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湖北师范学院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定语

【答案】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成分。能够充当定语的词主要是形容词,此外还有名词、代词、数词、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分词、定语从句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短语或句子都可以作定语。汉语中常用“……的”表示。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修饰

,定语“我们”修饰中心语“国家”和被修饰、限制和被限制的关系。例如“我们的国家”。

2. 声母

【答案】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称作“零声母”。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

声母,只作韵尾,如“gudng" (光)中的ngo 车甫音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是韵尾。

3. 韵母

【答案】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韵母和元音不相等。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

4. 合体字

【答案】合体字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合体字有两种,一种是从组合的两个成分上来显示字义,如“伐”字从人从戈,表示以戈伐人。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会意字。另外一种是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一个字表示义类,一个字表示字音,如“河”为水名,从水可声。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形声字。

5. 复合词

【答案】复合词是指由不同的不定位语素相互融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这类合成词是现代汉语中最主要的、最能产的构词格式,汉语的合成词绝大部分是由这一形式构成的。词根和词根的组合方式不同,形成该种合成词内部结构方式的差异。主要有联合式、偏正式、补充式、动宾式和主谓式几种类型。

6. 词缀

【答案】词缀是指不自由的定位语素。即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并且在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有一定的位置(或前或中或后)的语素。

词缀根据位置可以分为三类,在词根前称为前缀,在词根后称为后缀。例如汉语“第一”“第

,二”中的“第”“老张”“老三”中的“老”就是前缀,英语的“read-er ”(读者)、“voice-less ”(无

声的)、works (工作,单数第三人称)中的“一er ”“一less ”“一s ”等都是后缀; 还有茹着在词根中间的词缀叫做中缀,如汉语中的“糊里糊涂”的“里”。

7. 假借字

【答案】假借字是指用假借的方法为某词配备的字,又称借字。假借是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来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是中国古代“六书”之一。

,假借来记录“自这种方法造出的字便是假借字。例如:“自”原是“鼻”的象形字闹(象鼻之形)

己”的“自”。

8. 谓词性词组

【答案】谓词性词组是指语法功能和谓词相同的词组。词组的功能是由它相当于哪类词的功能决定的,功能相当于谓词的称为谓词性词组,通常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谓词性词组可以细

,偏正词组“不来”,连谓词组“来帮助分为动词性词组和形容词性词组。比如动宾词组“请他”

他”。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语言的规范化?

【答案】语言规范化就是明确某一语言的共同语及其内部一致的标准。以现代汉语为例来说明语言的规范化:

(1)现代汉语语言规范化的内涵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及其内部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一一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也要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2)现代汉语规范化的目标

①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主要是根据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结合汉语的习惯用法,对普通话内部(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所存在的少数分歧和混乱现象进行研究,选择其中的一些读法或用法作为规范,并加以推广;

②确定其中的另一些读法或用法是不规范的、应舍弃的,从而使汉语沿着健康和规范的道路向前发展,使人们在使用语言文字时有一致的标准。

(3)现代汉语规范化的结果

①确立基本标准

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之后,明确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力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的语音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因此,凡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都是不规范的。但这是就整体说的,不是说北京话任何一个语音成分都是标准的,都是普通话成分。

②语音上,吸收北京语音的长处,去除土话成分

在北京语音里,由于各种原因也仍然存在着一些分歧,例如异读以及土话成分等,对于这类情况,普通话审音委员会曾经加以审订。又如北京语音里,轻声和儿化音特别多,普通话没有必要全部吸收进来,应该吸收哪些,也要通过调查和研究确定下来。

③词汇上,吸收方言中的一些有特色的词汇

普通话的词汇是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的。北方话词汇有极大的普遍性,但不是说,北方话中所有的词都可以进入普通话。因为北方话地区很广,各地区使用的词也有分歧。有些地方性很强的词,说出来只有较小地区的人能懂,这就不应该吸收到普通话里来。为了丰富词汇,普通话也要从方言、古汉语和外来语中吸收一些所需要的词。如何排除某些词存在的分歧现象,也是词汇规范化所要做的工作。

④语法规范上,吸收白话文的长处,去除不合理之处

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现代著名作家的优秀的白话文作品,以及正式的文件、社论等就是这种典范的白话文著作,当然要以这种著作中的一般用例(不是特殊用例)作为语法规范。语法上逻辑上有毛病的某些流行的说法要从普通话里清除,普通话内部表达同一个意思的截然相反的两种说法,也是语法规范工作应予注意的现象。例如“难免犯错误”和“难

,免不犯错误”“除非大家同意,才能决定”和“除非大家同意,不能决定”等,也都应当加以研

究,确立规范用法。

10.试述普通话韵母的结构。下列各字音的韵母结构是怎样的? 试用表加以分析。

航海 表扬 安全 队伍 霞光 流水

【答案】

11.什么叫做词义的模糊性? “书、画、浪、婴儿、钢”有没有模糊性?

【答案】(1)词义的模糊性

①词义的模糊性指的是词义的界限有不确定性,它来源于词所指的事物边界不清。是客观事物连续性的反映。事物的核心部分一般来说还是比较明确的,但它与邻近事物的差异是逐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