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04新闻与传播实务之《广告学概论》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中国古代广告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中国古代广告发展的原因如下:
(1)商品交换的产生。经济广告是随着商品交换的产生而产生的。有了商品交换,就有了市场的形成,就形成了一些交易中心。早在奴隶社会以前,中国就己经出现了市场交易、于是广告也就作为商品交换中必不可少的宣传工具而发展起来了。最早出现的原始广告形式有口头广告,实物广告和标记广告。
(2)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广告的形式和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战国到隋朝年间,出现了悬帜广告、悬物广告等形式。汉代的悬物广告比较流行,它是在店铺门前悬挂与经营范围有关的物品或习惯性标志,起到招牌的作用。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不仅展现了当时汁京的繁华,也展现了众多商店使用招牌和悬物、悬帜为幌子的情景。印刷技术的发展,在宋朝庆历年间,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广告印刷实物一一北宋时期济南刘家针铺的广告铜版。
(3)元明清时代(至1840年之前),广告的发展越来越讲究形式美,还出现了政治名人和文化名人书写招牌和对联广告的美谈,店铺的名目和招牌的书写都很讲究。出现了“全聚德”、“六必居”、“都一处”等老字号的店铺,也出现了很多名人写的广告对联。
(4)总之,进入封建社会以后,随着社会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和商品经济的产生,我国的广告开始萌芽。在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的封建经济条件下,我国广告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这是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
2. 法国广告评论家岁贝尔·格兰曾经说:“我们呼吸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和广告组成的。”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法国广告评论家罗贝尔·格兰说:“我们呼吸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和广告组成的。”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1)广告对社会有着强烈的影响,它有力地控制媒介,促使形成人们爱好标准,现在广告己成为能够控制社会各种制度中的一个因素。目前,广告己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己触及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不论人们持何种态度,显而易见,广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日益广泛且作用巨大。
(2)广告无孔不入地侵入人们的闲暇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人们的虚假需求。而这种虚
假需求是外部强加于人身上的,导致了人们似乎是为商品而生活,小轿车、高清晰电视、错层式住宅仿佛成了人们生活的灵魂。马尔库塞所描绘的“为商品而生活”的情况发展到今天,不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愈演愈烈了。
3. 简述亚文化理论对广告创意的影响。
【答案】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创造社会历史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的状态。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多元化分工带来多元职业文化,多元利益关系带来多元价值观。因而,现代社会必然存在丰富的亚文化现象,社会成员常常是在一个以上的亚文化中发挥作用的。反过来,他们一生也会经历许多种亚文化。
(1)亚文化对于消费者行为有着明显的影响。亚文化为定位的实现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也增加了其实现的难度。亚文化的分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按照政治及经济地位区分的社会分层。亚文化群既包括宗教、民族和地域这样的群体,也包括按性别划分的男性和女性这样的群体,以及按年龄划分的青少年、中年、老年等群体。这些群体都有可能形成他们独特的亚文化。
(2)广告的诉求如果能够契合其目标受众的亚文化特质,引起其目标群体的共鸣,则能够更好地传达产品信息。反之,如果不了解其目标受众的亚文化特质,不了解某个亚文化群特有的符号系统,则很难得到目标受众的认可。
(3)在这些亚文化群中,值得一提的是女性群体和青少年群体。因为广告诉求对象中女性和青少年这两个群体占据很大比例。青少年群体中往往会形成与主流文化不重合的亚文化。如何准确地把握和表现某些亚文化特质,打动这些目标消费者,仍是值得探讨的命题。
4. 现代广告环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答案】现代广告环境发生的变化如下:
(1)现代广告活动面对着更为复杂的消费者。
①广告发展至今,作为消费文化中的一员,现今的消费者个人从小就学会了识别广告,并能做出非常成熟的理解。消费者基本上都知道广告主希望他们如何理解广告,但他们也有自己的需求、习惯和偏好的理解力一式,他们还知道其他消费者对这个产品和这条讯息的看法。他们对广告的理解会使广告既具有一定的意义,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又不会完全违背广告主对消费者的期望。
②处于社会擅变中的消费者,其观念、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转变,他们观看广告但不一定会对其产生行动,推崇品牌但不迷信品牌,跟随潮流但又标榜自我。同时,社会分层也将消费者分隔成不同的群体,这些群体具有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消费者对广告的要求己经不拘泥于提供信息、方便生活,他们更要求广告能够带来审美效果以及教化功能。广告要想打动消费者的心,就必须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对社会和消费者进行解构,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往广告所要付出的代价。
(2)从单向的说服性传播转变为全力位的信息沟通。
在当今信息社会里,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面对如此繁复的信息,消费者只能凭主观感觉迅速、浅层地处理,这时信息就很容易被忽略或误解,沟通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广告
主只有采取全方位的信息统一战略. 尽可能地把同一信息传递给消费者,这就是整合营销传播,指统一运用促销工具,使之产生协同传播作用的活动。
(3)媒介环境中正在出现一股潜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动广告形式出现。
①我国的媒介产业化进程正在日益提上日程。2003年,国务院开始提出新闻制度改革,无疑将加快这一步伐,有望在困扰媒介产业化的制度问题上打开一个突破口。这样的媒介环境,无论对于广告主还是广告受众,都产生了明显的作用。②互联网的诞生,无疑是20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人们的交往形式产生了新的变化,互动广告直接改变了以往消费者接受广告的状态,他们能够即时与广告进行深入的双向交流,使其与品牌的对话随心所欲。
二、论述题
5. 广告效果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
【答案】(1)广告效果的含义
广告效果是广告活动或广告作品对消费者所产生的影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①狭义的广告效果指的是广告取得的经济效果,即广告达到既定目标的程度,就是通常所包括的传播效果和销售效果。
②广义的广告效果还包含了心理效果和社会效果。心理效果是广告对受众心理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影响程度,是广告的传播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等的集中体现。广告的社会效果是广告对社会道德、文化教育、伦理、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社会效果也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广告效果的测定一般是指广告经济效果的测定。
(2)广告效果的特征
广告活动复杂多样,广告信息的传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广告效果也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考察。总体而言,广告效果的主要特征呈现两个方面:
①累积性特点。从时间上看,广告信息到达消费者之后,产生效果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广告发出之后,立即引起兴趣,并产生销售效果; 有的广告则要经过几次重复,甚至更长的时间累积后,才能产生效应。从广告的信息环境看,消费者置身于不同的媒体环境中,他们可能分别从几个媒体上看到某个广告,最后才对广告中的产品产生较完整和深刻的印象。广告效果累积效应的大小与广告作品的制作水准、媒体投放计划和时间紧密相关,不同的广告策略呈现不同的累积效应。
②复合性特点。广告效果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一个广告往往同时具有经济效果、心理效果和社会效果,复合多种信息传播功能。从另一个方面看,一个广告活动往往要与其他行销活动,如公共关系、促销等相互整合才能发挥功效。因此,广告活动的效果往往是复合性的。
6. 参照《广告法》、《药品广告审查办法》指出判断其违法的法律依据?
【答案】(1)《广告法》的第三条和第四条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广告小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该降压茶广告极力夸大产品效用,并小真实,含有虚假的内容,误导了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