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土地资源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耕地质量管理包括哪此内容?

【答案】耕地质量是决定土地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它包括耕地地力状况和耕地环境状况,即“耕地总体质量一耕地地力水平+耕地环境质量”。我国耕地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耕地地力分等定级

耕地地力是指耕地用于农作物栽培使用时,在一定时期内单位面积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影响耕地物质生产能力的因素很多,如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地学条件、人为影响因素等。耕地地力分等定级的评价方法主要是:

①全国土壤肥料总站试行的地力分等定级;

②国土资源部于2000年开始试行的农地分等定级方法。

(2)耕地地力监测与退化防治

耕地地力监测是指对影响耕地物质生产能力的因素以及农作物的物质生产量进行定时定点的测定; 耕地水土流失、耕地次生盐碱化和耕地沙化的防治与一般土地上的退化防治方法基本相似,即一方面从自然条件着手人为改造土地条件,二是从人类活动自身着手采取有利于保护土地的开发利用技术和方法。耕地贫瘩化则是指耕地土壤中的养分总量及有效性不断降低的过程,主要防治措施就是增加化肥和有机肥料的投入量,并实行配方施肥,实现地力平衡。

(3)耕地环境质量监测与保护管理

耕地环境质量监测的任务就是,将对各个对象的监测结果与国家颁布的有关耕地环境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判断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环境是否被污染以及污染的类别、程度和范围,定期提交耕地环境监测评价报告。耕地环境质量保护具休应做到:设置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耕地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耕地环境污染事故查处制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核制度、耕地环境保护检查制度,以及耕地环境保护行政首长负责制度等。

2. 试述土地评价的作用。

【答案】土地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土地评价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最客观的依据,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

(2)为估计土地利用和经营好坏服务。通过土地评价,可以对土地经营活动中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如果产出大于投入,土地经营者就有经济效益,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价,就可以知道土地经营效果的大小程度。

(3)为土地交易服务。土地交易一般要求对土地进行估价,而土地评价形成的土地分等定级结果是土地估价的基础资料乃至主要依据。可见,土地分等定级的结果是土地交易必不可少的基

础资料,同时,也可以为土地使用者选择土地提供指南。甚至,土地估价就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评价,即对土地经济价值的评价。

(4)为土地税收服务。土地评价可为土地税收工作提供有用的基础资料。

(5)为土地管理服务。可以使土地资源达到最好的配置,使其开发、利用、保护做到合理、高效、持久,这一切必须依据土地评价的结果。

3. 土地资源调查报告应有哪些内容?

【答案】土地资源调查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1)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

(2)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和工作过程主要包括调查人员组成、机构设置、调查工作的组织,调查的步骤和采用的技术方法。

(3)调查成果分析调查区内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与分布,包括土地类型的位置、分布规律、面积、形态结构和自然特征等,还包括土地类型的质量评价、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各类土地面积的统计,分布状况图件等等。

(4)问题与建议分析土地资源在利用、管理、保护中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4. 我国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1)土地资源退化严重主要体现在:

①水土流失面积增加;

②牧草地退化;

③土地荒漠化和沙化;

④土地次生盐渍化、潜育化加重;

⑤湖区生态环境恶化。

(2)非农建设用地扩大,耕地数量继续减少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点、工矿和交通用地等非农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的总量大幅度下降。中国耕地减少,必将加重本已紧张的人地、人粮矛盾,直接影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城市用地规模过大,建设外延扩展,热衷于城镇升格,用地盲目增加,土地利用率低。

耕地数量减少引起的质量损失十分惊人,一是高质量耕地尤其是水田占用多,开发补充少; 二是南方耕地净减严重,粮食生产能力损失较大; 三是建设占用大多是城镇周围和交通沿线的质量高、长期投入积累多的良田,而开发复垦增加的耕地,质量较低。

(3)土地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工业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兴起,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直接或间接进入土地。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增加,加剧了对农地的污染,造成大气、土地、水域等土地利用环境和农产品的严重污染,对生态系统和环境带来很大危害,对农业生产发展构成威胁。

二、论述题

5. 根据我国土地资源状况,应采取哪些对策来实现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

【答案】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资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解决粮食安全、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内容。由于这些问题的复杂性,为确保土地资源安全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主要包括:

(1)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推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2)遵循地域分异规律,因地制宜不同措施解决各区域的土地问题。

(3)加强土地资源基础建设,提高土地质量。

(4)转变土地资源利用理念,促进土地利用优化配置。

(5)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实施外向型资源替代。

6. 世界土地资源质量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当前,全球人口膨胀与消费水平提高的双重压力,以及自然因素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造成了全球土地资源质量下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力衰退,土地资源的地力衰退主要表现在养分的亏缺上。同时由于城市扩张,占用大量郊区优质农田,为了满足人们对粮食等产品的需求,不断通过开垦草原、围垦滩涂等措施来增加耕种地的数量,因此从数量来看,耕地的总面积变化不大,但新开发出来耕地的理化性质还不完全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生产能力低,生产成本高。因此,从这个角度考虑,耕地总地力水平下降。

(2)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土地资源被破坏必然带来的结果。

(3)土壤盐渍化,世界干旱半干旱区均有盐碱土分布,其面积约占该地区面积的39%,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非、北美西部。

(4)水资源贫竭,水资源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发生、存在的基础物质资源,是生命第一需要的物质保障。

(5)土地沙漠化,土地资源沙漠化是当今世界影响生物生产的一个重要的土地资源问题。

(6)土地污染,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三废”的排放,化肥和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投入,土地污染问题已相当严重。土地污染不仅使土地生产力降低,而且还会引起农产品的污染和空气的污染,从而危害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