,复议机关可以撤销、变更或者代替原行政机关的决定;

③程序比较简便、迅捷;

④保证行政机关能利用其专门知识和行使法律授予的自由裁量权;

⑤为行政机关提供了改正错误的机会,减少了司法审查的需要;

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行政机关的自主性,防止司法过度地干预行政。

(2)行政复议的缺点行政复议作为责任的手段,其可能存在一些缺陷:①行政机关内部解决争议可能出现偏见; ②公民的信赖关系不易建立。

2. 试分析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及构成要素。

【答案】(1)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含义

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是指在高层政治领导者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透过法律、制度、政策的作用,在各种资源支持系统的支持下,通过整合的组织和社会协作,通过全程的危机管理,提升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以有效地预防、回应、化解和消洱各种危机,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以及人民的生命、则产、安全,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代表着一种危机管理的哲学和理念; 代表着一种危机管理的基本制度安排; 代表着一种危机管理的整合流程; 代表着一套危机管理的科学方法。

(2)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

①政治承诺、政治领导与政治支持

有效地预防、准备、回应和化解危机,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保障社会的稳定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也是政府的基本政治责任之一。这就要求政治领导做到以下几点:

a. 政治领导者和高层公共管理者应该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

b. 应该创造一种危机管理的文化和环境;

c. 应该积极地领导变革,通过制度、政策和管理的创新来预防和回应危机;

d. 应该积极地支持各种危机管理的计划和项目,并确立优先发展的次序;

g. 在危机爆发时,政治领导者应该做出快速准确的决断,透过政治动员的力量,整合和调动各种资源回应危机;

f ,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加强与人民的沟通,获取民众的信赖,展现公信力。

②全危机的管理

政府和社会所面临的危机是各种各样的,以下列举儿种危害程度较大的危机:

a. 由地质气候引发的危机。典型者包括地震、海啸、洪水、热带风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等。

b. 环境因素所引起的危机。典型者包括旱灾、饥荒、环境的恶化、沙漠化、害虫灾害等。 c. 工业和技术系统的失败所引起的灾害和危机。

d. 战争和冲突引发的危机,如军事入侵、暴动、恐怖主义等。

e. 大规模的传染病所引起的公共卫生危机。

危机管理要从单一危机管理的方式转化为全危机管理的方式,这包括了制定统一的战略、统一的政策、统一的危机管理计划、统一的组织安排、统一的资源支持系统等。全危机管理有助于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佳的效果。

③发展途径的危机管理

整合的危机管理模式认为,从本质上而言,一切危机都是人为的。一方面,发展途径的危机管理所重视的是整个社会的危机管理能力的建设和发展,也就是社会做出有效的规划应对潜在危机、管理和减弱危机的影响以及尽可能地预防危机出现和重演的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发展途径的危机管理强调要从人类和持续发展的角度理解和进行危机的管理。

a. 人类社会必须重新思考自己发展的方式、行为的方式和生活的方式,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b. 人类社会需要重新思考个体、群体、社会、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会; 。. 需要重新思考国家的治理,通过改革不断致力于实现善政和善治;

d. 不仅要考虑现世代的发展和公平,更要考虑后世代的发展和公平。

④全过程的危机管理

危机的发生和发展有其生命的周期,危机管理也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和循环。一个完整的危机管理过程包括四个基本的阶段:

a. 疏缓。包括了消除或者减少灾难出现的机会或者影响的一切活动。其基本的出发点在于,一个社会即使不能预防灾难,但也可以通过各种努力减少灾难的损失。

b. 准备。指做出计划,以确定在危机出现的时候如何有效应对危机,包括危机管理规划、危机训练、危机管理的资源准备和储备等。

c. 回应。指危机出现以后,政府向危机的受害者通过危机援助,通过各种反危机的措施,控制和降低危机的损害。它包括了许多重要环节,如警示、隔离与移民、搜寻和援救、灾难评价、紧急救助、基本设施的提供、沟通和信息管理、安全保障等。

d. 恢复。指通过各种措施,恢复正常的社会运作和秩序。显然,危机管理的四个基本的阶段

是相互联系和小断循环的。

⑤全面风险的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的风险管理是指把风险的管理与政府政策管理、计划和项目管理、资源的管理,亦即政府口常的公共管理的方方面面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实施风险的分析和风险的管理包括:

a. 建立风险管理的能动环境;

b. 确认主要的风险;

c. 分析和评价风险;

d. 确认风险管理的能力和资源;

e. 发展有效的方法以降低风险;

f. 设计和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危机管理的风险管理的‘个基本出发点在十:政府只有在政府政策、规划、资源的管理方面有效地实施了风险的分析与风险的管理,才能有效地预防、疏缓和降低危机所带来的损失。

⑥整合的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政府的职责,各级政府在危机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政府、公民社会、企业、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协作伙伴关系,其原因在于:

a. 危机是没有边界的;

b. 受危机影响的是各种利害关系人;

c. 危机应对需要调动各种资源。整合的危机管理强调的是‘种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危机管理机制。

⑦建立在充分资源支持基础上的危机管理

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系统是建立在各种资源的支持系统的基础之上的。一个现代化的危机管理的资源支持系统包括:

a. 危机管理的信息系统和知识系统;

b. 危机管理的人力资源系统和教育与培训系统;

c. 危机管理的财政资源系统;

d. 危机管理的物质资源系统;

e. 危机管理的政策资源系统等。

上述各种资源的生产、分配、共享,以及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直接影响着政府和社会的危机管理能力。

⑧以绩效为基础的危机管理

全面危机管理所强调的是以绩效为基础的管理,为了实现有效的危机管理,政府必须设立危机管理的绩效指标。

a. 政府危机管理的指标必须具有可持续性(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可衡量性(明确界定成功的标准)、能够实现(在政府确定的时间范围内能够达成)、具有相关性(能够满足各种危机和灾变管理的要求)和及时性(满足近期和长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