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27新闻传播综合之传播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请谈一下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早期发展的影响。

【答案】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早期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芝加哥学派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重大的繁荣。对那些重要的欧洲理论而言,特别是对德国社会学家G. 西梅尔的理论而言,芝加哥学派起着思想登陆点的作用。

(2)芝加哥学派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芝加哥学派是改良的、进步的和实证的,它试图通过研究这个世界的社会问题而对之进行改造。芝加哥学派的问题是:在迅速成长的城市中拥挤不堪的移民贫民窟里,诞生于乡村社区的美国民主制能否有生存之地。它认为大众传播是美国民主社会面临城市社会问题而生存下去的一个可能的手段。

(3)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对于芝加哥的社会学家来说,要成为社会的存在、人类的存在,就需要传播。他们攻击对于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取而代之强调一种观点,即后来被称作符号交互论的观点。

(4)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芝加哥学派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进行了关于电影对儿童的影响的佩恩基金研究,这些研究为许多后来的传播效果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早期的模式。

2. 简述宣传与传播的异同。

【答案】(1)宣传与传播的含义

①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②传播是人类对现实进行的象征性表述,以及这种表述得以成为可能的物质手段和制度条件,它直接表现为信息的社会流动和信息系统的运行。宣传与传播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2)宣传与传播的相同点

宣传本质上是一个传播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形态。宣传的主要元素与传播一样,包括传者、媒介、信息、受众和效果。

(3)宣传与传播的不同点

传播是一个一般的范畴,‘已概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信息传递活动,包括新闻、娱乐、广告、书刊评论、公关、宣传、演讲等。而宣传则是一个特殊的范畴,它特指那些借助于各种手段来对受众施加一定影响的有目的的一种传播形态,‘般强调其政治含义。

3. 简述媒介批评的内容和力一法。

【答案】(1)媒介批评的含义

媒介批评是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利益和理想,根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大众传播媒介及其产品一一大众文化的是非、善恶、美丑等问题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理论鉴别。

(2)媒介批评的内容

①广义的媒介批评是对一切与媒介有关的问题的分析和评判。

a. 文化层面。这主要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与人类、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如传播媒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大众传播与社会控制、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传媒的作用和影响、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等。

b. 本体层面。这是媒介批评的基本范畴。这方面包括传者和受众研究、传播工具研究、传播的内容研究、传播的效果研究等等。

c. 现象层面。这是指大众传媒生产的产品,传播给受众的各种信息一一新闻节目、天气预报、经济信息、文艺节目、商品广告、流行歌曲和时装表演等等。

②狭义的媒介批评,是指对大众传播媒介生产的产品,如新闻报道、文艺节目、通俗音乐、商品广告等的批评。

(3)媒介批评方法

①以评判(evaluation )作为求知的方法。大众传播媒介不是一套“客观的”或中性的事实,而是社会成员主动的创造,其中隐含着信念和目的。因此,在批评大众媒介时,分析和阐明大众媒介所创造的价值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为人们提供指导和解释生活的意义。

②以解释(interpretation )作为求真的方法。大众媒介产品是意识形态的产品。但大众媒介文化产品的表层往往经过了精美的“包装”,使特定的意识形态被掩埋。批评家揭示与剖析表层信息背后的意义和内在的涵意。目的在于使一般的受众从“意义的消费者”,转变成为“意义的生产者”。

③以批判(Criticize )作为求善的方法。本质上,媒介机构是工业与商业的组织,以工厂装配线的方式生产文化产品,目的是扩大利润。批评家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批判,以否定性的思考,透视媒介中的物化关系,激起受众独立判断能力,使其避免沦为商品化媒介下的牺牲品。

4. 什么是冷媒介和热媒介? 你认为互联网、手机、ipod 、游戏机属于哪一类?

【答案】冷媒介/热媒介理论可能是麦克卢汉最容易被人误解的理论之一,也是人们批评他概念界定晦涩不清的主要论据之一。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中,感觉是中心概念,冷和热的划分也是从媒介使用者的感觉上来划分的。对于使用者而言,参与度较低的媒介就是热媒介,参与度较高的就是冷媒介。冷与热的划分并不绝对,是相当主观的感觉。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同一媒介的冷热感觉可能不同。因此一个媒介是冷媒介还是热媒介,必须结合具体的使用者和环境才能做出判断。

一般而言,热媒介的讯息清晰程度较高,不需要接受者投入较多的想象力,比如照片; 而冷媒介的讯息清晰程度较低,需要接受者参与其中,运用自己的想象填补缺失的讯息,比漫画、互联网、手机、ipod 、游戏机。此外,从受众的参与程度来看,热媒介具有排他性,冷媒介具有包容性。热媒介只延伸一种感觉器官,并使讯息的清晰程度较高。

5. 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就是“舆论导向”吗? 这两者间有什么异同点?

【答案】“议程设置”功能与“舆论导向”有一定的理论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对两者间异同的分析如下:

(1)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不等于“舆论导向”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是由美国传播学家M.E. 麦库姆斯和D.L. 肖于1972年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资本主义社会的媒介“议程设置”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

中国的“舆论导向”研究认为,大众传媒是社会主义媒介,媒体具有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这一功能包括反映舆论、影响舆论、组织舆论、代表群众进行舆论监督等各个方面,是吸引群众关心国家大事、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中国媒体不但不否认自己的舆论导向作用,而且旗帜鲜明地把引导舆论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仟务。

(2)“议程设置”功能与“舆论导向”的异同

①二者的理论联系。“议程设置”与“舆论导向”都是关于大众传媒功能的理论。“议程设置”功能是“舆论导向”的第一个阶段,即传媒通过有选择地报道新闻来把社会的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因此,“议程设置”对于详细考察“舆论导向”的内在机制和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②二者的不同点。与资本主义社会媒介的“议程设置”相比,舆论导向的含义更广泛一些,它包含了对社会认知、价值、态度和行为的全面引导。

6. “混搭”模式下,新媒体带来怎样的变化?

【答案】“混搭”,是指人们在传播要素、市场要素的使用和配置上产生了一系列跨界之下的令人耳目一新和深具想象空间的种种搭配模式。这是中国传媒业自2004年以来经历拐点之后最为令人振奋的一种发展业态,“拐点”,意味着过去发展模式的终结,新的发展逻辑的开始。

跨界往往是和“混搭”相结合的,它带来的不是原有价值和市场逻辑的简单延伸,而是1+1)2的价值倍增效应。

(1)激活原有的“沉默价值’夕,形成范围经济的服务格局。品牌、渠道、客户资源,原本在传媒的单一化经营中都有其特定的单一化的角色与价值,其开发度和价值利用程度都是比较低的。引入新的市场要素和功能因素之后,有助于实现相关要素的多重角色、多重使用及其价值的多重开发,营造新的价值实现模式。

(2)拓宽原有的市场边界,谋取更大的市场版图。在“混搭”模式之下,由于有了更多的服务产品、服务方式的更多搭配与组合,便造成了一种建立在原有产品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市场“泛化”现象一一人们有可能突破原有的市场边界去谋取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服务,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回报和更为丰富的价值实现方式。

由此可见,新媒体会带来传媒业结构的分化重组,不同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