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2
2018年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14
2018年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26
2018年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37
2018年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48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说垄断价格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新形式?
【答案】价值规律在任何商品生产条件下都发生作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市场价格直接以它的价值为中心,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波动;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而在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市场价格采取垄断价格的形式。但是,垄断价格的出现不违反价值规律。
(1)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在垄断条件下,为争夺市场占有率的竞争,为防止产品的积压,迫使垄断组织必须对市场的容量、价格与需求的关系等进行估测,而不能任意定价。
(2)垄断价格的出现,使一些商品的价格经常高于或低于商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但这并不否定价值规律。这是因为:
①垄断价格不可能完全脱离价值;
②垄断价格并没有完全改变全社会商品价格和价值总额的一致性;
③垄断价格的制定和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变化。 可见,垄断价格的出现,价值规律并没有消失,只是其作用形式有所改变。
2. 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另外,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最高的; 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及其统一性,决定了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的。同时,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因而具有历史继承性,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任何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诉诸实践。而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3. 阶级斗争的根源和作用。
【答案】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的根源: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个轴心展开的。历史上剥削阶级凭借它们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在生产体系中所处的统治地位,对被剥削阶级实行残酷的压榨和掠夺。同时,为了维持和加强它们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又必然对被剥削阶级实行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就不得不起来进行反抗。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客观存在的必然现象,并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全部发展过程。
(2)阶级斗争的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①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因与阶级斗争动力是联系在一起的。
②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时,即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栓桔时,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反动阶级,必然同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形成尖锐的对抗。这时,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才能建立新的社会形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被剥削阶级反对剥削阶级的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迫使反动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不得不调整某些经济关系和政策,使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③阶级斗争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对于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必须从不同时代生产发展的状况、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来说明。不能脱离客观现实,片面否认或夸
大阶级斗争的作用。
4.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
【答案】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1)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乔·威·弗·黑格尔(1770-1831)和路·费尔巴哈(1804-1872)。 ①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
②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2)英国古典政治学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1723-1790)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是,一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他们的“公正性”就荡然无存。
(3)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昂利·圣西门(1760-1825)、沙尔·傅立叶(1772-1837)和英国的罗伯特二欧文(1771-1858)。这三位思想家具有同资本主义旧制度决裂的理论勇气,具有为新世界的到来而努力奋斗的善良愿望。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深刻的批判,阐述了新的社会制度产生的必然性,表达了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热切愿望。但是,他们在对世界历史发展动力和资本主义社会前途等重大问题的理解上,仍然裹足不前。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5. 如何在大学生活中体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 个人理想如何才能与社会理想一致起来?
【答案】(1)理想是指引人们奋斗方向的航标,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个社会不能没有理想,一个人也不能没有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卞义共同理想。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牢固地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