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673文学评论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过失说
【答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过失说是其在《诗学》中第一次对古希腊悲剧进行了界定,并为悲剧在理论上下了第一个定义。亚里士多德把悲剧作为科学认识对象,认为理想的悲剧人物应该是犯错误、有弱点的好人:“他不以美德或正义著称”,但“他之所以陷入否运,并非因其邪德败行,而是由于‘错误’(即过失)。”他甚至认为悲剧描写“穷凶极恶的人由泰运陷入否运”也是不恰当的,因为“穷凶极恶的人”本来就应该受到惩罚,难以唤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过失”可以包括两种:一是判断不明的错误,如俄底浦斯; 二是道德选择的错误,如美狄亚。
2. 但丁的《论俗语》
【答案】但丁的《论俗语》是但丁用拉丁文撰写的最早的一部关于意大利语及文体和诗律的著作。其创作目的在于引起知识界对民族语言的注意。书中阐明了俗语的优越性和形成标准意大利语的必要性,对于解决意大利的民族语言和文学用语问题起过重大的作用。从这本书可以看出但丁用意大利语写作《神曲》的理论根据。
3. 湖畔派
【答案】湖畔派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在英国流行的消极浪漫主义的诗歌流派。即由居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结成的诗歌流派。在文学上,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通过缅怀中古的淳朴来否定现实的城市文明。其中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其代表诗作是《丁登寺》。柯勒律治的代表作是《古舟了咏》,充满神秘怪诞色彩。骚塞的长诗《审判的幻景》是诌媚英国王室之作。
4. 骑士文学
【答案】骑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中世纪欧洲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它产生于12、13世纪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体现了世俗封建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其内容主要描写骑士行侠冒险的经历和对贵妇人的爱情,宣扬“忠君、护教、行侠”的骑士精神,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具有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实生活和世俗享乐的积极意义,代表了中世纪世俗文学的主要成就。骑士文学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骑士抒隋诗最早产生于法国的普罗旺斯,又被称为“普罗旺斯抒情诗”。骑士传奇中最为流行的故事是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冒险故事。骑士传奇的浪漫情调、离奇故事和爱情描写,影响到后世的浪漫主义文学,其围绕主
要人物经历展开故事的结构方法,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内心活动的揭示,都为欧洲后世长篇小说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二、简答题
5. 《抒情歌谣集》如何体现华兹华斯的理论主张。在创作上有哪些贡献?
【答案】(1)《抒情歌谣集》对华兹华斯理论主张的体现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湖畔派”诗人中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位。《抒情歌谣集》是华兹华斯早期与柯勒律治合作的一本诗集,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
①集中体现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理论
《抒情歌谣集》在情感、语言、题材和格律等方面都具有革新性,可看作华兹华斯浪漫主义理论主张的集中体现,同时也代表了其创作上的巨大成就。华兹华斯最具有创新性的诗歌理论主张是其对诗歌本质的重新认识。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华兹华斯指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强调诗人的真情实感,坚决反对“矫揉造作”的虚假描写。
②贯彻了华兹华斯的诗歌理念
作为其代表诗集,《抒情歌谣集》很好地贯彻了华兹华斯的诗歌理念。这部诗集是诗人定居英国乡间湖区的收获,也是诗人对法国大革命后社会局势失望的反映。他来到乡间,在湖光山色中疗救自己痛苦的灵魂。用诗歌记录自己的心灵轨迹,这些诗作就成了《抒情歌谣集》中的篇章。而情感在其诗歌中,也具有独特地位,成为了大自然和人类心灵之间的桥梁。华兹华斯笔下的自然常常被赋予一种精神性,在诗人与自然的感情交流中,自然提升诗人对生活的认识,启迪诗人洞察自然的美。此外,感情在这部诗集中的重要性,还通过诗人描写自然和纯朴的农民、儿童时流露出的真挚情感表现了出来。在《抒情歌谣集》中,华兹华斯描写了自然和纯朴的农民、儿童。在诗歌中,自然的一草一木,天真的孩童,甚至愚顽的病童,呈现在诗人的笔下,都伴随着诗人对自然的欣悦之感、对纯真人性的赞美之情。此外,其诗歌语言朴素自然,所抒发的感情更是增添了真诚可贵、清新动人的魅力。
(2)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在创作上的贡献
华兹华斯开始发表作品之时,正是僵化的古典主义把持着诗坛的时期,其固守着的呆板形式旱己脱离了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抒情歌谣集》这部诗集以新鲜的面貌出现,无疑呈现了诗歌发展的新方向。
①他对感情的推崇,呼应了19世纪追求自由、民主的时代主潮,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文学性和抒情性。
②他在描写对象上进行了拓展,将自然、纯朴的村民和儿童纳入到诗歌反映的对象中,呈现了大自然的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世界。
③他在诗歌创作方法和形式上进行了革新。追求自然、真挚的表达方式,采用单纯的日常口语,配之以轻灵活泼的韵律,捕捉大自然和日常生活呈现给诗人的美,由此形成其诗歌独特的质朴清新而又含义深远的风格。
总之,《抒情歌谣集》在理论上提出了新的观点,在创作上显示了新的风格,这部诗集奠定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基础,也是浪漫主义文学在英国取得的成就之一,对后代英国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传递出的新的诗歌观念更是超越了诗歌创作领域,影响到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发展。
6. 简述《大卫·科波菲尔》中的现实主义特点。
【答案】《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其现实主义特点主要表现为:
(1)强烈的批判性
狄更斯以写实的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狡诈展示了下层社会,特别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悲惨境遇,以及开始觉醒的劳苦大众的抗争。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维多利亚盛世”的繁荣时期,但资本主义的弊端也日益显露,社会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上流社会的人们生活极其奢华,朱门酒肉; 而处在社会底层的人则生活困顿,难以维持生计——大卫的经历也一直游走于社会两级之间的鸿沟。
(2)充分展现了金钱的罪恶
《大卫·科波菲尔》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小说中一系列悲剧的形成都是金钱导致的。摩德斯通骗娶大卫的母亲是凯觑她的财产; 爱弥丽的私奔是经受不起金钱的诱惑; 威克菲尔一家的痛苦,海姆的绝望,无一不是金钱造成的恶果。而卑鄙小人希普也是在金钱诱惑下一步步堕落的,最后落得个终身监禁的可耻下场。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暴露了金钱的罪恶,从而揭开“维多利亚盛世”的美丽帷幕,显现出隐藏其后的社会真相。
(3)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理想
作品着力于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美好的社会和更理想的人生。表现出对小人物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改善他们境遇的善良愿望。小说在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方面的价值还在于对人性的肯定和赞扬,描写真实而伟大的爱。劈果提及他们的家人没有很多的金钱,但他们对大卫依然是一如既往的忠诚和关爱。老劈果提在大卫无助的时候帮助他,痛苦的时候安慰他,一直挂念着他并时常看望他。老船长劈果提则心胸宽广,即使女儿出走,也仍然一如既往地爱着她,为了找回她走遍了欧洲。人性的光辉在他们身上尽显本色。安妮丝也是人性美的化身,她既美丽又体贴,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完美结合,是理想的妻子。她既深深地爱着大卫,有能处理家务,是大卫理想的妻子。最终和大卫的完美结合使整个曲折的故事有了幸福洋溢的美好结局,是狄更斯反对“非人道”,赞扬“人道”精神的体现,这与恶人得到的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透露出作者“爱欲其生,恶欲其死”的价值观。
(4)揭示了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
作品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批判了童工问题,教育问题,孤儿问题,女性地位问题,阶级问题,拜金主义等。《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是移身于自身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