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622外国文学基础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古典主义
【答案】古典主义是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主义在欧洲流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结束。它在17世纪的法国最为盛行,发展也最为完备。法国古典主义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儿的唯理主义理论。古典主义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2. 东亚战后派
【答案】东亚战后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以战争为背景、为题材进行创作的文学流派。东亚战后派文学的产生,是以1946年1月由七位评论家创办《现代文学》杂志为发端,以确立“现代的自我”的文学批评为先导,强调尊重个性自由,追求文学的主体性,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迈开了战后派文学的第一步。属于这个流派的作家在创作思想、艺术风格上不尽相同,但他们的主导倾向都是现代主义的。他们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舞台或背景,深入地剖析了战时和战后的日本人和日本社会。野间宏在日本战后派中很有代表性。
3. “大学才子派”
【答案】“大学才子派”是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的统称。他们大都在牛津或剑桥受过教育,具有较深的古典主义和人文主义修养。他们将古希腊罗马戏剧、中世纪民间戏剧等各种戏剧形式融为一体,不仅继承了前人的成果,而且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颇有创新,创作出结构严谨、情节生动、诗意盎然的剧作,为英国民族戏剧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伊丽莎白时代戏剧的发展和繁荣,为莎士比亚的创作准备了条件。其代表人物有约翰·李利、托马斯·基德和克里斯托弗·马洛等。
4. 威塞克斯小说
【答案】威塞克斯小说是指19世纪英国小说家哈代创作的以家乡为背景的小说。威塞克斯是作家的故乡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的占称。哈代用威塞克斯作为同一背景,将不同小说联系在一起. 所以这些小说因而得名。这些小说描绘了资本主义的入侵对宗法制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的毁灭性影响,展现了威塞克斯农村社会的悲剧性历史。其中,小说对宗法制农村社会的怀念之情,对家
乡自然风光、人情风俗的描写,使得威塞克斯在小说中具有了生命。这些作品包括《绿荫下》、《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林地居民》、《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等。
二、问答题
5. 试析马克·吐温儿童题材小说的特点。
【答案】马克·吐温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三部儿童小说包括《汤姆·索亚历险记》、《王子与贫儿》、《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这些小说虽然以儿童生活为主要描写内容,但描绘了广泛的社会生活图景,表达了民主自由的主题,批判了庸俗做作的社会习气、僵化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虚假的民主制度,以及黑人遭受的不公平对待。
马克·吐温儿童题材小说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者把现实主义的精雕镂刻与浪漫主义的热烈抒情结合在一起,把人物心理的真实描写和幽默风趣的夸张融为一体。如在《哈克贝利. 芬历险记》中在描写密西西北河岸一带城乡的贫困景象与丑恶现象时,马克。吐温采用的是现实主义的手法; 在描写哈克和吉姆对自由向往的心境与密西西比河上的优美风景时,则采用了浓郁的诗情画意式的抒情笔调。
(2)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手法,以孩子般的视觉与口吻观察社会、叙述现实,形式活泼,感情真切。如哈克作为一个十二万岁的少年,以他生动活泼而又纯真朴实的口吻,天真无邪的孩子的视角,来叙述他对现实的判断、对生活的理解,使小说更显真实、生动,又不失幽默和诙谐。
(3)人物形象的塑造鲜明生动。作者细腻生动地展示了哈克与吉姆的心理特征,揭示了哈克的内心矛盾。
(4)情节生动曲折,结构富有个性,作者以感情来支配整个叙事,并且以密西西比河来串联历险故事,使叙事结构严谨而不显得散漫。
(5)小说语言流畅、准确,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大量采用了美国南方方言、黑人俚语,显得生动、朴实、平凡,而且具有浓郁的美国特色。
6. 《白鲸》的多层意义和艺术特征。
【答案】《白鲸》是麦尔维尔的代表作。它是时代的镜子,是“美国想象力最辉蝗的表达”。
(1)《白鲸》的多层意义
《白鲸》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或三个不同的层次来理解和阐释。
①第一层面是其一般的社会意义
从一般的社会意义来分析,小说以“披谷德号”捕鲸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血腥来源,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残酷和黑暗,反映了捕鲸工人危险而又艰苦的生活,歌颂了工人们机智、勇敢、互相支持的高贵品德。
②第二个层面是其特殊的宗教意义
在宗教背景下,白鲸代表着宗教的“恶”和“原罪”。“披谷德号”寓意人生的漫长旅途,
带有加尔文教宿命论的思想。
③第三层是其复杂的象征意义
这种象征意义体现在白鲸“莫比·迪克”、“披谷德号”和船长埃哈伯形象上。有人把白鲸看作“善”的象征,有人认为它是“恶”的体现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身,还有人说它是不善不恶的永恒的大自然的代表。“披谷德号”这艘船的名字本身就象征着灭亡。船长的象征意义也非常复杂,有人将之视为企图摧毁美和善的邪恶的代表,有人认为他是人类反抗的化身,还有人认为他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主宰而徒劳地与宇宙力量抗争的狂徒。不同的阐释,说明了这部作品意义的丰富以及经久弥新的艺术生命力。
(2)《白鲸》的艺术特征
①广泛运用各种象征手法。除了作者塑造的各类形象均有象征意义外,小说对景物、细节的描写也往往具有极其丰富的象征、暗示意义。例如,烟斗、白鲸、海洋、陆地等等,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性。
②卓越的自然景物描写,尤其是对大海的描写给人印象极深。诗人以变化多端的笔调,描绘出大海多姿多彩的美丽景色,饱含了浓厚的诗情画意,同时又从侧面烘托了人物在同大自然斗争中的顽强精神和心理活动。
③巧妙地运用大量的引证和议论。作者在故事中断故事的叙述,插入大量的捕鲸知识,旁征博引,使小说具有百科全书性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作者还常常在叙述故事和描写景物的同时在,直接出来和读者对话,直抒胸臆,大发议论,这样便增强了小说的力度和深度。
7. 简述卡夫卡的小说依据思想内容应如何进行分类。
【答案】在新旧观念的搏击中,以及当时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启发下,卡夫卡以自己独特的目光认识着这个异化的世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批判着这个充满罪恶和丑陋的世界。这种认识和批判以及体现在他的作品中的惶恐、不安、迷惘,构成了他的创作基调。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的历史、人的本质、人的命运、人的处境、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可以看到他对人的前途的忧虑和不安和对小人物的关注和同情,可以看到他对这世界的丑陋表示了无比的愤怒。
依据卡夫卡小说的思想内容,其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人的异化
卡夫卡小说表现的是“人之死”,主体的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他在小说中,比福柯更早的发现了现代社会以规训为主要手段的人对人的异化与人格塑造。人在主体性丧失后,陷入了一种无法忍受的情境,以至于出现了如博尔赫斯所说的:“那牲口从主人手里夺过皮鞭,抽打自己。”
(2)上帝之死后人类荒诞的境遇
在卡夫卡的小说里,从文艺复兴到启蒙时代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自己和世界的主人大写的“人”,被从神圣的王座上拉下来,跌落在一个小小的洞穴里,在这一跌落中,人的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