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913分析化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A.11.25 B.4.75 C.9.25 D.4.25 【答案】C
2. (多选)在相同条件下,荧光、延时荧光、磷光三者波长之间的关系为( )。
A. 荧光波长与延时荧光波长相等 B. 憐光波长比焚光波长、延时焚光波长长 C. 磷光波长与延时荧光波长相等
D. 憐光波长比突光波长、延时焚光波长短 【答案】AB
【解析】由荧光、延时荧光、磷光的产生机理可知:荧光波长与延时荧光波长相等;磷光波长比荧光波长、延时荧光波长长。
3. 欲配制pH=9的缓冲溶液,应选用的弱酸或弱碱的盐为( )。
A. B. C. D. 【答案】B
4. 峰值吸收是随着积分吸收的增大而增大的,同时还随着下列哪个因素的增大而减小? ( )
A. 空心阴极灯的灯电流 B. 谱线半宽度 C. 中心频率 D. 共振线的波长 【答案】B
第 2 页,共 44 页
混合,其pH 值为(
)。
【解析】为峰值吸收,为积分吸收,为吸收线的半宽度。
5. (多选)关于玻璃电极叙述正确的是( )。
A. 玻璃电极属于离子选择性电极 B. 玻璃电极可测定任意溶液的pH 值 C. 玻璃电极可用作指示电极
D. 玻璃电极可用于测定浑浊溶液的pH 值 【答案】ACD
【解析】A 项,玻璃电极为H+选择电极;B 项,在较强的酸、碱溶液中,用玻璃电极所测的pH 值会偏离真实值;C 项,玻璃电极可用作测定H+的指示电极。
6. 幾基的特征吸收峰出现在( )
A. B. C. D. 【答案】B
7. 在络合滴定M 离子时,常利用掩蔽剂(如A )来掩蔽干扰离子N , 其掩蔽效果取决于下列哪一项大小?( )
A. B. C. D.
【答案】B
8. (多选)在滴定分析法中出现的下列情况,哪些导致系统误差?( )
A. 试样未充分混匀 B. 滴定管的读数读错 C. 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D. 法码未经校正
E. 所用试剂中含有干扰离子 【答案】ADE
9. 实验室两位新分析人员对同一样品进行分析,得到两组分析结果,考察两组结果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采用的检验方法是( )。
A.t 检验法 B.Q 检验法 C.T 检验法
第 3 页,共 44 页
D.F 检验法 【答案】D
10.在不同溶剂中测定羧酸韵红外光谱出现
A. 碱液 B. 正构烷烃 C. 乙醚 D. 气体 【答案】A 【解析】
的伸缩振动频率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而降低,碱液的极性最强。
伸缩振动频率最低者为( )。
二、简答题
11.显著性检验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来判断差异是由系统误差还是随机误差引起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
12.准确滴定判别式和分别滴定判别式的适用条件有何区别?
【答案】(1)准确滴定判别式:
在
(2)分别滴定判别式:
在
13.请设计用EDTA 滴定法分析含有
如酸度,掩蔽剂、指示剂等)。已知条件如下所示:
【答案】(1)由已知条件可知,与EDTA 的结合力变为亮黄色。根据EDTA 的消耗量求出基四胺缓冲溶
液调节PH 为5〜6之间,补加二甲酚橙指示剂,用EDTA 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根据EDTA 的消耗量计算
含量。
(3)另取一份待测溶液,用六甲基四胺缓冲溶液调节PH 为5〜6之间,加入一定过量的EDTA , 使三种离子全部参加反应。再加入二甲酚橙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测出总量。
14.设计测定HCl-NH4C1混合液中两组分浓度的分析方案。(指出滴定剂、必要条件、指示剂)
【答案】第一步
的含量,因为此时
和
混合离子的溶液(写出主要步骤和重要条件,
所以准确量取一定量的待不与EDTA 反应。
再用六亚甲
测液,用硫酸调节PH 为1左右,加入二甲酚橙指示剂,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使溶液由紫红色
(2)在上述溶液中,用氨溶液调节上述溶液至碱性,加入KCN 溶液掩蔽
第 4 页,共 4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