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大学物理化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下图为最大泡压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实验装置,实验要求毛细管顶端与待测液面相切。实验时,滴液漏斗工作,体系压力下降,压力计两臂液柱的高度差增大,同时毛细管顶端液面逐步向外凸出,如下图。但是高 度差增大到一最大值后会突然下降,然后再上升,下降,重复以上过程=在最大值出现的同时,会在毛细管顶端 产生一个气泡。请根据表面化学的知识:

(1)解释这一实验现象;

(2)说明这一实验装置测量表面张力的原理。

【答案】(1)当滴液漏斗工作时,体系压力下降,体系压力低于大气压。毛细管顶端液面两边压力不平衡,该液面发生弯曲,弯曲液面的附加压与体系压力方向一致,可以使得液面两边受力平衡,根据

公式,此时式子:

成立

当压力差增大时,毛细管顶端液面逐步向外凸出,曲率半径下降。但是当液面向外凸出形成半球时,曲率半径达到最小值,此时滴液漏斗继续工作,弯曲液面将破裂,形成气泡,同时压力差达到最大值》

(2)由以上分析可知,

本装置测量依赖如下公式

最大压力差与表面张力成正

比,比例系数为仪器常数,这样通过对一个已知表面张力的标准样品测量后确定仪器常数,对任一未知样品即可由测量最大压力差确定表面张力

2. 超电势的存在是否都有害?为什么?

【答案】超电势的存在不都是有害的。

有害的一而是由于电极的极化产生了超电势,使电

解过程多消耗电能。有利的一面是可利用超电势的存在实现电解分离,例如可利用在不同金

属上的超电势的差异,

控制与金属离子的析出顺序。

3. 请说明下列公式的适用条件:

(1)(4)

【答案】(1)封闭系统,恒压且

(2)封闭系统;(3)封闭系统,可逆过程。(4)封

闭系统,理想气体,单纯pVT 变化,Cv ,m 为常数;(5)封闭系统,恒容过程。

4. 物系的

是否有可能大于

【答案】有可能。根据下,

>0,故

总大于

的关系式:

一般情况

但有些系统如液体水在0°C 至3.98°C 其密度随温度的增

加反而增大,即此时

5. 破坏溶胶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说明原因。

【答案】胶体粒子带电、溶剂化作用及布朗运动是溶胶稳定的三个重要原因。

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降低溶剂化作用皆可使溶胶聚沉。其中,加入过量的电解质(尤其是含高价反离子的电解质)是最有效的方法。

原因:增加电解质的浓度和价数,可以使扩散层变薄,斥力势能下降。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使溶胶发生聚沉的势垒的高度相应降低。当引力势能占优势时,胶体粒子一旦相碰即可聚沉。 6. 某化学反应在某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化学平衡,今在恒温恒压下通入一种 与它们均不反应的惰性气体,问上述反应如何移动?

【答案】因为变小, 平衡向左移动。

充入惰性气体,

增大

二、计算题

7. 298.15K 时,有一含极电解,已知

与Cd 的超电势忽略不计。

(1)哪种金属首先在阴极上析出?为什么?

(2)第二种金属刚析出时,首先析出金属的质量摩尔浓度是多少? 【答案】(1)设

的活度因子均为1,则

与的质量摩尔浓度都为的中性溶液氢气的超电势

用电

考虑到的超电势,则

故Cd 先析出。 (2)Zn 开始析出时,

解得

8. 在

时,纯

和纯

的蒸气压分别为

假定两液体组成

理想溶液,若有一混合液,在液面上蒸气的组成。

【答案】令A 代表由于

代表

下沸腾,试求该溶液的组成,以及在此情况下

所以

故溶液组成为:

9. 2mol 乙醇在正常沸点(78.4°C )下,变为蒸汽,其摩尔汽化焓为视为理想气体。

(1)试求该相变过程的Q , W ,

(2)若乙醇摩尔汽化焓可认为与温度无关时,那么50°C时乙醇的饱和蒸汽压应为多少? (3)当2mol 乙醇蒸汽在101325Pa 下,从78.4°C升温至100°C时,Atf , AS 各为多少?(已

【答案】(1)等压下的平衡相变,

乙醇蒸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