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使新闻语言形象生动的办法有哪些?
【答案】能让新闻语言形象生动的办法如下:
(1)要尽力寻找有特色的字眼
①在写作过程中要尽量使用有表现力、有感染力的词句。
②要经常注意引用采访对象那些机智的、富有特色的语言。
(2)注意长短句搭配,有节奏感
新闻报道的句式不能太长。太长了,像论文,可读性差,版面也不好看。最好长短句搭配,这样容易产生节奏感,产生生动的效果。
(3)要多使用形象化语言
有一条报道美国政府外债严重的新闻,报道中所说的具体数字一般人记不住,但是它说把这些外债都变成100元一张的美元,堆起来的高度可以超过美国最高的110层大楼,这个形象化的比喻,给人留下了经久难忘的印象。
(4)注意刻画富有特色的细节
仅仅在报道中讲一个出土的花瓶“美丽”,不能给读者留下什么印象。但是若能在报道中指出“这个花瓶有一个人那么高,颜色紫里透红,晶莹透亮”,这就把花瓶的特点生动地展现出来了。
(5)多用动词
多用动词易给人以动感。连续使用动词可以展示一幅幅生动的现场画面,产生较大的感染力。
(6)交替使用修辞手法
交替使用记叙、描写、议论、引语等多种表现手法,易产生生动活泼的报道效果。
2. 报道事件需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事实要交代得一清二楚
报道事件的内容是事件性新闻的重点,清楚明了地记事是事件性消息写作的第一要求。 事实交待不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缺少新闻要素,事情的轮廓不清楚;
②忽略某些必须交待的细微部分,令事件模糊不清;
③事实的具体内容、事件的来龙去脉交待得不够具体。
(2)勿做表面文章
事件性消息的采访与写作,容易为眼前纷乱的表象所迷惑,写作中容易使消息显得很浅。记者应是观察家与思想家,能够透过事件的表面现象看到其深层的含义,预见到它的影响,并用准
确的语言将事件的意义、自己的发现告诉读者,这样消息才会有思想、有深度。
(3)见事见人
读者关注事件,实质上也是关注人,采写事件性新闻,不应忽视人的要素。
事件性新闻写人,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以人的命运为焦点报道事件;
②关照事件结果对人可能产生的影响;
③反映人在事件中的活动、心态,丰富事件性新闻的内涵。
(4)慎重报道恶性事件
灾祸、犯罪等对社会造成危害的事件属恶性事件,在写作中应十分谨慎。
(1)慎重报道恶性事件应注意以下方面:
①不要煽情;
②不要无意中传播作案手段、泄露破案方法;
③注意保护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
④关注事件成因。
(2)报道恶性事件的目的:
包括:①为传播警戒性的信息; ②为总结、吸取经验教训。
从后者的角度看,不满足于事件报道的“一次性”,追究、揭示事件的成因,提出普遍性的问题,是媒体和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3. 简述预测性消息写作。
【答案】预测性消息,是指报道尚未发生、有可能发生的“事”、提供未来信息的消息。预测性消息写作有几个特点:
(1)及早预测
记者要有忧患意识,经常关心、思考社会问题,及早发现隐患以及其他有关未来的信息,及早采写预测性新闻,以使这种新闻更好地发挥决策参谋和引导舆论的作用。
(2)他人预测
预测性报道是预测活动、预测性意见的客观反映,不能是记者出面预测。预测性消息的写作,应注意交待预测的行为主体,以显示新闻的客观性,增强预测的说服力。
(3)权威预测
为了发挥决策参谋的作用,预测主体应当是专门的研究机构或者是具有权威性的人物,以保证预测的科学性和新闻的影响力。
(4)深度预测
①避免简单化,消息中不仅报道预测性结论,还要反映预测者对问题的分析和做出这一预测的依据;
②预测到位,记者在采访阶段就应不断地探询“将会怎样”,使预测性意见直接同社会生活、同普通大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
(5)审慎发稿
预测具有不确定性,发稿必须审慎,记者应当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历史的预见性。
4. 通讯写作对主题有哪些要求?
【答案】通讯的主题是指通讯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是通讯作者经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通过对通讯素材的提炼和组织,所表达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或一种思想观念。基于主题对通讯的重要意义,其应当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
主题往往是作者对新闻事实传播价值的认识,要确定正确的主题,首先要认清报道的事实中是否存在记者这种认识的依据,即主题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的问题,是主题的真实性问题。
(2)通讯的主题要深刻
主题的深刻表现在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事物的本质是多层次的,因此记者的认识也是没有止境的。深化主题有三条经验:
①深度来自全局意识
将题材放到全局的高度去衡量,深入研究其在全局中所占的地位,是否有利于或者有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代表性、典型性如何等。
②深度来自历史感
把新闻事实放到流动的历史长河中来考察,显现历史的逻辑。
③深度来自展示人的心灵
凡是写人或与人有关的通讯,都要在开掘人物思想深度上下功夫,方能取得读者的回应。
(3)通讯的主题更强调社会人文意义上的针对性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迫切从新闻作品中寻找对周围世界的解释和精神依托,通讯的主题一定要有社会人文意义上的针对性。主题针对性在这里有两层含义:
①新鲜
新鲜即主题要对社会生活中新出现的倾向和问题说明、表态。
②时代色彩
时代色彩即抓住主要社会矛盾,及时了解社会思潮,把握时代脉搏。
5. 通讯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哪些种类?
【答案】通讯的种类,按表现形式分有多种:
(1)一般记事通讯
报纸上多数通讯属于一般的记事通讯,有故事情节,有比较完整的过程,材料比较具体、形象,能体现出通讯的新闻性、完整性、形象性。
(2)访问记
访问记由记者出面登场,以采访活动的过程为主要线索,结构和组织材料。写作时有问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