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武汉科技大学813冶金传输原理(B卷答案)2014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传输原理B 卷标答

一、选择题(30分)

1、B ;2、A ;3、C ; 4、B ;5、A ;6、C ;7、A ;8、A ;9、B ;10、B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简答题:(30分)

1、答:在作相对运动的两流体层的接触面上,存在一对等值而反向的作用力来阻碍两相邻流体层作相对运动,流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流体的粘性,由粘性产生的作用力叫做粘性力或内摩擦力。(4分)

2、答:附壁效应又称柯安达效应,是流体在射流中发生的一种贴壁现象,对于贴壁射流而言,自由湍流层的情况与自由射流相同,但贴近壁面的区域,由于壁面的限制,周围的介质不能被卷吸进来,使得贴近壁面的区域的速度梯度很大,动能的增加和摩擦力的作用,使静压下降,射流的上、下两侧的压力失去了平衡,在压差的作用下,使射流弯曲并贴向壁面。此即为贴壁效应。(4分)

3、答:无论是对过渡区还是湍流区,边界层最靠近壁面的一薄层始终作层流流动,这一薄层称为层流底层,这主要是因为在最靠近壁面处,壁面的作用使该层流体所受的粘性力永远大于惯性力所致。(4分)

) 与Bi 数(B i =hl ) 完全相同,但二者物理λλ

意义却不同。(1)Nu 数中的为流体的λ导热系数,而一般h 未知,因而Nu 数一般是待定准则。Nu 数的物理意义表示壁面附近流体的无量纲温度梯度,他表示流体对流换热的强弱。(2)Bi 数中的λ为导热物体的导热系数,且一般情况4、答:从形式上看,Nu 数(N u =下h 已知,Bi 数一般是已定准则。Bi 数的物理意义是导热物体内部导热热阻(l ) λhl

(6分) 与外部对流热阻(l ) 的相对大小。h

5、答:横向冲刷时表面传热系数大。(1)因为纵向冲刷时相当于外掠平板的流动,热边界层较厚。(2)横向冲刷时热边界层薄且存在由于边界层分离而产生的漩涡,增加了流体的扰动,因而换热强。(6分)

6、答:从公式Ф=kAΔtm 上看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增加的值,而采取增大传热温差的方法往往受到设备本身的限制。因而:(1)强化传热时,对热阻比较大的一测流体换热下功夫,往往能收到显著的效果。即在传热温差不变时,改变传热过程中热阻大的那一环节的热阻,可以大大增加传热过程的传热量。(2)一般来说,如果要采取加肋片的方式强化传热过程的话,只有在hi , ho相差较大,而Ai , Ao相差不大时,在h 较小的一侧加肋片才能收到显著的强化效果。当Ai hi = Ao ho但数值都很小时,两侧都要采取强化措施,如双侧强化管。(6分)

四、计算题

1、解 确定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λ

t =1(450+45) =247.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