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716文学概论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术语解释

1. 荒诞派戏剧

【答案】荒诞派戏剧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之一,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50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演了尤内斯库、贝克特、阿达莫夫、热内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剧作家在20世纪20年代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下,特别是在阿尔托戏剧理论的影响下,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就是典型的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

2. 多余人

【答案】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 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

3. 巴那斯派

【答案】巴那斯派是法国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又称“高蹈派”。以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和缪斯诸神居住的巴那斯山称其名,并出有诗选《当代巴那斯》。巴那斯派反对浪漫主义的直抒胸臆,倡导艺术形式的“唯美主义”,诗歌造型精巧美丽。它主张诗歌脱离社会,不问政治; 以创作“冷静的”、“客观的”、“无我”的诗相标榜,充满悲观颓废情调; 形式上刻意追求造型美感,是当时自然主义思潮在诗歌创作中的表现,亦为法国象征主义的文学前驱。

4. “能”和“狂言”

【答案】“能”和“狂言”是日本的两个古典剧种,诞生于镰仓室町时期,是日本戏剧史上辉煌的开端。“能”着重演唱、舞蹈表演,具有庄重典雅的正剧特点,其表现的是一种超现实世界,主角人物是以超自然的英雄的化身形象出现的,由他来讲述故事并完成剧情的推动。现实中的一切则以面具遮面的形式出现,用来表现幽灵、女人、孩子和老人。“狂言”以幽默滑稽的科白、类似相声剧的形式来表演,体现出轻松诙谐的笑剧风格。

二、简答题

5. 《尤利西斯》的意识流手法如何表现?

【答案】爱尔兰作家乔伊斯是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尤利西斯》是乔伊斯最重要的作品,是一部典型的意识流小说。

(1)叙述焦点由外部彻底转向内部

和传统小说不同,意识流小说的叙述焦点已由外部彻底转向了内部,即人物的意识,但是人物的意识流绝不是与外部世界隔绝的、封闭的。一方面,人物过去的全部经历,他们彼时彼地的许多感受都零乱地、时断时续地出现在“此时”的意识流中,细心的研究者甚至不难把它们从中

“清理”出来; 另一方面,引发出那如缕不绝的意识之流的不是别的,而恰恰是眼前的外部世界。

(2)真实地表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本来状况

意识流和传统小说中条理化、逻辑化、井然有序的内心历程显然有别,小说所追踪的是人物意识活动的原始状态,他们的意识流动飘忽不定,不受时间、空间和逻辑的制约; 这种表面的紊乱其实非常真实地表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本来状况。既反映了在现代心理学成就启发下人们对自身意识活动的更深入的认识,在文学上也是对传统小说心理描写的一个重要突破。总之,在《尤利西斯》中,人物的意识流是在特定的情景下人物内在特征的外化,在跳跃性、随意性之中,处处显露出人物过去的经历、教养、气质。例如,布卢姆的意识流总是带上了务实的色彩,具体而平凡,涉及到的、不外日常人生,看得出他懂得人情世故,有幽默感; 斯蒂芬的意识流常常引经据典,既有哲理性,又有诗歌的形象性,富于玄想; 玛莉恩的意识流则更生活化,更多鲜艳的色彩,更多花草,她生性坦荡,少有顾忌的特点也在意识流中表露无遗。

(3)人物“直接”展示在读者面前

在传统小说中,叙述者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和这种情况相反,在《尤利西斯》中作家好像“退出”了小说,人物仿佛越过了作家而“直接”展示在读者面前。

6. 请结合莫泊桑的创作,概述其中、短篇小说的题材与思想内容。

【答案】(1)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的题材

①反映普法战争

在这类题材的作品里,莫泊桑揭露了普鲁士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 法国军队的无能,歌颂了法国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者的爱国精神。如《羊脂球》、《米隆老爹》《两个朋友》等。《羊脂球》是写被敌军占领的里昂城里十几位居民同乘一辆马车出逃的故事。一辆马车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作者通过乘客们出逃的不同原因,一路上的表现,特别是对羊脂球前后不同态度的变化,表现了他们不同的社会身份和性格特征。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小人物的生活

莫泊桑的小说描写资产阶级市俗生活,揭露资产阶级道德堕落如《项链》、《戴家楼》,表现世人贪图钱财而不注重亲情的《我的叔叔于勒》,描写小市民吝音的《雨伞》等。《漂亮朋友》通过对冒险家杜洛阿利用女人为进身之阶,发迹过程的描写,反映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政治生活的黑暗与腐败,资产阶级的淫荡,特别是报界的污秽。

③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贫困痛苦以及优秀品质

莫泊桑的小说也不尽然是悲观失望的内容,也有表现人道主义关怀和人本主义意识的作品。如《西蒙的爸爸》、《一个女长工的故事》等。

④怪诞故事

莫泊桑最早发表的两篇小说《剥皮的手》、《划船》写的是怪诞题材。病痛和药物使莫泊桑常常产生一些幻觉和特殊的感受,他把它们化为小说。《奥尔拉》描写主人公受到一个看不见的人的纠缠,他的日记夹杂了一些科学预测。《一个疯子的信》同样叙述一个看不见的人偷走他在镜中的映像,从此他感到鬼怪来到脑子里。《恐惧》描写神秘的恐惧感。《他? 》描写孤独和幻觉。《谁知道呢? 》叙述由幻觉产生的恐惧。《剥皮的手》叙述一只剥了皮的手复仇,杀死把它砍下来的那个人。有的小说描写疯狂状态。还有的小说描写催眠术《催眠梦》、动物磁气《磁感作用》的“超自然”现象。能列入怪诞小说的至少有30多篇。

⑤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

《修软垫椅的女人》中的老妇一生痴情地迷恋一个人; 《珍珠小姐》中的私生女得不到爱情和幸福; 《伊薇特》的同名女主人公厌恶母亲的淫荡而想自杀,是个出污泥而不染的女性; 这些小说都写得真切感人。《遗产》描写一对夫妻为了获得一百万法郎的遗产,演出了一幕幕丑剧; 《伙计,来一杯啤酒》揭示为了金钱夫妻之间的温情荡然无存; 《保尔的情妇》描写巴黎中产阶级寻欢作乐的生活; 《隆多里姐妹》中的母亲以女儿的色相去勾引男人; 《死去的女人》是对爱情和人生的凄凉回顾,指责世人的虚伪和卑劣; 《泰利埃公馆》将教堂与妓院相比,体现了莫泊桑反教会的思想:《月光》中的长老抵御不住月夜里情侣拥抱的温馨景象,从反对爱情到承认爱情是天主所允许的,对教士的禁欲心理作了批判。

(2)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

①坚持现实主义的真实论,反对只有唯一的一种真实和反映所谓全部的真实

莫泊桑认为现实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芜杂的事实,大部分是毫无趣味的。而“艺术是有选择的和有表现力的真实”,作家应该排除一切跟他的主题无关的东西,阐明本质的和有特点的东西

②作家必须客观书写保持无动于衷

作家要保持无动于衷,要“小着痕迹,看上去十分简单,使人看小出也指小出作品的构思,发现小了他的意图”; 作家的同情心应该透过叙述,让人在字里行间发觉它,它钻进句子的结构里,在词句的选择中显现,在结构安排中展现。此外,作家要寻求具有某种精神状态的人在特定情况下必然会做出的行动和姿态,这是他的本性、思想、意志和心理的反映。他的美学主张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的观点,而又有所充实。

总之,莫泊桑作为短篇小说大师,扩展了短篇小说描绘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在他的作品里小资产阶级人物成为主角。莫泊桑在短篇小说中及时地加以描写,既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又批判了他们的坏习气,无疑有创新的意义。至十农民,在莫泊桑之前,文学上表现得并不充分。莫泊桑则深入到贫困农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中,既写到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又探索丁他们的内心情绪。这是活生生的农民形象。在莫泊桑笔下,最坚决有力地反抗侵略者的是农民。莫泊桑如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