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616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视力残障
【答案】视力残障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通过各种药物、手术及其他疗法不能恢复视力功能者(或暂时不能通过上述疗法恢复视功能者),以致不能进行研究一般人所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视力残疾人分为盲人和低视力者,有先天和后天之分。视力残疾人的全身运动协调能力较差,但静力性力量较好。视力残障者在听觉和触觉等其他感觉上有代偿性发育,这些感觉好于健全人。
2. 神经调节
【答案】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3. 灵敏素质
【答案】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突然变化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准确、协调、灵活地完成动作的能力,是人各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灵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主要涉及神经、感觉和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状态。
4. 平衡
【答案】平衡是身体所处的一种姿态以及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保持平衡是完成诸如跑、跳、滑冰、滑雪、踢球、体操、舞蹈等多种运动技能的前提条件。按其性质可将人体平衡分为对称性平衡、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三种。
5. 智力残障
【答案】智力残障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适应行为障碍。智力残障主要与智力水平差异有关,一般而言,智力水平越低,其运动系统的发育越差,间接影响了其他器官系统的发育。
6. 自主性体温调节
【答案】自主性体温调节是指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由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通过増减皮肤的血流量、发汗、寒战等生理反应)经常维持于一个稳定的水平,以维持恒温动
物体温相对恒定的生理现象。
7. 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
【答案】(1)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有效地掌握和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大脑皮质主导下的不同肌群间的协调性,也就是大脑在准确的时间和空间内支配肌肉收缩的能力。运动技能是人类一种习得的能力,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2)身体素质是指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軔等机能能力。身体素质的好坏与遗传有关,但与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的关系更为密切,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锻炼,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身体素质水平。
8. 自发脑电活动
【答案】自发脑电活动是指大脑皮质在无明显刺激情况下,能经常自发地产生节律性的电位变化,是大脑皮层的综合性脑电活动形式之一。由于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具有生物电活动,因此大脑皮层经常有持续的节律性电位改变,,可通过脑电图或皮层电图进行记录。
9. 代谢当量
【答案】代谢当量是指运动时耗氧量与安静时耗氧量的比值。以安静且坐位时的能量消耗为基础,表达各种活动时相对能量代谢水平的常用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心肺功能
,
10.运动性月经失调
【答案】运动性月经失调是指女性运动员由于持续大强度、长时间、大负荷的剧烈运动而出现初潮延迟、黄体功能不全、无排卵、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月经过多或过少,甚至闭经的现象。运动性闭经的发生率从运动女性的到优秀运动员的高达不等。运动性月经失调会影响骨的健康、脂代谢、骨豁肌代谢,对女性身体危害极大。
二、简答题
11.补体系统具有哪些生物学作用?
【答案】补体系统具有生物学作用有:
(1)溶菌和溶细胞作用:细菌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在细菌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物而溶解细菌。
(2)促进中和和溶解病毒作用:补体、抗体与病毒作用后可有效阻止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和穿入,另外,补体也可直接溶解灭活某些病毒。
(3)调理作用和免疫黏附作用:补体的调理作用是指补体裂解产物
可通过或黏附于具有与细胞或其他颗粒性物质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免疫黏附作用是指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后,的红细胞、血小板或某些淋巴细胞上,形成较大的聚合物,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和清除。
(4)炎症介质作用:具有激肽样作用,可使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具有过敏毒素作用,可以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血管活性介质,引起炎症反应
;
有趋化作用,可以吸引炎症细胞向补体激活的炎症区域游走和积累,增强炎症反应。
12.结合你所报考专业的运动项目,分别举例说明运动中如何利用姿势反射完成动作,如何抑制姿势反射纠正错误动作。
【答案】姿势反射是指在躯体活动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不断地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张力,以完成各种动作,保持或变更躯体各部分的位置。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状态反射、翻正反射、直线和旋转加速运动反射等。
(1)头部空间位置的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将反射性的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紧张性的改变,这种反射称为状态反射,它包括迷路紧张反射和颈紧张反射两部分。
①状态反射的规律
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使四肢伸直,背部挺直。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及腹肌的紧张相对加强,四肢弯曲。头部侧倾或扭转时,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加强,异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
②状态反射的作用(举例)
体操运动员进行后手翻、后空翻或在平衡木上做动作时,如果头部位置不正,就会使两臂伸肌力量不一致,身体随之失去平衡,常常导致动作的失误或无法完成动作。举重时,提杠铃至胸前瞬间头后仰,可借以提高肩背肌群的力量,能更好地完成动作。
(2)翻正反射是指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些列协调运动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翻正反射比状态反射复杂,它有赖于中脑的协调。视觉在翻正反射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①翻正反射的过程和发生机制
由于头部位置不正,视觉和耳石器官受到刺激而兴奋,传入的冲动反射性地引起头部位置率先复正。由于头部复正引起颈肌扭曲,从而使颈肌内的感受器产生兴奋,继而导致躯干翻转,使动物恢复站立。
②翻正反射的运用
在体育运动中,有许多动作就是在翻正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如跳水中的许多转体动作,都要先转头,再转上半身,然后再转下半身。
13.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如何?
【答案】制定程序根据我国现有的身体测试设施的条件,处方制定程序不能完全拘泥于国外书本中规定的方法。由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1)进行一般调查和填写PRA-Q 筛选问卷,一般调查包括询问病史及健康状况,询问内容包括既往病史,家族史,身高,体重。目前的健康状况包括最近是否测过血压或血脂,结果如何,最近有否患病,如有,详细询问诊断及治疗情况。如实填写PRA-Q 问卷。通过调查和问卷的初步筛选出怀疑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可嘱其到医院进行运动试验复查。
(2)用前面介绍的12min 跑等方法推测其有氧适能水平。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