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817综合考试[艺术学]之艺术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817综合考试[艺术学]之艺术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817综合考试[艺术学]之艺术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13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817综合考试[艺术学]之艺术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22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817综合考试[艺术学]之艺术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30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817综合考试[艺术学]之艺术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38

一、填空题

1. _____是王刚曾主持的节目。

【答案】《综艺大观》

【解析】《综艺大观》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综艺类节日,内容涵盖了各个艺术门类,定位于各层次各年龄段观众。1990年3月14日《综艺大观》开播,曾名《文艺天地》。每两周一期,每期播出时间约50分钟。2004年10月8日,《综艺大观》因收视率不断下滑而停播。《综艺大观》历时14年,主持人先后有成方圆、王刚、倪萍、周涛、曹颖、沈冰和王玲玲等。

2. 《韩熙载夜宴图》是画家_____的代表作。

【答案】顾闳中

【解析】顾闳中,五代南唐画家,工画人物,其作画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善于描摹神情意态。《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开宴行乐的场景。顾闳中将事件的发展过程分为五个相互联系的画面:①听琵琶演奏; ②集体观舞; ③间歇; ④独自赏乐:⑤一一惜别。整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

3. 用直线将作者与其作品连起来。

亚里士多德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黑格尔 《人间词话》

丹纳 《美学》

王国维 《诗学》

毛泽东 《艺术哲学》

【答案】作者与作品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4. 包豪斯大师_____在1925年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把由钢管制造的瓦西里椅。

【答案】马歇尔·拉尤斯·布劳耶

【解析】设计大师马歇尔·拉尤斯·布劳耶于1925年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把钢管皮革椅,为了纪

念他的老师瓦西里·康定斯基,故取名为“瓦西里椅”。马歇尔采用钢管和皮革或者纺织品结合,设计出大量功能良好、造型现代化的新家具,包括椅子、桌子、茶几等,得到世界广泛的欢迎,同时马歇尔也是第一个采用电镀镍来装饰金属的设计家。

二、简答题

5. 试述艺术发展历史继承性的表现、原则、条件和类型。

【答案】(1)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的表现

①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继承

前人在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进步思想,在后人的艺术中都有所继承。如对祖国的热爱,对爱情的忠贞,对山河的赞美,对幸福的渴望,对不幸的同情,对残暴的愤慨,对正义的讴歌,对邪恶的鞭挞,对和平的追求等等。

②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

艺术作品的形式对内容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继承关系表现得更明显突出。文艺复兴时期从乔托、波提切利直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他们在艺术形式上都主张平衡、对称、和谐、多样统一等,表明他们之间的相互继承关系。

③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

a. 艺术种类具有相对稳定性。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重新建立一切艺术种类,而是继承以往的艺术种类:美术、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等等。

b. 艺术创作方法是世代继承的。从诗经到杜甫,从曹雪芹到鲁迅、茅盾,形成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历史传统; 从屈原到李白,从吴承恩到郭沫若,形成了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漫漫长河。

(2)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

①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是批判的原则,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②区分艺术遗产的精华与糟粕的方法

a. 区别统治者的艺术与被统治者的艺术

在阶级社会中,有两个对立的阶级; 反映在艺术上,就有两种艺术,一种是反动的艺术,它反映统治阶级反动的思想感情,是艺术遗产中的糟粕; 另一种是进步的艺术,它反映被统治阶级进步的思想感情,是艺术遗产中的精华。

b. 避免“肯定一切”与“否定一切”两种极端观点

“肯定一切”即全盘继承,表现为复古主义。“否定一切”即简单抛弃,表现为虚无主义。

(3)艺术继承的条件

艺术继承的条件是艺术风格的相似性,即只有风格相似的艺术才具有继承的可能性。

(4)艺术继承的类型

①同一艺术风格渐进延续中的继承

这是艺术发展过程中量的渐进,它往往表现在同一时代的艺术作品之间,继承的效果是对某一艺术风格的完盖

②不同艺术风格飞跃断裂的继承

在艺术发展过程中既有量的渐进,也有质的飞跃断裂。放眼艺术发展的整个过程,质的飞跃断裂是不断发生的。肯定阶段的艺术发生飞跃断裂产生否定阶段的艺术,否定阶段的艺术发生飞跃断裂产生否定之否定阶段的艺术。

③艺术的发展遵循着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6. 如何理解艺术中的“形象大于思想”?

【答案】(1)“形象大于思想”的内涵

“形象大于思想”,又称“主观思想大于客观思想”,是指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所包含的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超过了艺术家的主观认识。

(2)“形象大于思想”现象产生的原因

①艺术家的主观动机

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就是由“面”到“点”,由“多”到“一”的过程,他要尽量做到以一当十,言有尽而意无穷,寓永恒于一瞬。但艺术家的思想往往又具有局限性,无法预知多种因素影响下的作品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②读者的审美再创造

欣赏主体受欣赏客体制约的同时,又可以主动积极地突破制约,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和“再评价”。艺术欣赏要求欣赏者能够主动积极地体验和想象,做到由一到十、由点到面、由有尽之言到无穷之意。

歌德:“一般说,我们都不应该把画家的笔墨或诗人的语言看得太死,太狭窄。一件艺术作品是由自由大胆的精神创造出来的,我们也就尽可能地用自由大胆的精神去观照和欣赏。”这种“自由大胆”的欣赏、被动中的主动、制约中的能动就是艺术欣赏过程中的形象再创造、再评价。它表现在欣赏者不但能够“复现”、领悟和理解艺术形象(与艺术家“相似”或“相近”),而且能够对原有艺术形象进行补充、变动、改造、深化和提高(与艺术家“有所不似”、“有所远”)。

③艺术形象本身的特点

艺术形象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多彩,它立体地、多向地、多层面地反映生活。虽然艺术家只是从自己感受的特定角度来创造形象,但他们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的这种立体性、多向性、多层面性往往比艺术家主观上对现实的把握丰富、深刻、活跃得多。

7. 简述艺术起源的基木学说。

【答案】艺术起源的基本学说主要表现为:

(1)模仿说

这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这种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冲动。继古希腊哲学家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莱奥纳尔多、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这种理论直至19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