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04新闻与传播实务之《广告学概论》考研内部复习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现代广告的概念?

【答案】广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现代广告的广义概念是与信息社会紧密相连的一个历史范畴,它是维持与促进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大众性的信息传播工具和手段。

(1)广义的广告,包括经济广告与非经济广告。狭义的广告特指商业广告(经济广告)。经济广告又称商业广告,它所登载的是有关促进商品或劳务销售的经济信息,尽管内容多样,表现手法不一,但都是为经济利益服务的。非经济广告,是指除了经济广告以外的各种广告,如各社会团体的公告、启事、声明、寻人广告、征婚启事等等。

(2)不同于普通消费大众的判断标准,广告研究者提出了他们的广告概念。这一概念来源于生活中广告形态的发展变化,是研究广告、学习广告、从事广告职业的基本出发点。

①所有的广告都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向受众传播一种特定的信息,这种信息是经过某种艺术处理过的信息。所以,“传播信息”应是所有广告共有的一个本质特征。

②广告不仅是传播商品信息、促进企业实现利润的营销手段之一,又是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源。它具有告知、诱导、教育、协调、娱乐等功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与其他类型的传播活动相比,广告是一种集说服性、高监控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等特征于一体的公开、有偿的信息传播活动。

(3)因此,通过对广告性质特征的分析,借鉴传播学和营销学等学科对广告定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现代广告的概念:

现代广告即是指一种由广告主付出某种代价的,通过传播媒介将经过科学提炼和艺术加工的特定信息传达给目标受众,以达到改变或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目的的、公开的、非面对面的信息传播活动。

(4)这个定义是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基础,从广义广告的角度进行的概括。它包括了几个方面的内涵,反映出现代广告的四大主要特征,从而概括了广义的广告内容:

①强调了广告的本质特征是一种以公开的、非面对面的方式传达特定信息到目标受众的信息传播活动,而且这种特定信息是付出了某种代价的特定信息。

广告必须有明确的广告主或称广告客户,它是广告行为的主体,是广告行为的法律负责人。这是广告与新闻等其他信息传播活动的不同之处。②明确了广告是一种通过科学策划和艺术创作将信息符号高度形象化的、带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特征的信息传播活动。

③指出了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现代广告是非个人的传播行为,一定要借助于某种传播媒介才能向非特定的目标受众广泛传达信息。这决定了它是一种公开而非秘密的信息传播活动,也就决定了传播者必须置身于公众和社会的公开监督之下。

④说明了广告是为了实现传播者的目标而带有较强自我展现特征的说服性信息传播活动,通过改变或强化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来达到其特定的传播效果。观念指的是思想、政治、文化等意识形态方面的信息,行为则包括了商品、服务、生活等消费形态方面的信息。

2.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包括几个基本环节? 试分析广告在各环节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答案】消费者行为是个人从那些能满足自己的预期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中得到一系列好处的逻辑过程。由此,可以把个体当做一个有目的的、按部就班做事的决策者。其购买过程一般包括五个基本环节:

(1)需求。消费者一旦意识到有什么需求,并且有一种解决问题的冲动,需要而且准备购买某种商品去满足他时,对这种商品的购买决策就开始了。来自消费者内部或外部的刺激都可能引起需要。

(2)信息搜索。需求一旦确认,就会促使消费者在购买前广泛地搜索信息,认真地权衡各种选择机会。因而,在这个搜索和权衡的过程中,广告主有大量的机会去影响消费者的最终决策。消费者收集信息的第一选择是调集自己的个人经验和现有知识,即内部搜索。当消费者认为从内部搜索不足以做出决策的信息时,他们便开始外部搜索。所谓外部搜索包括逛零售商场进行比较,从朋友或亲戚那里收集他们对目标产品的经验,或者从各种刊物上寻找专业的产品评估。

(3)选择评估。获得信息之后,消费者便进入选择评估阶段。消费者既可以按考虑组来进行选择评估,也可以按评估标准来进行评估。考虑组是指某一特定产品种类中进入消费者实现的那一组品牌。评估标准是指产品属性或性能特征,如价格、质地、保修条件、颜色、气味等。

(4)购买决策。经过选择评估,消费者形成了对某种品牌的偏好或购买意向。但购买意向并不等同于真正的购买。要使购买意向真正转变成购买决策,则一方面应通过广告或其他手段向消费者提供更多详细的有关产品的情报,便于消费者比较优缺点;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消费服务,造成方便顾客的条件,加深其对企业及商品的良好印象,促使其做出购买本企业商品的决策并实施购买行为。

(5)购后评估与反应。消费者购买商品后,一般通过自己的使用和他人的评判,对所购买的产品进行再次评估,并把他所观察的产品的实际性能与对产品的期待进行比较,产生相应的反应。消费者是否满意的反映,直接影响他购买后的行为。

3. 谈谈你对广告传播的特点及其原理的理解。

【答案】广告传播是以盈利为目的,以企业为主体的广告主所进行的有关商品、劳务、观念等方面的广告信息传播。

(1)广告传播的特点有:

①广告传播是有明确目的的传播

无论盈利性广告传播还是非盈利性的公益广告,其传播活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例如盈利性企业追求的是要把企业的信息尽快地传给潜在的目标受众,实现商品销售,提供服务,获得盈利,维持企业生存和发展,其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也正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盈利目的,企业广告主才对广告创意给予高度重视,对广告文案字斟句酌,制定周密的广告传播计划,并要求广告制作要

有效准确地传递信息,要求广告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图表、符号都应该有助于所要传达的讯息。

②广告传播是可以重复的传播

广告信息总是力求所有的目标受众都接收到。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广告而言,广告主总是针对潜在消费者策划传播活动的。广告在第一次刊播以后,不可能被每一个目标受众接受,一次传播到达率是极低的,那就需要第二次再播,第三次再播……同时,广告的反复传播也是为了能对受众产生足够的影响力,从而产生认知、感J 清、态度以至行为力一面的影响,达到广告传播的预期目的。

③广告传播是复合性的传播

广告传播不是通过单一渠道进行的,大多数广告主常常通过多种渠道展开复合性传播。其方法有:

a. 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主体,并同其他媒介相配合,即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向分布广泛、人数众多、互不相识的受众进行的信息传播。

b. 以付费的传播为主体与不付费的传播相结合。大众传播媒介需要付费,这是现代广告的基本特点之一。

c. 广告主也可以通过自办媒介物开展广告传播活动,虽然其规模较小,传播有限,但可以针对特定受众进行有效的传播活动,并且费用较低。

④广告传播是对销售信息严格筛选的传播

一个企业、一种商品、一种服务或观念,可以宣传的方面是很多的,有待于传播的信息是大量的,但是广告传播实际所能传播的内容总是十分有限的。

(2)广告传播的基本原理

①广告传播的诱导性原理

广告信息作为外界刺激,作用于受者并引起预期的观念改变和购买行为,这是一个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诱导实现的心理渗透过程。它包括观念的传播、情绪的传播和行为的传播。

②广告传播的二次创造性原理

广告传播是一个完整的创造性过程,这种创造性不仅表现在传播者在广告的设计制作、选择传播途径等力一面,还体现在广告信息的接受者方面。广告信息的接受者会通过再造想像,在接受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发挥创造性。

③广告传播的文化同一性原理

信息在传播中能否被接受或接受到何种程度,决定于双方共同的经验区域的大小。共同的经验区域越大、越广阔,传播就越容易,接受程度就越高。也就是说,广告传播的效果同传受双方的文化状况密切相关。广告传播客观上要求传播者与接受者有共同的文化基础。文化作为潜在的支配者、诱导者时时刻刻促进或制约着广告传播过程的实现及广告效果。

从文化角度来看,广告传播是一种文化活动。要实现有效的传播,广告信息的制作者、传播者与其接受者应具备共同的价值观念、类似的行为模式以及其他文化方面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越多,传播的效果就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