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712政治学原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法理上来说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和地方分别设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支撑,负担着传递和回应人民利益诉求的功能,与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区域自治制度等共同支撑我国的政治生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2. 民主集中制
【答案】民主集中制是指由人民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组成的代议机关行使一切国家权力,在国家机构的体制和结构上,它首先强调的是全体人民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同时在不同的国家机关之间实行必要的分工和制约。民主集中制的内容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实行民主集中制,目的是要保证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实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原则; ②除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外,对国家的元首权、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也都有明确的划分;
③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法律和作出其他决定,均经过充分讨论,以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 国家的行政机关即政府及政府各部均实行首长负责制,集中行使权力;
④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的职权。
3. 两党制
【答案】两党制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中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一种政党制度。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或在总统竞选中获胜的一党,执掌政权,成为“执政党”或称“在朝党”:而在议会选举中没有取得多数席位或在总统竞选中失败的政党,成为“反对党”或称“在野党”。而“反对党”的存在并不以反对政府,推翻现政权为宗旨,而是以合法监督政府、制约执政党的活动为己任,并充当现政府的后备政府,在执政党陷入政治危机时取而代之,从而使整个国家机器正常有序地运转。两党制仅仅描述的是一国内两大政党轮流执政的政治现象,并不是说这个国家内只存在两个政党。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中,除了在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两大政党外,还存在一些小党。两党制主要有两种典型模式:一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下的两党制。
4. 亨廷顿
【答案】塞缪尔·亨廷顿(1927.4.18-2008.12.24),美国当代著名的国际政治理论家。他最著名的观点是有关于政治体系制度化的四个指标。按照西方政治学家的看法,研究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趋向,必须确立一个衡量座标。亨廷顿则特别强调政治制度化的作用。亨廷顿指出一种政治体系的制度化水平可用四个指标来衡量:
①适应性,即政治体系能否应付环境不断变化的挑战,从而得以存活和延续;
②复杂性,即政治组织是否在结构上高度分化,并在功能上实施隶属关系明确、职责权限清晰的专门化分工;
③自主性,即政治系统能否独立于其他社会力量或社会活动而运作,程序合理,决策果断,令行禁止;
④内聚性,即政治体系是否具备共同意识,在总体上做到团结协作、步调统一。按照亨廷顿的理论逻辑,用上述指标来衡量,西方政治制度无疑是最完备、最成熟的理想模式。
5. 神权论
【答案】神权论是指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的国家起源观点。这种观点在古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统治阶级,曾用这种观点来维护他们的统治。在我国古代,神权思想是很发达的。所谓“天道”就是把统治阶级的权力说成为来自天命。把帝王称作“天子”说他们是天意的执行者。在外国,神权说,最早发生于古代犹太的神权政治君主国。基督教早期代表也曾提出过这个思想。但是,神权思想的发达却在中世纪。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基督教的势力支配了整个思想界。当时封建主阶级的思想家,在教权与皇权的斗争中,不论是主张教权高于皇权还是皇权高于教权的人,都宣扬神权思想,认为“一切权力来自神”。直到16世纪,一些思想家还力图用神权论证国王的无限权力,把这种理论作为专制君主的护身符。神权论纯粹是从宗教的观点出发,把剥削阶级国家说成是神的意志的体现,用来迷惑人民群众对于国家本质的认识,反对被压迫人民起来革命。因而,它从来就是反科学的观点。
6. 多党制
【答案】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由多个政党竞争国家政治职位并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制度。由于实行多党制的资本主义的竟选、议会等政治过程中存在着多个政党并立角逐的局面,因而这种多党制又叫做“多党并立制”。多党制国家政治具有以下基本特点:①党派林立,党派情况复杂。
②内阁更迭频繁,政局不稳。
③政党不断组成政党联盟,而且随着政局发展,政党联盟又不断发生新的分化组合。由于资产阶级的多党政治归根结底是由大资产阶级操纵的,因而多党制本质上也只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和控制劳动人民的工具。多党制同两党制相比,有许多缺点:
①选民不能直接决定由谁来组织政府,政府的组成并不是依据选票,而往往是由各党之间在选举
结束后进行的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决定的;
②某些居于支配地位的政党的支持,对组成各界政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样,这些居于支配地位的政党通常能够获得远远超出它所的选票的影响力;
③纯粹的多党制是在鼓励形态竞争,政党之间的斗争以观念为核心,而不是围绕着政府权力而进行;
④多党制常常导致政治不稳定,因为个别政党集团很难在立法机构中赢得多数支持,在这种情况下组成的联盟非常脆弱,容易产生党内纠纷,或者联盟内部分裂,继而导致政府的崩溃。
7. 政治统治的强治方式
【答案】政治统治的强治方式即政治权力主体以强力直接实现统治的方式。政治统治主体凭借自己掌握和控制的政治权力和政治资源,对于危害特定政治统治秩序的敌对群体、敌对势力和社会成员,采取强力压迫、权利剥夺和分化瓦解等方式,以消除或者减轻其对于政治统治卞体地位和社会政治秩序的威胁、危害和破坏。强治方式还包含着政治权力主体凭借政治权力的强制力,对于危害特定政治统治秩序的敌对群体、敌对势力和社会成员进行的行为强制,比如限制行为自由、强制劳动等。强治方式是政治统治本质的直接体现,也是政治权力的直接运用。对于政治统治的建立、维护、巩固和实施来说,强治方式的效用更多地体现在弱化对于政治统治主体力量、地位和统治秩序的危害力量方面。
8. 政党
【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政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政党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②政党由阶级、阶层或某些重要的社会集团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所组成。
③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政党要发挥集团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就必须建立自己的组织体系,通过组织系统将本党的力量集中起来,共同行动,以实现本党的奋斗目标。④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政治纲领即政见,它规定了政党的基本政治目标,拥有政治纲领,是政党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的重要标志之一。
⑤政党与政权密不可分。掌握政权是政党的主要目标。这是政党区别于任何其他社会组织的又一个显著特征。政党上述五个方面的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不同政治制度下的政党虽然具有不同的侧重和表现形式,但都具备这些基本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构成了政党与其他社会政治组织的根本区别。
9. 国家元首
【答案】国家元首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构。它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