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青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7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体育教学论、运动训练学)之体育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运动技术

【答案】运动技术是符合人体运动科学原理,能充分发挥身体潜在能力,有效地完成动作的合理方法。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包括技术基础、技术环节、技术细节。尽管体育运动技术相对统一,但体育运动技术动作还具有多样性、发展性和个别性等特点。

2. 体育体制

【答案】体育体制是国家组织管理体育的各种机构、各项制度和准则的总和。它包括体育的组织机构,各级体育行政机构、事业机构的责、权、利划分及处理其相互间关系的准则,以及体育管理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它充分体现出自身的功能,对承接物质与精神两类社会文明起到独到的作用。

3. 技术基础

【答案】技术基础是指根据动力学、运动学和节奏性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向排列起来的各种技术环节的整体,是运动动作的系统结构。在一般情况下,技术基础是相对规范和不变的,它包含整个技术动作的完整功能和属性。

4. 人文体育观

【答案】人文体育观是一种文明、理性、以人为本的体育观念,其核心就是要主动表现体育

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切。人文体育观强调在对体育的认识中倾注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5. 身体练习

【答案】身体练习是人们为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娱乐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具体动作的总称。身体练习一般都是由身体姿势、身体运动轨迹、身体运动时间、身体运动速度、身体运动频率、身体运动力量和身体运动节奏等7个要素构成。

6. 适应能力

【答案】适应能力是人体在适应外界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它包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适应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与个人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创造能力等密切相关。

二、简答题

7. 怎样衡量一个国家体育运动发展水平?

【答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一个国家的体育运动发展水平:

(1)国民的体质和健康状况。

(2)群众体育普及的程度。

(3)体育科学研究的成就和水平。

(4)体育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的制定和招待情况。

(5)各种体育场地、设施的情况。

(6)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和最好成绩等。

8. 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途径有哪些?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有哪些要求?

【答案】(1)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途径有:

不同区域的体育途径

以实施体育的场所为标准,可将体育划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等。

a. 家庭体育

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环境条件与成员的需要与爱好,利用余暇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文化活动。

b. 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活动。

c. 社区体育

社区体育是指以基层(微型)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不同形式的体育途径

根据体育工作的本身特征,可以将体育分为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4个部分。

a. 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一个传授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教育过程,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b. 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人们自觉地从事体育活动的锻炼过程,其主要目标是强身健体、增进健康、愉悦

身心。

c. 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是为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其主要目标是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d. 运动竞赛是以争取优胜为直接目的,以运动项目为内容,根据规则的要求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心理的相互竞赛的过程。

不同对象的体育途径

按照体育参与者职业的不同,可以分为职工体育、农民体育、军人体育和特殊人群体育等。 a. 职工体育

职工体育是在工商企业和机关、团体的职工中开展的体育活动。

b. 农民体育

农民体育是在广阔的农村组织农民开展的体育活动。

c. 军人体育

军人体育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兵种及公安武警部队的指战员为对象开展的体育活动。

e. 特殊人群体育

特殊人群体育是为特殊人群而开展的体育活动,如残障人体育。

(2)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要求

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体育要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制约,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在体育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即学校体育必须要以“强身育人”为宗旨,群众体育要以“健身育人”为中心,竞技运动要以“夺标育人”为核心。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

体育是创作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健康有益的精神产品。,从而有利于提高人的工作能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人们在建设社会物质文明的失业中,发挥其潜能。我国经济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体育事业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a. 体育通过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际可能条件,控制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b. 体育应建立自我发展机制,加速体育产业化进程,逐步走向市场,从而推动体育事业的自身发展。

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

我国同时存在奥运会项目和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运动既有一定的国际性,又有一定的民族性,两者结合有利于国际交流。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